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71篇
  免费   148篇
  国内免费   807篇
测绘学   26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球物理   54篇
地质学   2455篇
海洋学   25篇
综合类   132篇
自然地理   32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48篇
  2021年   48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52篇
  2015年   58篇
  2014年   129篇
  2013年   72篇
  2012年   103篇
  2011年   90篇
  2010年   77篇
  2009年   96篇
  2008年   104篇
  2007年   74篇
  2006年   90篇
  2005年   79篇
  2004年   74篇
  2003年   65篇
  2002年   75篇
  2001年   75篇
  2000年   69篇
  1999年   126篇
  1998年   95篇
  1997年   117篇
  1996年   114篇
  1995年   112篇
  1994年   73篇
  1993年   77篇
  1992年   78篇
  1991年   84篇
  1990年   84篇
  1989年   81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6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1975年   1篇
  1949年   1篇
  1947年   1篇
  1946年   1篇
  1943年   1篇
  194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峰局五矿是多年开采的老矿。近些年,随着开采深度的不断增加和开采层次的逐渐下移,来自底部岩溶高承压水的威胁日趋严重,实际生产能力逐年下降。下组煤能否开采是关系到矿井生存与发展的大问题。作者根据多年的研究成果和工作实践,就下组煤带压开采的可行性,谈一些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2.
论述了晚第三纪塔里木盆地至藏、滇一带古构造和古地理气候背景及地层沉积特征。重点讨论了古气候对煤和盐类矿产沉积作用的影响,提出了今后找矿工作的动步建议。  相似文献   
173.
赣东北晚二叠和晚三叠煤的微量元素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对赣东北晚二叠世和晚三叠世煤的微量元素对比研究,阐述了这两种类型煤中常量和微量元素的含量和赋存特征。通过煤质特征,矿物学和元素的组相关性分析,概括了引起这两种类型煤常量和微量元素之间差弄的地质原因。  相似文献   
174.
基于有机包裹体研究追索海拉尔盆地煤成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有机包裹体在油气成因,运移研究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海拉尔盆地砂岩样品中的有机包裹体进行显微荧光观察,包裹体均一测温,并对包裹体成分进行轻烃气相色谱及碳同位素分析,索了研究区油气的成因性质及油气运移期次,结果表明,海拉尔地区存在煤成油,并有两期以上的油气运移。  相似文献   
175.
本文在严格的煤岩显微组分分离富集的基础上,采用岩石热解、热解气相色谱以及开放体系下热模拟等方法,系统地对贵州水城上二叠统龙潭组(P3l)煤中角质体的生烃潜力、热角烃组成特征、生烃模式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角质体具有很高的生烃潜力,其S1 S2为308.33mg/g,远高于丝质体(S1 S2为26mg/g)和基质镜质体(S1 S2为192mg/g),而与树皮体(S1 S2为297mg/g)相当,另外,角质体为一种好的生油组分,其热解烃中油占了67%(197.47mg/g);角质体热角产物主要为碳数较低的正构烷烃、烯烃化合物,此外苯、烷基苯(甲苯、二甲苯)、萘系化合物所占比例较高,而姥鲛烷和植烷含量则较少,本区角质体的主要生烃区间介于420-450℃之间(对应的R0为1.1%-1.5%),生烃高峰在425-435℃范围内,最大产烃率对应的温度为430℃,角质体这种生烃潜力高,并且在高成熟度下大量生烃的特点对在成熟度普遍较高的华南地区寻找油气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6.
对埃塞俄比亚亚尤煤田阿齐堡-宋堡区的位置,地层,含煤地层的发育作了介绍,阐述了区内油页岩的分布及厚度变化,研究了油页岩的物理化学性质,计算了油页油的储量,提出油页岩的工业利用途径。  相似文献   
177.
178.
179.
黑龙江省位于天山 ̄兴蒙地槽系的东部,中生代亚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相互作用形成了由隆起区和内陆凹陷组成的三个大的北北东向构造带。依据中新生代构造运动特点与聚煤盆地分布规律,可将我省中新生代聚煤盆地划为四个聚煤坳(断)陷区。根据区内聚煤盆地群分布规律及其各坳(断)陷内煤系岩性,岩相特点,在聚煤坳(断)陷区内研究“赋煤”(次级)构造是在我省今后开展找煤的主要工作。  相似文献   
18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