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8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107篇
测绘学   11篇
大气科学   236篇
地球物理   26篇
地质学   28篇
海洋学   27篇
天文学   76篇
综合类   7篇
自然地理   18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21.
利用常规气象资料、自动站资料、Micaps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等,对2001-2010年四平市强对流天气过程的环流背景、物理机制、中尺度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资料分辨率受限制的情况下,Micaps中分析可以很好地诠释环流背景以及一些较细小的系统;强对流天气的发生和发展和大尺度环流背景有关,强对流发生的条件:丰富水汽、不稳定能量、动力条件触发、高低空的冷暖配合和垂直风切变等气象因子;然而,在不同的天气背景和不同要素的影响下,产生的强对流性质、范围、强度也不尽相同。本文通过统计近10年的雷电个例,总结建立了"四平地区冷锋前部雷电天气模型",并利用它做2011年6-7月四平地区雷电天气预报,结果显示,该模型有较强的预报能力,能较好地完成此背景下四平地区的雷电天气预报预警。  相似文献   
422.
在137Cs环境示踪研究中,区域137Cs背景值(CRI)的获取存在许多困难和不确定性。在总结传统137Cs区域背景值获取方法基础上,本文提出了适用于大尺度区域和长距离路线考察的区域137Cs背景值获取技术路线,即在参考有关地理背景信息和长时间序列遥感信息、科学划分子区基础上,根据理论模型计算得到区域137Cs背景值潜在值域,并开展基于137Cs土壤剖面分布形态特征的蚀积过程分析,最终确定137Cs区域背景样地和区域背景值。以上述技术流程为指导,本文作者在内蒙古高平原中东部地区开展案例研究,结果表明:兴安盟东部、南部暗栗钙土研究区的CRI为2447 Bq·m-2,通辽市中部、南部和赤峰市东部风沙土研究区的CRI为2430 Bq·m-2,赤峰市西北部黑钙土研究区的CRI为2384 Bq·m-2,锡林郭勒盟南部栗钙土研究区的CRI为2368 Bq·m-2。  相似文献   
423.
采用合成平均分析方法,对2011年7月中旬江淮流域持续降水过程和11~13日大暴雨的大尺度环流和物理量进行了诊断,分析表明:(1)持续降水过程大尺度环流是不典型的双阻型,西脊在乌拉尔山以西地区,东脊在雅库茨克。副热带高压位置偏东脊线偏北。贝加尔湖东南方的低槽从蒙古经河套伸向华南,江淮流域处于槽前稳定的西南气流中。巴尔喀什湖低槽的加深东移及其底部不断分裂的短波槽,造成了持续降水期间的大暴雨过程。(2)江淮流域位于高空西南急流入口区右侧,低空风速大值带左侧。水汽主要来自孟加拉湾、南海和西太平洋地区,高低空的强烈辐散辐合所造成的深厚上升运动为暴雨提供了动力条件,对称不稳定为暴雨提供了不稳定机制。  相似文献   
424.
It has been reported that the heaviest rain event since 1951 hit Beijing on 21 July 2012 (henceforth referred to as the 721 case).The frequency and extreme attributes of the large-scale circulation patterns observed during the 721 case are explored by using obliquely rotated T-mode principle component analysis (PCA) and reanalysis data from NCEP/NCAR.The occurrence frequency of the 721-type circulation during the summers of 1951-2012 is 10.9%,while the frequency of torrential rain under this type of circulation is 4.51%.Relative to other rainstorms with similar large-scale circulations during the study period,the 721 case is characterized by a more westward extension of the subtropical high over the western North Pacific,a stronger low-level jet in the lower troposphere over the south of Beijing,a larger amount of ambient precipitable water,and a stronger vertical wind shear over Beijing.Among the 621 days with the 721-type circulation during the study period,the 721 case ranks the 54th in terms of the 925-hPa low-level jet south of Beijing,the 209th in terms of the local vertical wind shear,and the 8th in terms of the local precipitable water.The 721 case is particularly extreme with respect to the 925-hPa low-level jet south of Beijing and local precipitable water.Cases with similar circulations and equal or greater values of the 925-hPa low-level jet south of Beijing and local precipitable water have occurred thrice during the summers of 1951-2012 (i.e.,once every 21 years).  相似文献   
425.
利用常规资料和NCEP/NCAR 2.5°×2.5°再分析日平均资料、 FNL 1°×1°逐6h日分析资料,分析了2011年9月11-15日鲁中山区秋季连阴雨期间环流形势及物理量特征,结果表明:连阴雨期间,乌拉尔山到西西伯利亚维持一个稳定的阻塞高压,贝加尔湖到河套一带低槽异常偏强,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明显偏北;亚洲中纬度短波槽不断东移,700hPa切变维持,高、低空急流相互作用是连阴雨发生、发展的主要原因;连阴雨前期为对流稳定性降水,中后期为对流不稳定性降水。  相似文献   
426.
2021年7月河南省遭遇突破历史极值的极端强降雨,造成极大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同时此次事件暴露出对中国东部汛期降水预测存在一定不足,提示我们需要加强汛期降水和传统影响因子不匹配的机理研究。本文首先利用再分析ERA5月资料识别了与2021年7月有相似环流背景的中国东部夏季降水事件;进一步利用基于相似环流型的动力调整方法,对1979~2021年7月中国东部降水距平开展了大尺度环流动力影响和局地陆面作用分离;最后,量化研究了上述两个作用对此次极端降水事件的贡献。得到如下主要结论:2011年是2021年7月的500 hPa环流相似年,然而相应降水场在华北到长江中下游地区呈现显著差异。利用动力调整方法从降水距平中分离出大气环流的影响,相关分析表明余项反映局地陆—气反馈作用。降水余项是引起2021年7月江淮到长江下游地区的异常强降水的主要原因。归因分析表明,余项主要是由局地热力因子变化引起的,其中,蒸发加强,感热通量显著降低,增加了大气强对流不稳定能量,并通过影响大气相对湿度和边界层高度,使得降水增加。推广到1979~2021年7月降水的演变过程发现,中国东部降水余项的年际变率很强,极端降水异常主...  相似文献   
427.
为解决传统大尺度分布式汇流模型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基于网格与子流域融合单元的大尺度分布式汇流模型.在构建全国10km×10km网格的汇流模型时,研究首先采用河道特征值确定了汇流模型的参数,对VIC(Variable Infiltration Capacity)模型输出的产流进行汇流演算,生成了1961~2013年全国10...  相似文献   
428.
全球变暖使得极端降水事件的强度和频率均呈上升趋势,位于亚洲季风区的中南半岛和华南地区更易受到极端降水影响而发生洪涝灾害。本文利用逐日降水资料对1951~2015年中南半岛和华南地区湿季(5~10月)的极端降水事件进行客观分类,并对每一类极端降水事件的大尺度流型特征及年际、年代际和长期趋势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根据降水中心位置,中南半岛和华南地区的极端降水可客观分为华南类、中南半岛类、缅甸—云南类和华南南部—越南北部类,它们所联系的大尺度流型以中高纬波列和热带偶极子环流为主。其中,华南类的大尺度流型在对流层高层为类似于东亚—太平洋(East Asia–Pacific,简称EAP)遥相关型的“+-+”经向型波列,但中心位置较典型EAP型偏西南,中东部的负异常环流为关键系统,低层为位于低纬度地区的“+-”经向型波列。中南半岛类大尺度流型为热带偶极子异常环流,对流层低层较高层更为显著宽广。其余两类极端降水大尺度流型特征为在对流层高层受Rossby波列影响,低层主要为偏弱的热带偶极子异常环流。(2)中南半岛和华南地区极端降水的频次呈显著上升的趋势,主要来自于华南类和中南半岛类极端降水的...  相似文献   
429.
川西地区夏季降水的年际变化特征及与大尺度环流的联系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9  
朱艳峰  宇如聪 《大气科学》2003,27(6):1045-1056
分析了106°E以西的四川西部地区1951~2000年夏季降水的气候变化特征及其与大尺度环流异常的联系,通过分析得到的主要结论如下:(1)川西地区降水的季节和年际变化特征与华北地区的变化特征比较一致.川西地区的涝年与中高纬500hPa的乌拉尔山高脊、巴尔喀什湖至贝加尔湖之间的低压槽以及亚洲东部的高脊的两脊一槽环流型密切相关,在这种环流型下有利于川西地区降水偏多.(2)川西地区盛夏降水有显著的年代际变化,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初,为川西多雨时期,干旱发生的次数相对较少且弱,1961年以后降水有减少的趋势,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降水明显偏少.(3)20世纪50年代与90年代,中高纬环流形势有显著的不同,50年代中高纬两脊一槽型偏强,90年代则偏弱,这是川西地区50年代明显多雨和90年代少雨的主要原因.(4)高原前期的热源偏弱时,7、8月川西地区的降水偏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