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9篇
  免费   159篇
  国内免费   175篇
测绘学   157篇
大气科学   174篇
地球物理   203篇
地质学   276篇
海洋学   62篇
天文学   46篇
综合类   49篇
自然地理   26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56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8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4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6年   4篇
  194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61.
青藏高原东南缘构造旋转的古地磁学证据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在总结青藏高原东南缘近年来地质研究进展的基础上,从古地磁学的角度讨论其新生代以来的构造运动特征.结果表明:相对稳定的欧亚大陆,新生代以来山泰地块发生了约20°~80°顺时针旋转,局部地区旋转量甚至高达135°,且中部地区的旋转量明显高于南北地区;印支地块经历了~30°的顺时针旋转;川滇地块的顺时针旋转量沿102°E经度线由南向北由30°逐渐减小;另一方面,古地磁数据还揭示出山泰地块新生代以来发生了~8°的南向滑移运动.旋转量随时间的变化表明主要构造旋转发生在始新世与中中新世之间,与哀牢山—红河断裂的左行走滑时间相一致.这表明青藏高原东南缘的新生代构造运动具有差异性和复杂性,现今国际流行的挤出逃逸、地壳缩短增厚及下地壳流模式均有其局限性.值得注意的是,青藏高原东南缘可靠的新生代古地磁数据在时空分布上的严重不足,制约了我们对印度与欧亚大陆碰撞在青藏高原东南缘的运动学响应过程的深入探讨和正确理解.因此,进一步对该地区新生代地层开展深入细致的古地磁学等综合研究,无疑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相似文献   
662.
为探索驱动地球系统差异旋转的力源,选择整个地球作为研究对象,应用经典电磁学理论,分析地球固体介质中的电荷在地球主磁场中的运动特点,发现存在一个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反的切向洛伦兹力.通过电荷与介质间的相互作用,切向洛伦兹力传递至介质迫使介质西漂.为探索地球差异旋转的规律,建立了地球薄圆筒圈层模型.应用经典物理学理论和方法推导出了地球主磁场电磁转矩及其产生的角加速度公式.研究得到四点主要结论:1)作用于半径不同的地球薄圆筒圈层的地球主磁场电磁转矩及其产生的角加速度绝对值不同:地轴及赤道附近圈层的小,其自转相对较快;半径等于3~(1/2)倍地球半径的薄圆筒圈层及其相邻圈层的大,其自转相对较慢.2)同一薄圆筒圈层中的差异旋转缘于介质的介电常数、阻力系数及质量密度的差异.3)地球差异旋转缘于地球的自转、正负电荷的非对等分布及介质的介电常数、阻力系数、质量密度的差异.4)地球差异旋转导致地壳运动,孕育地震,地球主磁场是地球差异旋转和地震孕育的敏感因子.  相似文献   
663.
介绍和讨论了用地震学观测资料和方法研究内核所取得的各种不同的最新结果.内核差异旋转的研究结果争论很大,Souriau和宋晓东给出的差异转速值分别为(0±0.2)°/a和(0.15-1.1)°/a.内核上部数百公里厚度的层区内,西半球比东半球各向异性强,即存在明显的半球尺度上的差异.资料和研究表明,在内核浅部似乎是各向同性的,而其余部分是各向异性的,由此需要提出一个过渡带模型来解释内核各向异性的径向和横向变化.通过大量资料分析还发现,在半径约300km的中心区域,其各向异性比浅部更强.这成为"最内核"存在的证据,并从而展示了一个全新的内核结构:上内核、过渡带、下内核、最内核.介质品质因子的研究指出内核高波速区却是波动能量高衰减区,与在地幔中两者的相关规律性很不相同.内核的横波研究虽然更为困难,但也有少数学者做了努力.  相似文献   
664.
相似地震(similar earthquake)是指两次独立的地震所激发出来的地震波形具有非常高的相关性,其也称为波形地震对(earthquake waveform doublet).目前使用相似地震主要用于相似地震震群的地震定位以及对地核的研究,其中地核的研究成果分别由宋晓东和温联星所获得,研究成果发表在Nature 和 Science上.  相似文献   
665.
666.
王赟  谈哲敏 《地球物理学报》2007,50(4):1040-1052
本文利用f-平面浅水模型讨论了二维情况下快速惯性重力波与平衡涡旋之间的相互作用问题.当快速的惯性重力波传入涡旋区域后,波-涡之间发生了相互作用,涡旋可被加深,涡旋区域的风场等可以出现非对称分布,当惯性重力波全部传出涡旋区域并远离之后,涡旋恢复到其初始状态,但此时惯性重力波可以出现非对称结构,这与一维情况不同.在波-涡发生相互作用过程中,其物理量变化的最大区域分布基本与波动传播方向一致,在波动进入或移出涡旋时,相对应存在两个最大物理量变化区域,此外,相互作用导致的物理量的最大变化与波动结构、强度、传播方向以及涡旋特性有关.非线性条件下的波-涡相互作用要强于线性过程.  相似文献   
667.
668.
旋转地震学是一门全面研究由地震、爆破以及周围环境震动引发的地面旋转运动的新兴学科.随着观测水平的提高及旋转运动研究的深入,旋转运动研究的重要性也逐渐突显出来.目前国际上对于旋转地震学研究较多,而中国大陆地区鲜有文章提及旋转运动观测.本文从3个方面对旋转运动观测进行描述.首先基于经典弹性力学,介绍了旋转运动的基本理论,表明可以通过直接、间接的两种方法获得旋转量.其次介绍了旋转运动观测进展,表明观测技术的发展对旋转运动的观测具有重要影响.最后考虑到中国台湾是旋转运动观测研究较早并且较为深入的地区,重点介绍了中国台湾地区的观测实例.本文对旋转运动观测进展进行梳理,期望对国内开展旋转地震学观测及研究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669.
捷联式航空重力测量系统与平台式系统相比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功耗低等许多优点,近些年来取得了显著的研究进展.本文给出了捷联式航空重力测量的两种算法模型:捷联式惯性标量重力测量(SISG)和旋转不变式标量重力测量(RISG)模型,并对其误差模型作了初步讨论.利用我国首套捷联式航空重力仪SGA-WZ01在某海域的部分试验数据,对两种算法模型进行了比较分析,表明其差值之标准差对于200 s的滤波长度小于0.5 mGal.同时,利用两组重复测线数据估算了不同滤波尺度下的两种算法的内符合精度,表明SISG算法略优于RISG算法.对于200 s和300 s的滤波长度,SISG的内符合精度分别为1.06 mGal和0.80 mGal.  相似文献   
670.
王铎 《地球》2020,(5):39-45
<正>震惊!花岗岩竟能预防新冠肺?据2020年3月日本富士电视台报道,网络传言称用花岗岩泡澡,所含矿物质经人体吸收后能有效预防新冠肺炎。在日本某拍卖平台上,一小块花岗岩价格飙升至数百元人民币,而且迅速被抢购一空。甚至有网友戏称要去多摩河收集花岗岩拍卖,但花岗岩真的是抗疫良方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透过现象看本质,花岗岩主要由硅、铝两种元素组成,主要化学成分为二氧化硅,目前没有任何证据表明其对新冠肺炎有抑制作用。若要细究,部分深层花岗岩含有放射性元素氡,氡是一种不稳定核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