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69篇
  免费   793篇
  国内免费   677篇
测绘学   113篇
大气科学   298篇
地球物理   1597篇
地质学   1254篇
海洋学   528篇
天文学   19篇
综合类   170篇
自然地理   360篇
  2024年   53篇
  2023年   175篇
  2022年   212篇
  2021年   228篇
  2020年   186篇
  2019年   208篇
  2018年   127篇
  2017年   134篇
  2016年   127篇
  2015年   153篇
  2014年   235篇
  2013年   211篇
  2012年   259篇
  2011年   228篇
  2010年   218篇
  2009年   197篇
  2008年   191篇
  2007年   132篇
  2006年   128篇
  2005年   136篇
  2004年   123篇
  2003年   78篇
  2002年   85篇
  2001年   62篇
  2000年   49篇
  1999年   75篇
  1998年   45篇
  1997年   43篇
  1996年   44篇
  1995年   34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961.
华北中北部地区震源参数和场地响应的联合反演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利用遗传算法反演华北中北部地区27个地震震源谱的低频水平、拐角频率和25个台站的场地响应。具体方法是利用研究区的平均衰减模型对记录谱进行路径校正,然后假定每一个地震的ω^2模型,调整低频水平和拐角频率使所有台站场地响应的标准偏差最小,最后给出参与计算的每个台站的场地响应。结果表明,17个基岩台中11个台的场地响应在1~20Hz范围内接近1,6个基岩台的场地响应部分频段放大或缩小3倍以上。8个井下摆台站的场地响应形态相同,表现为低频放大,高频部分迅速衰减。地震矩与震级的关系为logM0=17.1 1.13ML,地震矩与震源半径的关系为logM0=19.4 0.0052r。  相似文献   
962.
加卸载响应比理论的主要思路是:系统在稳定状态时加载响应与卸载响应的比值与非稳定状态时加载响应与卸载响应的比值是完全不同的。大震前加卸载响应比升高和能量加速释放这两种现象可以用来对地震进行中期预报。同时,加卸载响应比理论和能量加速释放可能有相同的物理机制。为了验证这种地震预报方法的可行性,我们研究了几例发生在澳大利亚与中国,M5.0~7.9之间的地震,其中包括破坏严重的澳大利亚纽卡斯尔地震和中国的唐山地震。我们利用以震源中心一定范围内的数据计算了震前的加卸载响应比和能量加速释放的幂律拟合。能量幂律加速释放存在一组最佳的拟合,一定范围内加卸载响应比达最大值表明加卸载响应比也有一个临界区尺度。进一步讲,加卸载响应比与能量加速释放的临界区尺度是相似的。这些结果表明加卸载响应比与能量加速释放有相同的物理机制。进一步的研究可能会对这种物理机制提供更好的解释,同时也能对地震的中期预报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63.
《地图》2005,(3):7-7
2005年3月20日至6月20号中国科学院、国家测绘局、西藏登山队将联合对珠穆朗玛峰地区开展以“珠穆朗玛峰地区对全球变化的响应”为主的科学考察.这是我国第4次对珠峰地区进行大型科学考察.也适逢珠穆朗玛峰登山科考30周年。这次科学考察主要包括大气、冰川、生态与环境以及地质等方面的内容.将是对以往历次考察资料和成果的补充和升华.加深该地区对全球变化特殊响应的认识.  相似文献   
964.
将海南岛及其近海的地震应变能作为响应因子,对该地区的中强以上的地震在震前的加卸载响应比异常特征进行了分析和研究,认为地震前的加卸载响应比异常是该地区中期或者短期的前兆异常,为该地区中短期地震监测和预报提供了一种手段。  相似文献   
965.
利用天津地区近场井下数字地震波形记录,基于遗传算法,采用Atkinson方法得到了天津地区的品质因子Q值与频率的关系为Q(f)=97.0f0.98.采用Moya方法反演了地震的震源参数和台站的场地响应.  相似文献   
966.
浙江地区地震波衰减和场地响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根据浙江数字地震台网记录的发生在浙江省及其附近海域的中小地震的波形资料,采用互相衔接的三段几何衰减模型,利用遗传算法联合计算,通过在频率域内的分析,测定和研究了浙江地区剪切波的几何衰减和非弹性衰减以及场地响应的特征。  相似文献   
967.
为了验证Mora等人利用固体点阵模型研究加卸载响应比结果的统计稳定性,本文进行了统计实验。每种情况使用24组试件,每一个试件具有相同的宏观参数(潮汐扰动应力的振幅A、周期T、构造应力加载率k),但是粒子的排列方式不同。单轴压缩实验的结果表明:在灾变破坏发生以前的一定时间内,整体平均的加卸载响应比值明显升高,与大地震发生前观察到的加卸载响应比值异常升高是一致的。在剪切实验中,我们发现有两个参数控制着地震与潮汐应力的相关性。一个参数是A/(kT),该参数控制着最大地震率与扰动应力最大振幅的相角差。当该参数增加时,该相角差降低。另一个参数是AT/k,该参数控制着模型地震概率密度函数的高度。当这个参数增加时,概率密度函数变得又尖又狭窄,表明潮汐应力有很强的诱发作用。剪切实验中加卸载响应比的统计研究结果也表明,除了在潮汐诱发作用很强的情况下,卸载周期中数据缺乏导致加卸载响应比不能计算外,较大事件更容易出现在加卸载响应比的较高阶段,该结论更进一步支持加卸载响应比理论。  相似文献   
968.
刁江流域上游的矿山和矿山开发引发了显著的土壤环境地球化学变化,突出表现是沿岸形成了严重的土壤重金属污染带。污染带的分布与近20多年来的洪水淹没区和引水灌溉区呈现高度的一致性。上游地带的土壤污染区有明显的尾砂沉积,污染呈显性状态,而下游地带的尾砂沉积现象不明显,污染表现为隐性。无论是上游还是下游,土壤中的As 、Pb、Zn、Cd含量均异常高。水田的犁底层对污染物质具有明显的隔断作用,而旱地淀积层中的污染物含量比较高,对污染物质的隔断作用不明显。污染耕地上生产的玉米中的Cd、Pb、Zn含量和大米中的Cd、Pb含量超过国家食品卫生标准。  相似文献   
969.
刁江流域上游的矿山和矿山开发引发了显著的土壤环境地球化学变化,突出表现是沿岸形成了严重的土壤重金属污染带.污染带的分布与近20多年来的洪水淹没区和引水灌溉区呈现高度的一致性.上游地带的土壤污染区有明显的尾砂沉积,污染呈显性状态,而下游地带的尾砂沉积现象不明显,污染表现为隐性.无论是上游还是下游,土壤中的As、Pb、Zn、Cd含量均异常高.水田的犁底层对污染物质具有明显的隔断作用,而旱地淀积层中的污染物含量比较高,对污染物质的隔断作用不明显.污染耕地上生产的玉米中的Cd、Pb、Zn含量和大米中的Cd、Pb含量超过国家食品卫生标准.  相似文献   
970.
许多前陆盆地同时存在着下部的裂陷正断裂和上部的造山期的挠曲正断裂。作用在均质不分层和非均质分层板块中的挠曲正断裂具有不同的外观形态和形变的空间协调机制,前者断面陡直、贯穿深远;后者则呈坡坪式形态。裂陷正断裂和挠曲正断裂具有3种相互作用方式、差异甚殊的断裂总体形态和中性面分布位置不同的应力体制。Ⅰ类,挠曲正断裂局限在陆缘期或坳陷期层序中;Ⅱ类,裂陷期正断裂断至断陷期层序,且以裂陷正断裂为基础而存在,二者构成完整而独特的断裂组合;Ⅲ类,挠曲正断裂亦断穿至断陷期层序,但和裂陷正断裂并不存在直接关系。这三类关系对孔隙—裂缝网络体具有不同的影响,并和应力体制一道,对流体尤其是烃类的作用过程有差异很大的影响。地层在跨越同生正断裂和挠曲正断裂时所发生的厚度的变化,起因于二者在物源方向上的完全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