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7篇
  免费   43篇
  国内免费   109篇
测绘学   11篇
大气科学   236篇
地球物理   26篇
地质学   28篇
海洋学   27篇
天文学   76篇
综合类   7篇
自然地理   18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为探索红移畸变对空洞性质的影响, 利用了一组星系形成半解析模拟星表数据, 采用VIDE (Void Identification and Examination toolkit)算法寻找真实空间和红移空间的宇宙学空洞, 根据空洞外围墙结构处的星系运动速度将空洞分为``塌缩型''和``膨胀型''. 结果表明: ``塌缩型''空洞所占比例会随着空洞的尺度变大而减少, ``膨胀型''空洞则与之相反, 两类空洞的平均有效半径在实空间中相差20%, ``塌缩型''空洞的平均径向密度轮廓显著高于``膨胀型''空洞. 利用成员星系将两种空间中的空洞进行匹配, 通过比较实空间和红移空间中空洞的数目分布, 发现实空间和红移空间中空洞的数目差异与空洞大小有关, 并且红移空间中有一半左右的空洞无法对应到实空间. 对匹配空洞, 红移畸变对``塌缩型''空洞的密度影响更大; 对未匹配空洞, 其密度轮廓与匹配空洞存在明显区别, 并且实空间中未匹配空洞其壳层星系向空洞内部运动的趋势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12.
肖莉 《天文学报》2011,52(6):537-538
射电偏振观测是研究星际介质性质的有力工具.一方面偏振巡天可以直接指示大尺度磁场的取向,有助于我们理解银河系的大尺度磁场结构和超新星遗迹的演化及其与星际介质的相互作用.另一方面通过结合其他波段偏振数据可以分析星际介质以及偏振源超新星遗迹里面的法拉第旋转,从而得到里面热电子密度、填充因子、规则磁场强度和扰动磁场的性质.之前的偏振巡天主要是在低频波段进行,受法拉第效应的影响很严重,探测到偏振辐射的距离(偏振视界)很近.在6 cm波段,偏振观测受法拉第效应影响很小,我们能够探测到更远的偏振辐射,更好地研究银河系星际介质整体的性质.通过对天区内法拉第屏的研究,可以揭示银河系同步辐射的空间分布以及这些屏本身的物理性质;另外6 cm波段的总强度数据是研究弥漫结构或者大尺度超新星遗迹(其它的大望远镜很难观测到这样大的超新星遗迹)在高频波段谱偏折行为的重要数据,这可以帮助我们理解银河系相对论电子能量分布、盘和晕的相互作用以及大尺度超新星遗迹晚期的演化.  相似文献   
113.
林景宏  陈瑞祥 《海洋学报》1998,20(5):109-113
综合分析黑潮,南海暖流,黄海冷水团,对马暖流,闽浙沿岸流,粤东沿岸流、季风和径流对中国近海影响的季节性差异,从而导致中国近海浮游介形类的群落生境地理位置随之进行季节性的变迁。本文选择差异甚大的夏,冬两季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14.
115.
本文用N-体数值模拟对标准宇宙的大尺度结构进行了研究,给出了一个能形成空洞、纤维状结构的模型。该模型意味着,密度扰动存在超团的特征尺度,并且,在较小的尺度上,扰动也没有全被抹平。  相似文献   
116.
在红移巡天中,由于星系本动速度的存在,星系的三维空间分布图像将会发生畸变,这种效应使得我们可以用动力学与统计方法,通过测量线性红移畸变因子来获取宇宙中大尺度上物质分布的信息,介绍了线性红移畸变效应的图像、理论,以及线性红移畸变因子β的测量方法和一些最新结果。  相似文献   
117.
S.  Stein  E.  Klosko  顾瑾平 《世界地震译丛》2007,(1):66-78
引言在对固体地球多数大尺度过程的思考时板块构造概念框架的应用和我们对板块构造的现今理解深化中,天然地震学承担了重要角色。板块构造说神奇般的发展中,根据Uyeda(1978,2002)、Cox(1973)、Menard(1986)的观点,地震分布对板块边界和它们的运动提供了某些最强有力的证据(如,I  相似文献   
118.
According to the field investigation, observation by an electronic microscope and x-ray identification and chemical analysis, desert-steppe migration in the Loess Plateau at about 450 kaBP was studied. The data show that gypsum illuvial horizon indicating the desert-steppe environment developed in the early stage of the formation of the fifth layer loess in Shaoling tableland in Chang‘an and Bailu tableland in Xran of Shaanxi are situated in the southern Loess Plateau. This indicates that remarkable drying occurred, a large-scope migration of desert steppe took place toward south and the climate zone migrated 5 degrees in latitude to south which is the largest migration range indicated by geochemical indexes. The desert-steppe and more wild environment distributed widely on the Loess Plateau at that time. The development of gypsum also indicates that the climate changed at 450 kaBP from monsoon climate to nonmonsoon climate in the Loess Plateau, and the region was not affected by summer monsoon and was in the cold and dry environment of nonmonsoon climate. Annual mean nrecinitation was about 200 rnm. 400 mm less at that time than at oresent.  相似文献   
119.
利用micaips系统常规资料、物理量产品、卫星云图、区域自动站实测资料,对2012年7月29-30日发生在青藏高原东部的区域性强降水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强降水是在冷空气与西南暖湿气流交汇的过程中产生的,500hPa副高外围槽前西南暖湿气流与西移冷空气交绥是造成此次区域性强降水天气原因。(2)南亚高压和西太副高位置变化对此次强降水有重要影响。(3)此次降水过程前期有稳定的水汽输送和较强的水汽辐合;大气不稳定有利于强对流云团发展。(4)中尺度对流系统(MCSs)是造成这次区域性强降水,局地暴雨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120.
登陆热带气旋降水增幅的合成诊断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采用动态合成分析方法,对登陆后降水增幅类和非增幅类热带气旋的大尺度环流特征做了合成分析和动力诊断.结果表明:增幅类热带气旋处于强经向型环流之中,中高纬度为阻塞形势,高层有急流入口区南侧的强辐散,并与西风槽相互叠加;低层有急流和水汽通道的长时间联结;热带气旋东侧还有次级环流相伴.非增幅类热带气旋环流背景相对平直,高空辐散弱,无西风槽叠加;低空急流减弱迅速,且水汽通道较早出现断裂;无次级环流出现.增幅类热带气旋高层存在显著非地转运动,高层南风急流入口区的强次地转运动和降水增幅紧密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