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39篇 |
免费 | 229篇 |
国内免费 | 715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3篇 |
大气科学 | 1030篇 |
地球物理 | 80篇 |
地质学 | 317篇 |
海洋学 | 268篇 |
综合类 | 40篇 |
自然地理 | 14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1篇 |
2023年 | 28篇 |
2022年 | 37篇 |
2021年 | 40篇 |
2020年 | 41篇 |
2019年 | 52篇 |
2018年 | 32篇 |
2017年 | 31篇 |
2016年 | 40篇 |
2015年 | 47篇 |
2014年 | 81篇 |
2013年 | 60篇 |
2012年 | 60篇 |
2011年 | 84篇 |
2010年 | 89篇 |
2009年 | 84篇 |
2008年 | 97篇 |
2007年 | 91篇 |
2006年 | 82篇 |
2005年 | 81篇 |
2004年 | 77篇 |
2003年 | 59篇 |
2002年 | 69篇 |
2001年 | 78篇 |
2000年 | 78篇 |
1999年 | 42篇 |
1998年 | 68篇 |
1997年 | 40篇 |
1996年 | 46篇 |
1995年 | 30篇 |
1994年 | 28篇 |
1993年 | 25篇 |
1992年 | 17篇 |
1991年 | 19篇 |
1990年 | 27篇 |
1989年 | 8篇 |
1987年 | 3篇 |
198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8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31.
中国24h台风路径预报难点及其大尺度环流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主要分析了2005—2012年中国24 h台风路径预报误差较大的样本及其对应的大尺度环流特征。基于850 hPa风场的低通滤波等分析发现:去除占总数3.9%的预报误差最大样本后,平均预报误差可以减小8.5%。这些预报误差最大的样本中有近60%呈现为移向误差较小、移速较观测慢的特点。与之相对应的大尺度环境场可分为气旋性环流、弱背景场和副热带高压西侧3类。气旋性环流包含近3/4的样本,其中又有一半受季风涡旋的影响。平均移动速度分析表明,这些台风起报时刻前后,平均移速的突然增加是预报移速较慢的主要原因,这是中国台风24 h路径预报的主要难点之一。 相似文献
132.
黄土高原西部高分辨率黄土序列开展的多代用指标研究,有助于揭示轨道-亚轨道尺度上东亚冬、夏季风的变化特征及动力机制。但针对同一地质记录提取冬、夏季风多代用指标进行对比和敏感性分析的工作尚不多见,因此制约了对季风快速变化特征和机理的理解。本文利用甘肃临夏85 m黄土岩芯开展高分辨率的粒度、磁化率和元素扫描分析,发现在轨道尺度上粒度和Zr/Rb比值显示的大幅冰期-间冰期波动与深海氧同位素记录有很好的对应关系,表明东亚冬季风的波动响应于北半球高纬冰量的变化。但在千年尺度上,粒度能更敏感地响应冬季风的快速变化;Rb/Sr比值和磁化率均能很好记录轨道尺度上的东亚夏季风波动,但在亚轨道尺度上Rb/Sr的敏感性明显高于磁化率。粒度、Zr/Rb和Rb/Sr所指示的东亚季风快速变化表现出较强的岁差信号,与石笋和北纬65°夏季太阳辐射有较好的对应关系,表明东亚季风变化也受到岁差直接驱动的夏季太阳辐射变的控制。在最后两个冰期-间冰期旋回中(即末期冰期旋回和倒数第二次冰期旋回)Rb/Sr及Zr/Rb比值和粒度记录分别可以辨别出与石笋相同数量级的变暖事件,但粒度记录的暖事件明显要多于Rb/Sr及Zr/Rb比值,且这些暖事件并不能一一对应。粒度及元素比值记录显著变冷的千年尺度的Heinrich(H)事件与石笋记录的夏季风明显减弱的事件有很好的对应关系,但其发生频率明显高于海洋记录。这些指标记录的千年尺度上波动信号的不一致性主要归因指标对不同气候要素敏感性的差异。未来需要进一步开展高分辨率多代用指标敏感性分析,选取对季风快速变化的敏感指标,有助于我们理解季风快速变化的特征(如周期和幅度等)和分析季风快速变化的时空差异性。 相似文献
133.
关于梅雨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梅雨的划分、梅雨的降水分型、梅雨与季风的关系及梅雨的影响因子几个方面,对前人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回顾和讨论。最后,提出梅雨研究仍需解决的问题:(1)江淮流域梅雨季节的开始至今仍没有一个客观统一划定标准;(2)南海季风、印度季风等季风子系统对梅雨的影响大小及其机制尚需进一步研究讨论;(3)应针对梅雨季节内江淮流域不同的降水分布型,寻找其前期预兆信号进行深入研究;(4)应特别注意特定海温分布型对梅雨的影响,并从中找出影响梅雨的关键区域和影响的关键时段;(5)积冰和雪盖与梅雨异常的关系仍需进一步求证,影响机制还需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134.
中国北方季风边缘区边界位置的年代际变化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利用中国东部和北部地区155站1961-1999年月平均温度和月平均降水量资料,根据Thornthwaite公式计算水分需要量和湿润度指数,定义了-20和0的湿润指数等值线分别为季风边缘区的上、下边界线,然后分析了上、下边界线的10 a际平均位置及其变化情况,并比较了上、下边界线的10 a际平均位置与39 a平均位置,发现中国东部季风边缘区上、下边界线的波动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征,下边界的波动还具有显著的年代际变化特征.此外,分析了季风边缘区3个分区(东北、华北和西北东部区)的降水变化,发现各区的降水变化趋势与边界线的波动趋势一致. 相似文献
135.
Seasonal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s of phytoplankton biomass associated with monsoon and oceanic environments in the South China Sea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Seasonal variations of phytoplankton/chlorophyll-a (Chl-a) distribution, sea surface wind, sea height anomaly,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and other oceanic environments for long periods are analyzed in the South China Sea (SCS), especially in the two typical regions off the east coast of Vietnam and off the northwest coast of Luzon, using remote sensing data and other oceanographic data. The results show that seasonal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s of phytoplankton biomass in the SCS are primarily influenced by the monsoon winds and oceanic environments. Off the east coast of Vietnam, Chl-a concentration is a peak in August, a jet shape extending into the interior SCS, which is associated with strong southwesterly monsoon winds, the coastal upwetling induced by offshore Ekman transport and the strong offshore current in the western SCS. In December, high Chl-a concentration appears in the upwelling region off the northwest coast of Luzon and spreads southwestward. Strong mixing by the strong northeasterly monsoon winds, the cyclonic circulation, southwestward coastal currents and river discharge have impacts on distribution of phytoplankton, so that the high phytoplankton biomass extends from the coastal areas over the northern SCS to the entire SCS in winter. These research activities could be important for revealing spatial and temporal patterns of phytoplankton and their interactions with physical environments in the SCS. 相似文献
136.
南海北部沉积物常量元素变化、碳酸盐旋回及其古环境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南海北部ODP1145站沉积物的常量元素和碳酸盐分析,探讨了早更新世南海北部沉积物常量元素和碳酸盐含量变化特征及其古环境意义.结果表明,南海北部沉积物中主量元素CaO、Fe2O3、K2O、Na2O、MnO和P2O5受碳酸盐含量影响相对较小,而SiO2、MgO、Al2O3和TiO2受到碳酸盐含量影响相对较大.碳酸盐校正后的常量元素变化可以划分为3种类型,即PC1、PC2和PC3,它们的主要特点有:PC1元素组合包括了SiO2、CaO、Na2O、P2O5、Fe2O3和K2O,主要反映了与季风强度有关的生源物质产率变化,指示了距今2.5~1.5Ma时段生产力的逐渐降低; PC2元素组合(Al2O3、TiO2)代表了陆源物质的输入,指示了在约2Ma开始陆源物质输入的明显增加; PC3元素组合(MgO、MnO)可能与海洋自生作用有关,反映了海底氧化/还原环境的相对变化.早更新世南海北部CaCO3含量呈阶段性降低,一方面受陆源物质稀释作用的影响,另一方面可能更与生物生产力逐渐降低有关.主量元素组合及碳酸盐含量在约2Ma和1.7Ma左右均发生显著变化,可能指示了早更新世时期东亚冬季风的两次增强. 相似文献
137.
利用常规气象资料和卫星云图等资料对“碧利斯”造成异常暴雨的成因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碧利斯”登陆减弱成的低压进入广西为强降水提供了动力抬升条件;中低层低压环流与强盛的西南暖湿气流相互作用,为降水云团不断发生和发展提供“燃料”;低层水汽辐合、高层辐散和强烈的上升运动是造成异常暴雨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8.
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以后,位于达尔文岛的观测海平面气压值(SLP)不断升高,而位于塔西提岛的观测SLP不断下降,形成了在年代际尺度上最弱的热带太平洋东西向环流,即Walker环流.70年代中后期以后,在Walker环流不断减弱的同时,亚洲夏季风也在减弱.通过对海平面气压场的长期变化特征分析,我们发现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副热带西太平洋(20~30°N,130~150°E)的SLP不断下降,与不断上升的热带西太平洋(10°S~0°,130~150°E) SLP形成了一个在年代际尺度上的反相关震荡型.这个负SLP距平与江淮流域的对流上升运动相对应,造成了中国地区夏季江淮流域降水增加而华北降水减少的格局.
相似文献
139.
亚非夏季风系统包括非洲夏季风、南亚夏季风和东亚夏季风。它是全球季风系统中具有高度整体一致性变化的系统,其主要原因是亚非夏季风系统具有相同的主要驱动力:AMO(Atlantic Multidecadal Oscillation,大西洋多年代际振荡)和PDO(Pacific Decadal Oscillation,太平洋年代际振荡)海洋年代际变化模态。在此前提下,本文首先阐述了AMO对亚非夏季风的强迫作用与遥相关作用,特别强调了它在亚非夏季风及其降水年代际转型中的作用;其次讨论了PDO与冬春积雪的年代际变化对东亚夏季风雨带的协同作用;最后综合分析了AMO、PDO与IOBM(Indian Ocean Basin Mode,印度洋海盆一致模态)的协同作用,指出印度洋海洋模态在年代尺度上独立于AMO与PDO的相关组合,主要起着加强东亚夏季风活动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