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55篇
  免费   475篇
  国内免费   72篇
测绘学   650篇
大气科学   9篇
地球物理   1629篇
地质学   234篇
海洋学   28篇
天文学   13篇
综合类   520篇
自然地理   19篇
  2024年   34篇
  2023年   107篇
  2022年   154篇
  2021年   135篇
  2020年   103篇
  2019年   115篇
  2018年   75篇
  2017年   103篇
  2016年   76篇
  2015年   78篇
  2014年   93篇
  2013年   92篇
  2012年   108篇
  2011年   101篇
  2010年   86篇
  2009年   116篇
  2008年   81篇
  2007年   81篇
  2006年   97篇
  2005年   78篇
  2004年   93篇
  2003年   119篇
  2002年   110篇
  2001年   97篇
  2000年   71篇
  1999年   63篇
  1998年   47篇
  1997年   78篇
  1996年   71篇
  1995年   71篇
  1994年   51篇
  1993年   52篇
  1992年   57篇
  1991年   51篇
  1990年   48篇
  1989年   49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3篇
  1975年   4篇
  1955年   1篇
  1954年   2篇
  194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41.
云南地区现今地壳水平运动与变形特征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利用云南地区 1999、2 0 0 0、2 0 0 1年共 10 0余个测站的GPS资料 ,获得了该区现今水平运动与形变的特征图像。研究结果认为 :①根据变形与运动特征 ,云南地区可划分为 4个运动单元 ,即滇西地区、滇东地区、滇中东北地区和滇中西南地区 ;剔除整体运动后 ,它们的优势水平运动分别为 :滇西地区以 5 .2± 0 .6mm/a向W 31°N运动 ,滇东地区以 4 .8± 1.8mm/a向E2 6°N运动 ,滇中东北地区以 5 .2± 0 .6mm/a向S4 4°E运动 ,滇中西南地区则基本不动。②相邻单元的平均差异运动分别为 :滇西地区相对滇中东北地区的运动为 10 .9± 1.1mm/a ,方向为W 39°N(张性右旋 ) ,相对滇中西南地区的运动为 5 .3± 1.3mm/a ,方向为W 4 1°N(右旋 ) ;滇中东北地区相对滇中西南地区的运动为 5 .6± 1.6mm/a ,方向为E36°S(左旋 ) ;滇东地区相对滇中东北地区的运动为 6 .2± 1.6mm/a ,方向为N3°E(左旋 )。③从断裂走滑活动看 ,红河断裂两侧的差异运动并不是由红河断裂的活动所形成的 ,而是在很广阔的空间上自西向东渐变而成的 ,跨距达数百km ;小江断裂两侧的差异运动也非完全是小江断裂本身的活动 ,差异运动的渐变空间至少在 6 0km以上。④云南地区的地壳运动方式可能是“断块活动”和“连续变形”的组合 ,或许“连续变形”  相似文献   
942.
中国大陆现今垂直形变特征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25,自引:13,他引:12  
利用GPS观测资料进行大范围的垂直形变特征研究是本文研究的重点。通过网络工程基准站和基本站的GPS观测资料,绘制了中国大陆的垂直速率等值线图像,并对中国大陆垂直运动特征进行了定性的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大陆垂直运动在70%以上的区域表现为沉降运动,在青藏高原和除北京外的整个华北块体及燕山块体的垂直运动表现为隆升的趋势。中国大陆西北和东南、西南和东北的整体垂直运动呈一种斜对称状态。对基于GPS观测所得的等值线图与基于水观测所得的等值线图进行了比较,比较结果显示,除了华南块体外,二者在整体趋势上比较一致。  相似文献   
943.
1997年11月8日西藏玛尼Mw75级地震是干涉雷达技术应用于地震观测以来的一次重要事件.Peltzer等认为该形变场体现了地壳的非线性弹性形变响应,挤压象限和拉张象限的杨氏模量比值为2.相同的情形并没有在其他地震同震形变场中发现,通常用线弹性理论就能够很好地解释观测数据.考虑到他们所用断层模型的简化程度和纯走滑约束等,本研究认为非线性弹性解释是牵强的.应用广泛使用的Okada线弹性位错模型,采用卫星观测得到的地表断层位置,去除倾滑为零的约束,基于非线性优化反演方法寻求拟合雷达观测的最佳断层几何参数和均匀滑动参数.结果表明,线弹性模型能够满意解释观测数据.断层在朝阳湖以东的段落最深达到165 km,随着断层向两侧延伸,深度逐渐减小;反演得到的断层倾  相似文献   
944.
InSAR是在太空对地球进行3维成像技术,它标志着空间遥感从2维信息获取进入到3维信息获取的新阶段,也为大地测量带来了一场革命。该技术为地质灾害的研究提供一个全新的工具。运用InSAR和D~In—SAR技术进行地面微位移监测,是近年来发展起来并得到日益重视的新方法。本文例举了InSAR技术在地震、火山喷发和滑坡等地质灾害应用的实例。表明它在形变监测研究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  相似文献   
945.
回顾了GPS观测技术在区域地壳形变监测应用中的相关理论和方法,探讨了其发展趋势,重点介绍了块体负位错运动模型及其反演和地表位移场拟合推估及应变分析方法,展望了时空分析方法在地壳形变信息提取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46.
InSAR技术及其在地质灾害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nSAR是在太空对地球进行3维成像技术,它标志着空间遥感从2维信息获取进入到3维信息获取的新阶段,也为大地测量带来了一场革命。该技术为地质灾害的研究提供一个全新的工具。运用InSAR和D-In-SAR技术进行地面微位移监测,是近年来发展起来并得到日益重视的新方法。本文例举了InSAR技术在地震、火山喷发和滑坡等地质灾害应用的实例。表明它在形变监测研究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  相似文献   
947.
Using the model data for surface mass changes of the atmosphere, ocean, soil moisture and snow depth, the vertical crustal displacements of 25 ficual stations in China were calculated according to the ...  相似文献   
948.
系统总结了山西形变台网对近年来5级以上地震的映震能力,分析了形变异常特征。认为,大部分地震均发生在异常转折或异常结束时段,异常持续时间一般为半年至1 a,震中距大多为200 km~300 km,并出现明显的丛集活动。  相似文献   
949.
滇西重力断层运动时间分布特征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1,他引:1  
地表观测的重复重力数据综合反映了地表观测点的位置变化、地壳内部密度变化和地壳内部构造变形,通过反演这些数据得到的断层位错运动的时间变化综合反映了地壳内部形变和密度变化的耦合运动。为此,利用滇西1985年以来的重复重力观测数据,结合地质调查和地球物理推断结果确定断层运动模型作为约束,并考虑到观测数据和模型粗差,反演获得了滇西主要活动断裂运动的时间变化分布。结果表明,滇西1985-2001年断层运动的时间变化表现出断层往复运动特征,较好地反映了区内Ms≥6.0地震(如1996年丽江Ms7.0地震、1998年宁蒗Ms6.2地震和2000年姚安Ms6.5地震等)的孕育过程。指出强震孕育过程遵循地壳内部密度和地壳形变耦合运动模式(简称DD耦合运动模式),并给出了断层位错DD耦合运动模式的基本图像。  相似文献   
9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