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58篇 |
免费 | 144篇 |
国内免费 | 213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30篇 |
大气科学 | 77篇 |
地球物理 | 126篇 |
地质学 | 531篇 |
海洋学 | 87篇 |
天文学 | 22篇 |
综合类 | 91篇 |
自然地理 | 5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5篇 |
2023年 | 42篇 |
2022年 | 45篇 |
2021年 | 48篇 |
2020年 | 68篇 |
2019年 | 39篇 |
2018年 | 31篇 |
2017年 | 26篇 |
2016年 | 35篇 |
2015年 | 39篇 |
2014年 | 67篇 |
2013年 | 51篇 |
2012年 | 52篇 |
2011年 | 42篇 |
2010年 | 49篇 |
2009年 | 39篇 |
2008年 | 50篇 |
2007年 | 34篇 |
2006年 | 34篇 |
2005年 | 31篇 |
2004年 | 29篇 |
2003年 | 25篇 |
2002年 | 15篇 |
2001年 | 19篇 |
2000年 | 12篇 |
1999年 | 28篇 |
1998年 | 22篇 |
1997年 | 21篇 |
1996年 | 11篇 |
1995年 | 28篇 |
1994年 | 10篇 |
1993年 | 9篇 |
1992年 | 6篇 |
1991年 | 7篇 |
1990年 | 7篇 |
1989年 | 2篇 |
1987年 | 6篇 |
1986年 | 2篇 |
1985年 | 2篇 |
1981年 | 2篇 |
1980年 | 3篇 |
1979年 | 4篇 |
1959年 | 1篇 |
1955年 | 1篇 |
1949年 | 1篇 |
1942年 | 1篇 |
1938年 | 1篇 |
1937年 | 1篇 |
1926年 | 1篇 |
192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1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松辽盆地深层断陷沙河子组烃源岩分布预测与生气潜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松辽盆地下白垩统沙河子组是深层断陷的主要烃源岩发育层系,目前钻井揭示其厚度大(700 m),埋藏深(3 500 m),但钻井大都分布于深层断陷的边部,断陷内部烃源岩层揭示少。根据断陷结构样式及地震反射特征,总结出单断箕状断陷和双断地堑式断陷两种沙河子组烃源岩发育模式,并确定深层烃源岩主要有五种存在形式。断陷中部席状平行结构、成层性、连续性好的地震反射特征的烃源岩最为落实,主要为深湖--半深湖相,暗色泥岩厚度大,暗地比高(45%~70%)。深层沙河子组烃源岩总生气量约148.38×1012m3,天然气资源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52.
辽东山地老秃顶子冰缘地貌植物群落类型及基本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48个样地的群落调查数据,运用TWINSPAN分类方法,对辽东山地老秃顶子冰缘地貌植物群落类型进行了划分,并对群落结构、种类组成和生活型谱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老秃顶子冰缘地貌植被可划分为16个森林群系、6个灌丛群系,归并为落叶阔叶林、针阔混交林、暗针叶林、矮曲林、灌丛、灌草丛6个植被型.其中,石海地貌主要发育灌丛和灌草丛,也有针阔混交林和矮曲林分布;石河地貌主要发育针阔混交林和落叶阔叶林,也有暗针叶林分布;石流坡地貌主要发育针阔混交林、落叶阔叶林和灌丛,也有矮曲林分布.老秃顶子冰缘地貌植被由68科138属193种维管束植物组成;石海与石河间植物群落物种组成属中等不相似,而石河与石流坡间属中等相似.老秃顶子冰缘地貌植物群落中高位芽植物占38.0%,隐芽植物占36.3%,地面芽植物占21.8%,地上芽植物和一年生植物均很少,反映出辽东山地冰缘地貌区具有夏季温暖多雨、冬季寒冷漫长的气候特点.相对而言,石海、石流坡地貌中隐芽植物较多,石河地貌中高位芽植物较多,表明石海、石流坡地貌具有更为冷湿的小气候环境. 相似文献
53.
甘肃北山地区扫子山组形成于早石炭世,是红石山蛇绿构造混杂岩的重要组成部分,记录并保存了红石山古洋盆形成及演化的地质信息,是讨论红石山地区晚古生代古地理环境及洋盆构造属性的重要窗口。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发现,该套地层构造变形强烈,原始层理难以辨识,为研究该套地层的沉积环境增添了难度。基于此,在查明扫子山组物质组成的基础上,通过详细的构造解析,厘定其构造序列,并通过剥离后期构造改造,恢复原始沉积层理。结果表明,扫子山组经历了3期构造变形,第1期为北北西—南南东向逆冲兼左行走滑,可能为洋壳向北俯冲的产物;第2期为北北东—南南西向挤压兼右行走滑脆−韧性变形,可能为碰撞阶段的产物;第3期构造变形以北东—南西向左行走滑为主,为次一级的晚期构造变形。变形样式及变质程度表明,扫子山组以中浅层次构造变形为主,地层未发生明显的倒转和缺失,该套地层物质成分及空间分布具有明显的规律性,显示裂谷型盆地向南趋于成熟的火山-沉积特征。 结合红石山−蓬勃山断裂以北发育石炭纪—二叠纪弧岩浆岩,揭示了红石山古洋盆向北俯冲的动力学过程,为进一步研究中亚造山带南缘构造演化过程提供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54.
55.
于2009年8月21-22日期间同步调查庙子湖岛和黄兴岛两个岩礁潮间带断面的大型底栖动物种类组成,并分析其群落格局。结果表明,庙子湖岛采集的样品中共有4门28种大型底栖动物,黄兴岛的则有5门37种大型底栖动物;两断面底栖动物群落以广温广布种和亚热带种为主,软体动物作为绝对优势类群主导其分布特征;总平均栖息密度、总平均生物量表现为庙子湖岛>黄兴岛,种类数及生物量分布均表现为中潮带>低潮带>高潮带,栖息密度分布则表现为中潮带>高潮带>低潮带;物种多样性指数和物种丰富度指数均为黄兴岛>庙子湖岛,两断面高潮带的群落生态指数相对中、低潮带较低;大型底栖动物ABC曲线分析表明,庙子湖岛底栖动物群落未受到污染或扰动,黄兴岛底栖动物群落则受到了中等程度的污染或扰动。 相似文献
56.
57.
58.
新疆小热泉子铜(锌)矿床硫化物显微结构及稀土、微量元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疆小热泉子铜(锌)矿床位于大南湖晚古生代岛弧带内,矿体主要赋存于一套凝灰质火山碎屑沉积岩中,矿石类型主要为块状黄铜矿矿石、闪锌矿矿石和脉状硫化物矿石.硫化物的显微结构研究表明,黄铁矿主要发生脆型变形,形成碎裂结构、细粒化结构、充填交代结构、“布丁”结构以及变斑晶结构,黄铜矿和闪锌矿发生塑性变形,黄铜矿表现为“S型”面理结构以及在闪锌矿中呈团斑状结构,电子探针结果表明黄铜矿发生明显的活化迁移富集作用.硫化物的稀土微量元素研究表明,闪锌矿中Mn、Ga、As等元素含量很低,Ga/In<<1,Ge/In多数小于1,174<Zn/Cd<482,In/Cd为0.1 ~ 0.35,不同成矿期黄铁矿的Co/Ni、S/Se、S/Fe比值不同,其稀土元素分配特征与花岗斑岩、流纹斑岩的分配图差别大.通过对硫化物显微结构和稀土、微量元素分布特征的对比研究发现黄铜矿的塑性流动能力比闪锌矿强,在强烈构造作用下使黄铜矿发生活化迁移富集,可能是重要的成矿机制;成矿流体为几种不同性质流体相互作用后的混合物,小热泉子铜锌矿床为早期火山沉积成因,后期为热液叠加改造成因. 相似文献
59.
60.
中国东部夏季暴雨的年代际跃变及其大尺度环流背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利用1960~2011年中国东部地面测站的逐日降水资料和JRA-55再分析资料探讨了夏季暴雨分布的年代际跃变及其相关联的大尺度环流异常特征。基于暴雨频数和占比(夏季暴雨占比是指5~8月暴雨降水量对总降水量的贡献百分比)的分析结果表明:中国东部夏季暴雨分布在20世纪70年代末和90年代初经历两次反相的经向"三极子"跃变。中国东部夏季暴雨的年代际演变过程可分为三个时段:1960~1979年为华南和华北暴雨偏多、江淮流域暴雨偏少的经向"三极子"分布;1980~1991年为南方和华北暴雨偏少、江淮流域暴雨偏多的经向三极子"分布;1992~2011年为南方暴雨显著偏多、华北暴雨持续偏少,逐渐形成经向"偶极子"分布,并导致近十多年我国夏季"南涝北旱"的整体格局。1970年代末(1990年代初)跃变相关联的大尺度环流异常配置:东亚夏季风的减弱(增强),西太平洋副高的增强西伸但南撤(北抬),南亚高压的减弱南缩(增强东扩),以及蒙古高原中低层的气旋式(反气旋式)环流异常。与此同时,低层局地环流也发生调整:华北和黄淮地区以及华南和江南地区均为反气旋式(气旋式)环流异常,而江淮流域和四川盆地受控于风场切变式辐合(辐散)异常;涡度场发生相应变化,南北方大部分地区的负(正)涡度异常不(有)利于低涡的发展,而江淮流域和四川盆地的正(负)涡度异常有(不)利于低涡的发展,进而引发江南和华南暴雨减少(增加)、江淮流域和四川盆地暴雨增加(减少)、黄淮和华北暴雨减少(增加)的经向"三极子"跃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