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53篇
  免费   680篇
  国内免费   249篇
测绘学   1540篇
大气科学   35篇
地球物理   1018篇
地质学   1097篇
海洋学   126篇
天文学   20篇
综合类   313篇
自然地理   33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99篇
  2022年   128篇
  2021年   113篇
  2020年   101篇
  2019年   139篇
  2018年   64篇
  2017年   99篇
  2016年   94篇
  2015年   123篇
  2014年   167篇
  2013年   191篇
  2012年   257篇
  2011年   207篇
  2010年   184篇
  2009年   190篇
  2008年   153篇
  2007年   146篇
  2006年   148篇
  2005年   127篇
  2004年   106篇
  2003年   126篇
  2002年   129篇
  2001年   118篇
  2000年   87篇
  1999年   63篇
  1998年   91篇
  1997年   90篇
  1996年   70篇
  1995年   65篇
  1994年   66篇
  1993年   62篇
  1992年   51篇
  1991年   76篇
  1990年   77篇
  1989年   73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3篇
  1962年   2篇
  1961年   2篇
  1959年   3篇
  195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Two superwide bands of frequency magnetotelluric (MT) profiles (Yadong-Xuegula,Jilong-Cuoqin) across the Yaluzangbu suture were deployed along the west-east direction, for the research into the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structure in the shallow and deep crust along the west-east and north-south directions in the southern part of Tibet plateau. The main characters of the dectrical conductivity structure in this region are: (1) large-scale high resistive bodies exist near the Yaluzangbu suture surface, which extends to the maximum depth of more than 30 km. They are the reflection of the Gangdise granite; (2) small-scale conductive bodies exist in the southern part of the Yaluzangbu suture,and large-scale ones under the suture and in the northern part; (3) conductive bodies widely spread in the crust along the profiles. They are discontinuous, mainly decline to the north and become larger in scale, steeper near the suture, deeper gradually from south to north; (4) under the Yaluzangbu suture,the conductive bodies become larger in scale, more conductive gradually from west to east. These important dectrical characters are caused possibly by the India plate subduction to the north. The variation in characters of the large-scale conductive bodies from west to east may be the proof that the plate collision might cause substantial movement along the west-cast direction.  相似文献   
102.
测绘出版社 2 0 0 3年出版了胡明城先生的近作《现代大地测量学的理论及其应用》一书。该书不同于普通的教科书 ,也不同于一般的应用参考书。具有显著特点。它的特点之一是内容丰富。从大地测量的起源和定义谈起 ,包括经典大地测量学主要内容 ,现代大地测量学的基本内容 ,有理论 ,有方法 ,也有应用和服务。根据大地测量学本身发展的特点 ,这部著作就几何大地测量与物理大地测量分别加以叙述 ,对于现代大地测量则将所述内容融为一体。在阐明学科本身内容的同时 ,也将学科服务作为不可缺少的内容加以说明。它不是简单的提及一些服务的题目 ,而…  相似文献   
103.
2004年7月16日至18日,首届测绘青年科学家论坛在北京举行。来自欧美、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的我国海外青年科学家与国内青年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以及科技部、国家测绘局、总参测绘局、国防科工委和中国科协等有部部门领导60余人参加了论坛活动。  相似文献   
104.
以2000网为例,根据1991~2001年累积的GPS重复观测资料,利用GIPSY软件建立具有1115个测点的地壳运动模型。在此基础上,采用双三次样条函数数值拟合法,模拟出2000网网点相对西安基准站的地壳形变改正值,并给出了效果图。  相似文献   
105.
建立省域C级GPS控制网与大地水准面精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荣宝 《测绘科学》2004,29(Z1):39-41
地质、矿产、交通、国土、测绘等众多行业都与空间数据密切相关。空间数据基准框架决定了空间数据的准确性、统一性和实用性。本文从国内外发展现状出发,简述了我国目前大地坐标框架存在的问题,论述了建立省域C级GPS网并精化似大地水准面的作用和意义,并提出了建立省域C级GPS网并精化似大地水准面的技术方案和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06.
高精度三角高程测量的严密公式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边长几千米的连续多跨高精度三角高程测量代替连续多跨的二等跨海水准测量,在像杭州湾大桥跨度几十千米的跨海工程中将得到应用.为此要有相应的公式与之配套,在对现有公式评述的基础上,将直接用观测天顶距导出了函数模型误差小于0.5 mm的严密三角高程测量计算公式,为高精度三角高程测量在跨海工程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7.
本文以巩固和发挥大地形变地震监测预报基础地位和作用、积极推进中国西部防震减灾事业可持续性和协调性发展为主旨,回顾了西部地区20世纪70年代初至“九五”前期大地形变监测与地震预测研究工作基础,介绍了“九五”后期至今大地形变监测与地震预测研究的主要进展,并对该领域发展中所面临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8.
“地圆”还是“地方” 古代人的活动范围有限,即使站在山顶上,也只能看到地球表面很小的一部分。对古人来说,地球的形状和大小是一个谜。古人凭借直观感觉推理,对地球的形状曾有许多猜测。我国古代有地方和地圆两种观点,最早出现的天圆地方的“盖天说”,后来修改的“盖天说”认为,天穹像一个倒扣着的斗笠,大地像一个倒扣的大盘子;后来又提出大地是一个整体球形的“浑天说”。在古希腊也是如此,存在“地圆”与“地方”之争。  相似文献   
109.
灵山地震台位于灵山县城六峰山公园风景区脚下。1973年建台,现有测震、JB-1金属水平摆、压磁应力(电感法)、跨断层短水准测量四种观测手段,目前除了JB-1金属水平摆倾斜仪尚未进行数字化改造外,其他手段都已经进行数字化观测。灵山台压磁应力(电感法)手段1977年3月正式投入观测,孔深52.43m,钻孔打在致密完整的灰岩上,位于NE向防城-灵山断裂带上(图1),历史上(1943年)广西发生的最大一次6.8级地震就是在灵山。  相似文献   
110.
讨论了3种高程系统(正高、正常高及区域正常高)及其区别,它们分别依赖于不同的基准面,即大地水准面、似大地水准面和区域似大地水准面;研究了如何把中国的区域高程系统转换为全球统一高程系统的2种途径。可以利用水准或重力方法、GPS水准和GPS重力方法建立高程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