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73篇
  免费   1272篇
  国内免费   904篇
测绘学   833篇
大气科学   418篇
地球物理   2918篇
地质学   3307篇
海洋学   207篇
天文学   99篇
综合类   597篇
自然地理   670篇
  2024年   63篇
  2023年   235篇
  2022年   320篇
  2021年   325篇
  2020年   217篇
  2019年   341篇
  2018年   174篇
  2017年   206篇
  2016年   191篇
  2015年   209篇
  2014年   423篇
  2013年   302篇
  2012年   462篇
  2011年   396篇
  2010年   345篇
  2009年   380篇
  2008年   354篇
  2007年   296篇
  2006年   298篇
  2005年   277篇
  2004年   240篇
  2003年   283篇
  2002年   278篇
  2001年   235篇
  2000年   217篇
  1999年   226篇
  1998年   178篇
  1997年   210篇
  1996年   192篇
  1995年   163篇
  1994年   158篇
  1993年   183篇
  1992年   181篇
  1991年   148篇
  1990年   96篇
  1989年   111篇
  1988年   26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7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4篇
  1948年   4篇
  1947年   4篇
  1943年   3篇
  1942年   3篇
  1941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利用矢量曲线、γ因子等方法识别苍山Ms5.2地震前泰安石英倾斜仪的前兆异常。分析认为:SQ-70石英倾斜仪反映出一定的地形变异常信息。  相似文献   
172.
南黄海6.1级地震前常熟地倾斜异常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形态法和维尼迪柯夫固体潮调和分析方法对南黄海6.1级地震常台地倾斜异常进行分析和总结,同时提出本区地倾斜异常对应于临震预报的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173.
阐述了1.国外地震地电学的观测现状和某些研究结果;2.探测孕震层位的岩体电学性质;3.电性多参数综合观测。  相似文献   
174.
175.
给出了某些地震前地电的观测结果。数据是在帕特雷大学地震中心用VAN方法在3年独立实验研究期间搜集的。记录的信号包括:(a)地电场的缓慢变化;(b)地电场的周期变化;(c)地震电信号。  相似文献   
176.
电法勘探的发展和展望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何继善 《地球物理学报》1997,40(Z1):308-316
电法勘探在经历了近一个世纪的发展后,其方法理论、仪器设备、野外数据采集、处理和解释等方面都经历了一系列重大变化.本文以方法理论的进展为主线,回顾、展望了目前电法勘探中几个重要而令人关注的研究焦点.这些问题的研究进展将会对21世纪的电法勘探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7.
日地水文学与灾害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涌泉 《地球物理学报》1997,40(Z1):420-428
研究地球水文变化的日地物理成因和规律的日地水文学(Solar-TerrestrialHydrology),用于水、旱灾害预测多次获得证实.本文从日地水文物理基础、长江淮河22年周期性大洪水、黄河大洪水和太阳活动关系、太阳活动双重衰减期北方大旱、17世纪日地水文异常变化、太阳活动对暴雨洪水中短期影响、台湾海峡两侧大暴雨洪水落区转移、全球最大洪水日地水文研究以及学科发展和应用前景九个方面,对中国近70多年来的主要成果加以回顾和总结.基础科学、高科技和应用紧密结合,促成对国民经济发展直接相关的新学科,是当代科学进步的一个显著标志,这里又是一个例证.  相似文献   
178.
依舒地堑新生代构造演化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下载免费PDF全文
许浚远 《地球科学》1997,22(4):406-410
据微构造应力张量反演结果,结合大地构造背景和沉积作用分析,依舒地堑新生代构造演化可细分为6个阶段;(1)近南北向拉张(E1-E^13);(2)南东东向拉张(E^23-N^11)(3)北东向拉张(N^21)(4)北西向挤压(N^31-N^22),(5)北西向拉张(N^22-Q3)(6)近东西向挤压(Q4)。  相似文献   
179.
从层序地层学研究试论华北地区寒武系与奥陶系分界   总被引:8,自引:4,他引:8  
季强  章雨旭 《地质论评》1997,43(3):241-248
华北地区寒武系-奥陶系过渡沉积可划分为三个层序:凤山层序、两河口-红花园层序和大湾层序,凤山层序与两河口-红花园层序之间的界面为Ⅱ型层序界面(SB2),而两河口-红花园层序与大湾层序之间的界面为I型层序界面(SB1)。华北地区寒武系-奥陶系界线应置于两河口-红花园层序的海侵体系域的下界面,在徐州地区为三山子组(狭义)与韩家组之间,在北京西山为韭园组微晶丘与冶里组之间。  相似文献   
180.
地史转折期的生态系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生态系的演变是地球各圈层系统耦合关系变化的直接标志。地史转折期的生态系具有复杂的生物内涵,在绝灭—残存—复苏过程中,各生物类别的演替遵循着一定的生存型式。大绝灭后生态系复苏的原动力是绝灭后迁入避难所的复活类型和大绝灭末期高压环境中产生的祖先类型的新生和辐射发展。全面了解绝灭后生态系的组成和结构,对于正确认识地史转折期,即圈层耦合结点处的地质作用型式和过程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