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14篇 |
免费 | 207篇 |
国内免费 | 201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356篇 |
大气科学 | 378篇 |
地球物理 | 183篇 |
地质学 | 119篇 |
海洋学 | 89篇 |
天文学 | 73篇 |
综合类 | 105篇 |
自然地理 | 1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9篇 |
2023年 | 37篇 |
2022年 | 35篇 |
2021年 | 35篇 |
2020年 | 31篇 |
2019年 | 46篇 |
2018年 | 43篇 |
2017年 | 41篇 |
2016年 | 46篇 |
2015年 | 49篇 |
2014年 | 63篇 |
2013年 | 47篇 |
2012年 | 44篇 |
2011年 | 57篇 |
2010年 | 58篇 |
2009年 | 56篇 |
2008年 | 59篇 |
2007年 | 50篇 |
2006年 | 44篇 |
2005年 | 48篇 |
2004年 | 38篇 |
2003年 | 24篇 |
2002年 | 17篇 |
2001年 | 23篇 |
2000年 | 12篇 |
1999年 | 36篇 |
1998年 | 30篇 |
1997年 | 32篇 |
1996年 | 29篇 |
1995年 | 22篇 |
1994年 | 19篇 |
1993年 | 26篇 |
1992年 | 27篇 |
1991年 | 21篇 |
1990年 | 18篇 |
1989年 | 12篇 |
1987年 | 4篇 |
1985年 | 2篇 |
1984年 | 2篇 |
1982年 | 4篇 |
1980年 | 2篇 |
1979年 | 2篇 |
1978年 | 2篇 |
1975年 | 2篇 |
1963年 | 2篇 |
1962年 | 2篇 |
1961年 | 4篇 |
1960年 | 2篇 |
1959年 | 2篇 |
1957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3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2.
浮力频率用来描述大气层结稳定性,反映大气扰动强弱。利用2014年6月-2017年5月中国地区高垂直分辨率的秒级探空资料,分析了中国地区浮力频率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中国地区大气浮力频率总体随高度的增加而增大,低平流层值大于对流层值;对流层和低平流层中浮力频率随高度变化均较小可视为常数,过渡层浮力频率随高度变化较大,对流层中浮力频率受地形影响较平流层大。对流层中北方地区5 km高度以下的浮力频率随时间呈现出较弱的周期变化,周期为1年,峰值出现在冬季,南方地区随时间无明显变化;在过渡层中南北地区的浮力频率随时间均呈现出1年的周期变化,峰值出现在冬季,谷值出现在夏季;在低平流层中南北地区浮力频率随时间均无明显变化。浮力频率的大小变化对重力波参数有较大影响,秒级探空资料计算的的浮力频率和风速切变更精细,较常规探空资料更准确地反映大气稳定度的变化。 相似文献
23.
针对较少利用GAMIT软件分析北斗基线的情况,首先利用GAMIT软件解算了北斗长基线,然后选取截止高度角、天顶对流层延迟参数、测站约束值三项控制参数对北斗长基线解进行了影响测试.解算结果表明:GAMIT(10.61)可以成功解算北斗长基线且相对精度在10-8量级;截止高度角的选择对解算精度影响较大;天顶对流层延迟参数个数的设置对解算影响不大但随着参数个数增多精度也有所提高;设置测站不同约束值对基线精度影响较大,选择适当的约束值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4.
25.
天顶对流层延迟计算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依据精密单点定位(PPP)原理编写天顶对流层延迟估计程序,分别利用所编程序和GAMIT软件进行实测数据解算,将所得数据与IGS网站提供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PPP与双差法估计对流层延迟都有较高精度;但在双差法解算过程中发现,无远距离测站参与解算会影响对流层延迟估计的精度。 相似文献
26.
为减小对流层误差改正数中系统偏差的影响以提高对流层改正精度,提出了基于神经网络的顾及空间的对流层误差建模模型,该模型的对流层延迟误差改正在网内外精度均达5 cm。 相似文献
27.
基于再分析资料ERA5的对流层延迟估计方法及精度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基于再分析资料ERA5的天顶对流层延迟计算方法,使用中国大陆构造环境监测网络提供的26个GNSS测站2017年全年数据,评估由该方法计算的天顶对流层延迟的精度,并与前一代再分析资料ERA-Interim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ERA5计算的天顶对流层延迟均方根误差比ERA-Interim计算结果低,表明新一代产品的精度有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28.
通过分析由ERA-Interim气象再分析资料积分方法得到的天顶对流层总延迟随高程变化的规律,提出一种基于垂直剖面函数的天顶对流层延迟(ZTD)插值算法。该算法以ZTD的垂直分布规律为基础,通过垂直剖面函数实现ZTD在高程方向上的精准投影延拓,可以避免因高差较大造成的空间内插结构畸形。采用IGS站提供的高精度对流层产品进行实验验证表明,该算法相对于传统算法能够有效提高ZTD改正值的精度,尤其在高差超过1 km的情况下,相对于反距离加权法精度提升了96%,相对于空间回归法精度提升了79%。 相似文献
29.
以水汽辐射计(WVR)精确测定的天顶方向延迟值作为参考,评估Saastamoinen、GPT2、EGNOS、UNB3M四种常用对流层模型在上海地区的改正精度;并将WVR观测值及以上4种对流层模型计算的对流层延迟值作为真值应用到GNSS精密单点定位(PPP)中,评估其对定位精度的影响。比较发现,GPT2模型的对流层改正精度比其余3种要好,其天顶干延迟(ZHD)的偏差均值与中误差分别为-0.11 cm、±0.75 cm,天顶湿延迟(ZWD)的平均偏差与中误差分别为-2.34 cm、±7.67 cm;和传统的PPP结果相比,采用WVR对流层观测值的定位精度提高了16%。 相似文献
30.
超视距雷达信号的精确定位对于提高超视距探测能力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由于对流层中的折射效应,定位系统所测目标的仰角、距离等参量均存在一定的折射误差。主要分析对流层的折射效应对超视距雷达信号定位的影响,并且给出相应的折射误差图(仰角误差和距离误差);此外,还针对3种不同的大气折射指数模型进行比较,得出折射误差对比图。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