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167篇 |
免费 | 502篇 |
国内免费 | 165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207篇 |
大气科学 | 81篇 |
地球物理 | 231篇 |
地质学 | 819篇 |
海洋学 | 126篇 |
天文学 | 8篇 |
综合类 | 250篇 |
自然地理 | 112篇 |
出版年
2025年 | 2篇 |
2024年 | 85篇 |
2023年 | 129篇 |
2022年 | 181篇 |
2021年 | 183篇 |
2020年 | 161篇 |
2019年 | 132篇 |
2018年 | 125篇 |
2017年 | 127篇 |
2016年 | 125篇 |
2015年 | 123篇 |
2014年 | 178篇 |
2013年 | 150篇 |
2012年 | 161篇 |
2011年 | 133篇 |
2010年 | 116篇 |
2009年 | 103篇 |
2008年 | 140篇 |
2007年 | 92篇 |
2006年 | 65篇 |
2005年 | 67篇 |
2004年 | 61篇 |
2003年 | 60篇 |
2002年 | 26篇 |
2001年 | 22篇 |
2000年 | 19篇 |
1999年 | 12篇 |
1998年 | 12篇 |
1997年 | 7篇 |
1996年 | 4篇 |
1995年 | 6篇 |
1994年 | 5篇 |
1993年 | 4篇 |
1992年 | 7篇 |
1991年 | 3篇 |
1990年 | 2篇 |
1989年 | 1篇 |
1985年 | 2篇 |
1957年 | 2篇 |
195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8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以地质统计学为基础的三维地质建模技术已成为当今储层精细描述中的一项关键技术,但该项技术存在着一个最大的限制就是对硬数据的密度要求十分苛刻,因而多用于井网密度大的已开发区的储层精细描述。而在勘探区块,多采用地震属性资料作为软约束,来弥补资料不足的缺陷。本文以我国海上某油田为例,探讨了应用地震反演资料约束三维储层建模的几种方法,并提出"多条件、多级约束"的建模策略。研究表明,有效地应用包括地震信息在内的多学科信息进行岩相随机建模,能有效地弥补井间信息不足的缺陷,降低地质模型的不确定性,所建立的模型能很好地综合井资料的纵向高精度和地震资料的横向高精度信息,可以成功地应用三维随机建模技术解决勘探开发阶段的储层精细描述问题。 相似文献
42.
文章利用Vulcan和Datamine三维可视化软件建立了虎头崖铅锌多金属矿床矿体的三维实体模型、块体模型及地层三维实体模型;运用地质统计学方法分析了虎头崖矿区67线以东和117线以西矿体的Pb,Zn品位空间变化结构,得出搜索椭球体,实现了虎头崖铅锌多金属矿床矿体、地层形态和铅锌品位变化形态的空间分布展示;结合三维建模结果和铅锌矿体空间变化结构,总结出矿体空间分布规律,并用三维可视化软件对矿体分布规律进行显示,指导隐伏矿体的预测,寻找有利的找矿部位。 相似文献
43.
以2014年南海北部陆坡M站春、秋两季底流观测潜标回收为例,建立数学模型分析潜标上浮过程中垂直运动特征。首先做出忽略水平海流影响、刚性连接以及主要部件外形简化等假设。通过刚性连接部分上浮数值试验,得到释放后各部件能够保持相对位置不变、整体上浮的结论。视整个系统为刚体建立了垂直运动模型。分别模拟两次潜标回收,模型与高精度超短基线观测结果的对比表明:整个上浮过程可分为加速上浮阶段和稳定上浮阶段;模型速度曲线与观测速度拟合线比较接近,给出的平均模型速度与平均观测速度均相差0.2m/s;模型能够反映出在稳定上浮阶段,稳定上浮速度随时间缓慢降低的变化特征;各部件上浮的垂直速度是振荡变化的。模型可为相关水下仪器回收工作提供定量化依据。 相似文献
44.
本文介绍了应用JX-4数字的测量工作站的测量作业流程,以及在数字摄影测量中的作业技巧及测量时间的减少和艄的层控文件的设计。 相似文献
45.
目前所广泛采用的平面应变分析手段,针对排土场边坡稳定性评价时有时会出现某剖面安全系数高于设定允许值,实际中却遭破坏的现象,除了常被提及的力学参数、本构模型等因素,排土场凹形夹持效应和凸形发散作用突出以及滑体端部效应的影响,是分析结果不能准确反映实际的根本原因之一。鉴于此,从平面高程数据、地质剖面、钻孔资料等条件,配合插值效果较为稳定的Kriging法对空间数据进行插值,建立排土场三维地质整体模型。然后,采用自编FISH语言接口程序,将地质模型导入FLAC3D中离散化并计算,较为简单、有效地实现三维地质建模、模型可视化、岩土工程计算分析三位一体功能,有效地克服了平面分析无法解决的上述问题。以攀钢兰尖铁矿尖山第7排土场为实,对其整体稳定性进行应力、应变分析,采用三维强度折减法计算排土场三维整体安全系数,与现场调查及平面计算结果较为一致。基于该模型的计算结果可以有效避免排土场空间效应和滑体端部效应,得到的排土场全域应力-应变规律,对露天矿排土场的生产管理,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6.
目前国内外对水下地形三维建模一般采用Surfer软件,MATLAB在图像处理方面功能强大,在很多专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本文利用MATLAB进行水下地形三维建模,并与Surfer绘制效果进行比较,显示MATLAB三维建模较Surfer透彻,可展现Surfer建模成果,更可反映清晰的横断面效果,可为岸带调查研究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47.
从精细油藏描述中地质建模的意义和现状入手,介绍了多点地质统计学建模研究现状及其与传统地质建模方法的差
异。以辽河盆地西部凹陷某蒸汽驱试验区为例,分析了多点地质统计学建模中建模的基础、训练图像的建立、多点地质统计学
建模与传统地质建模相比所具有的优势等内容。指出多点地质统计学在井间预测方面具有明显优于其他传统建模方法的特
点。在文献调研基础上,结合自身工作实践,探讨了多点地质统计学建模目前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指出未来多点
地质统计学建模的发展方向主要包括多信息综合地质成因分析基础上的训练图像获取、多点地质统计学算法进行改进和完善
和多点地质统计学建模方法应用领域的扩大等。 相似文献
48.
致密砂岩油气藏在当前油气勘探开中占有重要地位.地震地质综合研究是此类油气藏勘探开发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多数致密砂岩油气藏地表条件复杂,导致地震资料品质较差.油气藏岩性致密、低孔、低渗的地质特征导致地球物理异常微弱.这两个不利条件给地震地质综合研究造成了较大的困难.结合致密砂岩油气藏地震地质研究工作实践,本文对地震资料特殊处理、储层和特殊地质体地震预测与描述的关键技术进展及应用效果进行了阐述.面对黄土塬、山地等复杂地表采集条件和致密砂岩储层等特殊地质体地震地质研究的需要,介绍了高精度静校正、叠前多域去噪、地表一致性振幅补偿、小波变换提高分辨率处理技术及在鄂尔多斯盆地一些探区的应用情况.围绕致密储层等特殊地质体的地震预测与描述需求,着重介绍了致密砂泥岩地层岩石物理分析、煤系等特殊地层的地震属性分析与优化、致密碎屑岩储层反演、叠前地震资料流体检测、致密储层裂缝发育带地震预测和储层综合建模等关键技术在部尔多斯及川西探区实际应用中面临的具体问题、改进对策和实施效果. 相似文献
49.
空间数据库的建设速度和成本是影响GIS应用的重要因素。目前空间数据建库存在软件通用性差、建库过程操作复杂、人工干预多、建库效率低等问题。本文针对建库中存在的问题,研究并提出了基于可视化建模思想的空间数据库自动化建库技术,有助于大幅度降低建库复杂性及建库成本,提高效率。 相似文献
50.
近年来,利用三维地震资料进行致密碎屑岩储层裂缝和产能的识别预测取得了一些进展,而这之中最重要也最基础的是单井裂缝和产能的建模工作。本以新场气田沙溪庙组致密储层为例,详细介绍了综合运用岩芯资料、测井资料和录井资料进行裂缝和产能单井建模的方法,为利用三维地震资料建立裂缝和产能的灰色遗传过程识别模式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