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423篇
  免费   7211篇
  国内免费   2258篇
测绘学   864篇
大气科学   281篇
地球物理   29395篇
地质学   11379篇
海洋学   1312篇
天文学   62篇
综合类   1782篇
自然地理   817篇
  2024年   178篇
  2023年   803篇
  2022年   1054篇
  2021年   1234篇
  2020年   824篇
  2019年   1062篇
  2018年   663篇
  2017年   664篇
  2016年   581篇
  2015年   953篇
  2014年   1644篇
  2013年   1369篇
  2012年   1781篇
  2011年   1651篇
  2010年   1555篇
  2009年   1793篇
  2008年   1786篇
  2007年   1370篇
  2006年   1454篇
  2005年   1311篇
  2004年   1334篇
  2003年   1369篇
  2002年   1460篇
  2001年   1372篇
  2000年   1257篇
  1999年   1264篇
  1998年   1265篇
  1997年   1365篇
  1996年   1425篇
  1995年   1535篇
  1994年   1425篇
  1993年   1477篇
  1992年   1609篇
  1991年   1428篇
  1990年   1093篇
  1989年   781篇
  1988年   102篇
  1987年   46篇
  1986年   44篇
  1985年   46篇
  1984年   40篇
  1983年   33篇
  1982年   46篇
  1981年   38篇
  1980年   40篇
  1979年   47篇
  1977年   19篇
  1975年   18篇
  1974年   20篇
  1954年   2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41.
地幔是位于地核和地壳之间的部分。地壳的厚度在不同的地方是不一样的 ,从洋底的数千米至大陆上某些造山区域的60km。地幔扩展到2900km的深处 ,地核的半径是3470km。在科学和科普文章中常常讨论地球深部结构和地球动力学特征。有关地幔壳层结构的结论主要建立在地震X 射线立体截面照相和在高压条件下矿物改造试验资料的基础之上。地震X 射线立体截面照相(逐层的再造)确定了由地震引起的地震波速度的改变 ,揭露了深部显著的不均一性。这很好地反映在起始于中大西洋、穿过非洲直达印度洋中部的400km上地幔剖面中。横…  相似文献   
142.
以松辽盆地地质资料为基础,介绍了应力场和张裂缝预测的计算方法。通过了各种岩性的张破裂概率隶属函数,预测松辽盆地酉部张裂缝区的分布。据此,为今后的油气勘探提出了几点认识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3.
虚拟速度-临界角谱是地震折射波虚拟射线理论的应用之一。根据共始点或共折射点记录的相似性,利用第一虚拟时距曲线方程,对时距曲线进行扫描计算,可以制作共始点谱和共折射点谱。文中,通过实际介质模型的计算机试算结果,对该方法作了验证。  相似文献   
144.
145.
在南海北部利用地球化学方法作为油气勘探的一种辅助手段。在6个航次中采集了沉积物、底层海水及海面大气样品,测定了近50种化探指标,并采用稳健统计方法进行了数据处理和异常圈定。化探结果在油气藏上方发现了清晰的、具不同指标组合的综合化探异常,与邻近空构造形成鲜明的对照。圈闭顶部的块状异常和圈闭周绿的环状、半环状异常是下伏油气藏的良好指示,而剖面上呈锯齿状、平面上呈线状的异常则与断裂带有关。实践表明,建立已知油气藏上方的化探异常模式及解剖已知空构造上方的地球化学特征对于指导本区或邻区的化探异常评价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46.
147.
148.
149.
1981年,法、美科学家用“太阳号”科考船在太平洋中部开展的工作,开始带动对海底山和平顶山富钴铁锰结壳的调查研究热潮。D.J.Frank等人关于多金属结壳适宜作为钴矿开采的观点,以及钴矿价格急剧增长引起的一系列政治问题就发生在这之前。  相似文献   
150.
在浅层工程折射地震测量中 ,通常采用相遇观测系统采集数据和相应的解释方法进行解释 ;对于单边观测采集方法由于与其相应的解释方法较少而少被采用。本文提出 1种方法简单、精度可靠、可直接利用同一点相邻 2排列 2次观测的初至折射时间并适合于海洋走航式单边连续观测系统的折射初至资料解释方法。其精度基本与同观测段的采用相遇观测的差异时距方法解释的精度十分接近。该方法即适合于人工解释又适合于计算机自动解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