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91篇
  免费   551篇
  国内免费   688篇
测绘学   1034篇
大气科学   446篇
地球物理   656篇
地质学   2107篇
海洋学   543篇
天文学   138篇
综合类   302篇
自然地理   204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85篇
  2022年   114篇
  2021年   143篇
  2020年   108篇
  2019年   132篇
  2018年   98篇
  2017年   104篇
  2016年   105篇
  2015年   153篇
  2014年   227篇
  2013年   185篇
  2012年   226篇
  2011年   207篇
  2010年   238篇
  2009年   247篇
  2008年   323篇
  2007年   234篇
  2006年   197篇
  2005年   213篇
  2004年   174篇
  2003年   173篇
  2002年   160篇
  2001年   160篇
  2000年   136篇
  1999年   99篇
  1998年   99篇
  1997年   131篇
  1996年   101篇
  1995年   84篇
  1994年   100篇
  1993年   89篇
  1992年   109篇
  1991年   136篇
  1990年   96篇
  1989年   99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9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3篇
  1966年   2篇
  1965年   3篇
  192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1.
计算流体地球化学研究的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成矿作用的化学机理可以通过实验和计算机模拟进行研究。随着计算机运算能力的不断增强 ,在地球化学中正在形成一门新兴学科———计算地球化学。其中热质输运模拟、化学质量迁移数值模拟和流体输运化学反应耦合动力学研究取得了显著进展。建立在Darcy定律和守恒方程基础上的多孔介质热质输运模拟通过流函数图、等温线图及速率矢量图等 ,从古水文学和流体地球化学方面高度动态研究成矿作用。根据化学和热力学原理进行的化学质量迁移数值模拟则通过矿物和流体中化学物种的热力学数据 ,预测多组分体系中发生的流体岩石相互作用 ,定量揭示经历了复杂化学反应进程的成矿作用的化学行为。将上述两方面结合的流体输运化学反应耦合动力学 ,可以从时间和空间上模拟真实成矿流体系统复杂的动力学行为 ,是计算流体地球化学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12.
油井动态与地震关系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油井动态与地震关系进行了系统、深入研究,取得了新的进展,给出了油井动态多种观测参数间定量的相互关系数学表达式,给出了由油井压(水位)的变化反演含油(水)层应力变化的定量计算方法与程序,给出了多维的时、空、强大区域应力场的演化图像,给出了较科学的油井动态数据处理方法,对动态异常演化的时空分布特征与观测点所处的构造位置进行综合研究。  相似文献   
213.
含粗(巨)粒金矿石样品加工制备及品位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勇  刘俊 《云南地质》2013,32(2):226-228
加工制样中筛上收集大于0.5mm的大粒金,粒度小于0.5mm矿石经缩分取样用重选富集粗粒金。分别检测结果,最终计算矿石总含金品位。实践表明,经本法加工试样检测结果所计算的金品位可靠。  相似文献   
214.
针对植被对近景摄影测量自动滑坡监测影响严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纹理特征和朴素贝叶斯分类器的滑坡植被区域检测算法。对算法的有效性、影像对比度拉伸以及样本训练通用性对检测植被区域的效果等若干问题进行了实验探讨。通过与基于视觉认知特征的检测方法比较,验证了本算法的实用性和有效性。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算法能够很好地检测出近景影像中的植被区域,结果比较满意。  相似文献   
215.

发展了应用数值计算方法获取页岩储层的速度、各向异性参数的计算岩石物理系列方法.该系列方法包括了大尺度精细地质模型数值建模、计算网格尺度的地球物理建模和地震波数值模拟提取岩石物理弹性参数.本文方法利用储层的统计数据而不是具体岩心的测量数据,可获得储层岩石物理弹性参数的变化规律.相比于基于岩心测试的岩石物理方法,本文方法可精细考虑实际储层的非均匀特征,可得到岩心测试难以求取的与尺寸效应高度相关的弹性参数,也避免了求取弹性参数变化规律时获取不同地质特征岩心的困难.本文发展了计算岩石物理方法,为计算岩石物理面临的大尺度地质建模和计算能力限制问题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文中以胜利罗家的页岩储层为例,求得了储层TOC含量从3%到21%变化情况下储层的P波、S波速度以及各向异性参数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216.
提出实现英汉机译系统商品化的关键是语言学规则与词典对用户完全开放;论述了这种开放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给出了1个非开放与开放系统的译文对比。  相似文献   
217.
本文以冲绳海槽伊平屋北部热液区(126o53.80′,27o45.50′)的现场水文数据作为背景条件,使用k-ε湍流模型模拟热液柱的动力过程。模拟计算得到的羽流速度、温度和湍流耗散率等基本物理量展现了热液柱的时空演化过程。模拟结果显示,羽流最大上升高度及中性浮力面高度与海底的距离分别为83.62m和68.97m,和2014年先导专项在此附近热液区所观测的温度异常和盐度异常的深度位置(离海底约66—86m)接近。羽流的上升速度满足高斯分布,其半径b与距喷口高度z-H成正比:b=0.0985(z-H),其中z为距海底高度,H为热液烟囱体的高度。羽流的最大体积通量比喷口的初始值增加了878倍,达1.034m~3/s;在中性浮力面位置附近,动量通量达到最大值,为0.156m~4/s~2,比初始值增加了882倍;浮力通量在中性浮力面以下和BM2000(Bloomfield et al,2000)理论模型符合良好,在中性浮力面以上则呈现随高度先增加后减小的特征。本文计算得到的平均卷挟率为α≈0.0807,与背景流较弱的热液区的声学现场观测结果相符。  相似文献   
218.
面雨量预报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斌  吴娟 《四川气象》2001,21(3):6-7
本文着重介绍了几种面雨量的计算方法,提出了每种方法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并进一步探讨了面雨量预报问题。  相似文献   
219.
将参数化建模的方法引入减震结构的分析与设计中,通过预设目标和迭代优化计算,以天水市某高层住宅消能减震结构为例,寻找最优的阻尼器布置方案。为评估和验证该消能减震结构的抗震性能,分别采用Perform 3D和ETABS等软件分析结构在多遇和罕遇地震作用下的结构响应,分析结果表明:小震作用下,消能减震结构的楼层位移、层间位移角、楼层弯矩及楼层剪力均减小6.5%以上,达到了设计要求;大震作用下,结构框架柱、框架梁、剪力墙和阻尼器能够满足既定的性能要求,层间位移角满足规范限值,能够达到“大震不倒”的设计目标,研究结果为实际工程预设减震目标和阻尼器优化布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20.
It is an effective way in realizing urban coordinated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o establish a series of indicators and to evaluate urban environmental and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arbin City in Northeast China, an indicator system including five subsystems and 37 indicators was established for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n urba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e development indexes of all urban subsystems and complex system were calculated quantitatively using the comprehensively integrated methods composed of Principle Component Analysis,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nd weighed index method, and then the comprehensive level of urba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the degree of urban interior coordination were analyzed.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1) the overall urban development presented an uptrend, however, the interior development was not well balanced from 1996 to 2006; 2) the development in each subsystem presented a strong fluctuation; and 3) the development in resources subsystem showed a downtrend. Based on those results, the suggestions of urba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were put forward at the en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