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5篇
  免费   83篇
  国内免费   216篇
测绘学   71篇
地球物理   25篇
地质学   488篇
综合类   15篇
自然地理   5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3篇
  1979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0年   3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91.
安楚公路的2 ̄#、3 ̄大断面隧道均在断层破碎带中掘进,给施工带来了困难,为了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采用了微振弱爆破、正面短台阶、先拱后墙法的掘进技术;长管棚预注浆结合格栅拱钢支撑、喷-锚-网-喷的支护技术及围岩量测技术。  相似文献   
192.
深部急倾斜煤层由于受特殊的地质结构和高地应力影响,煤层巷道开挖后易出现地层错动、垮塌的特点,施工中冒顶、底臌现象异常突出,巷道支护极其困难。通过对新集三矿-700 m煤探巷道进行现场勘查与试验,针对该急倾斜软岩巷道变形非对称性,底臌严重、地层错动的破坏特点,提出了可缩性U型钢全断面封闭支护和非对称性预应力锚杆(索)支护的全新支护方案,通过大型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数值分析模型,与原支护方案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表明,采用改进支护方案巷道底臌位移量减小了66%,最大拉应力从0.58 MPa减小到0.38 MPa,塑性区较原方案更小,支护结构受力更加均匀。其结果可为同类地质条件的巷道支护设计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93.
钱岳红  王德荣  李杰  陈文涛 《岩土力学》2011,32(10):3058-3064
利用岩石滑移破坏强度理论,研究地下开采时掌子面前方岩体中的应力和应变状态,分析引起支撑压力区岩体体积变化的主要因素,并通过对体积变形状态及变形结果的分析,得到深部围岩区域破裂现象的发生条件。结果显示,深部岩体工程中掌子面前支撑压力区域体积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最大支撑压力区域在各向不均匀压缩的条件下产生的“分层剥离”,该机制可解释分区破裂化现象。同时,根据浅部与深部岩体工程的不同特征现象,给出以单轴抗压强度表示的界定浅部与深部工程的解析表达式,并认为对于较薄的岩层,普朗特解是一种很好的近似  相似文献   
194.
巷道要经历开挖前稳定、开挖扰动、支护稳定或再破坏的演化过程,巷道稳定状态受原岩应力场-开挖扰动应力场-支护应力场相互作用的影响。采用FLAC^(3D)分析了不同预紧力与间排距条件下锚杆、锚索产生的围岩支护应力场的分布特征,定义了围岩应力扩大系数k来表征围岩应力的扩散效果,揭示了锚杆、锚索预紧力耦合支护效应。针对朱集西矿深部巷道特征与地质条件,提出了锚网索喷+U型钢支架+注浆+底板锚注分步联合支护技术方案,开展了三维相似材料模型试验,验证了该支护技术方案的合理性与可行性,揭示了深部高应力软岩巷道围岩变形破坏与支护结构受力演化规律,并成功应用于工程实践,解决了深部高应力软岩巷道支护难题。监测结果表明,该联合支护方案有效地控制了深部高应力软岩巷道围岩大变形与底臌,保证了巷道围岩与支护结构的长期稳定及安全。  相似文献   
195.
金川矿区地下巷道围岩应力场特征及演化机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金川矿区位于高地应力区,岩性坚硬但岩体较为破碎,其地下巷道围岩压力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分布具有矛盾统一的双重性特征,这种双重性特征在国内外许多同类型地下工程中均存在。从应场演化角度,对该类围岩的应力场特征及其演化机制进行了探讨,人为围岩应力的特殊时间和空间分布特征的根本原因是结构面在围岩动态演化过程中发生一系列复杂的时间相关性力学行为和力学响应。据此提出围岩结构性流变的观点,并给出其理论解,它较好地反映了该类围岩变形破坏过程中应力场的演化特征。  相似文献   
196.
《岩土力学》2017,(5):1258-1266
利用双轴伺服试验机开展花岗岩巷道岩爆模拟试验,采用声发射系统获取岩爆全过程的波形信号。基于频谱分析理论,研究岩爆孕育、发生全过程的声发射信号主频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双轴加载条件下花岗岩巷道岩爆声发射主频分布区间为0.4~110 kHz,其中99%以上的主频值集中在35~65 kHz。声发射信号主频的分布随岩爆演化可分为3个阶段:(1)岩爆孕育前期,大部分主频值集中在35~65 kHz和15~25 kHz区间,且有一定数量接近0.4 kHz的低频值出现,极少出现接近110 kHz的高频值;(2)岩爆孕育中期,主频值集中在35~65 kHz区间,接近0.4 kHz的低频值基本消失,少量接近110 kHz的高频值开始出现;(3)岩爆发生阶段,35~65 kHz区间内的主频数量骤减,接近0.4 kHz的低频值极少出现,接近110 kHz的高频值密集出现。研究结果为优选声发射监测频段提供了方法和依据,且对巷道岩爆的监测预警工作具有重要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97.
贾宏俊  王辉 《岩土力学》2015,36(4):1119-1126
深部软岩巷道承受高地应力作用,导致围岩产生流变大变形是影响其安全稳定的重要因素。以阳煤一矿西大巷工程为例,分析软弱围岩变形破坏机制;建立能够反映工程地质状况及初始设计方案的有限元模型,以现场监测变形数据和钻孔窥视围岩变形破坏深度为基础,反演获取围岩力学参数和蠕变参数。提出适合软弱流变岩体的可缓冲渐变式双强壳体支护方法,即根据围岩破坏情况进行分层注浆加固,并在最外部架设可缩性U型钢支架,形成可变形缓冲层。建立新型支护方案的有限元模型,利用围岩反演参数预测围岩变形情况,并通过与现场监测数据对比分析,验证了所提支护方案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8.
为研究主应力对交岔点围岩稳定性的影响,以某矿为工程背景,建立5组交岔点数值计算模型,研究了交岔点开挖前的扰动应力场偏转规律,并引入点安全系数法研究了主应力和交岔角度对交岔点围岩位移场、扰动破碎区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交岔点开挖之前,交岔点附近围岩的主应力方向发生偏转,偏转后的应力场类型由σh型变为σv型,交岔点开挖过程中围岩受σv型应力场影响;交岔角(α≤90°)越大,交岔点越稳定;交岔角度相同时,新掘巷道轴向较靠近最大水平主应力方向的交岔点更稳定。交岔点现场实测数据验证了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199.
目前,我国许多金属矿山及勘探单位在进行巷道掘进时,所采用的炮眼深度大多为1.4—2.2M,而应用最多的是1.6—1.8M.本文通过试验分析认为:以1.6一1.8m眼深在坚硬岩石中掘进,在通常情况下存在着较多的不合理性.具体试验情况及分析如下:1989年某矿山井巷掘进所采用的设备及参数:  相似文献   
200.
双液注浆法在封堵突水(流水层)巷道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应用双液(水泥和水玻璃)注浆法封堵被淹煤矿井巷的过程中,研究总结出一套独特而便于操作的封堵含水层突水和方法的措施。这种封堵突水方法还可以推广应用到岩层坑和各种隧道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