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92篇
  免费   698篇
  国内免费   166篇
测绘学   1814篇
大气科学   259篇
地球物理   437篇
地质学   447篇
海洋学   267篇
天文学   81篇
综合类   225篇
自然地理   226篇
  2025年   3篇
  2024年   72篇
  2023年   99篇
  2022年   126篇
  2021年   160篇
  2020年   113篇
  2019年   137篇
  2018年   91篇
  2017年   96篇
  2016年   88篇
  2015年   116篇
  2014年   169篇
  2013年   131篇
  2012年   153篇
  2011年   133篇
  2010年   165篇
  2009年   157篇
  2008年   187篇
  2007年   149篇
  2006年   144篇
  2005年   149篇
  2004年   151篇
  2003年   119篇
  2002年   100篇
  2001年   129篇
  2000年   90篇
  1999年   74篇
  1998年   67篇
  1997年   87篇
  1996年   56篇
  1995年   46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50篇
  1992年   43篇
  1991年   33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2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极光分光光谱仪成像所得重要辐射特征包括氧原子所激发的557.7、630.0、636.4 nm谱线,这些谱线和入射电离层的高能电子能通量、中高层大气粒子成分密度等都有着紧密联系.本文结合引发极光的电子碰撞反应物理机制构建氧辐射特征仿真模型,利用极光光谱图像557.7、630.0 nm谱线估计最接近真实成像情况下的入射电子能通量,实验结果表明仿真中基于假设光强比推演得到的氧辐射谱线像素预测值较真实值高估了1~1.29倍.  相似文献   
992.
内孤立波具有较大的振幅与较强的垂向剪切,能对海洋工程设施产生极大的破坏作用。本文设计实验研究了内孤立波与直立小直径桩柱的相互作用,采用粒子图像速度测量法(PIV)测量内孤立波的流速场,并采用自行设计的测力天平测量桩柱受力,测量分析了内孤立波对小直径直立桩柱产生作用力的实验值,与Morison公式计算的理论值比较。实验结果表明,第一模态内孤立波的流速方向以及作用力在桩柱的上下部分方向相反,产生很强的速度切变和扭力,对小直径直立桩柱造成破坏。通过与Morison公式计算的理论值比较,发现实验值与理论值的大小以及分布规律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993.
明渠弯道水流平均运动规律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高频粒子图像测速PIV(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系统对明渠弯道水流进行了测量,在两种不同试验方式的配合下,不仅提供了大量高精度的平面二维流场数据,还成功重构了弯道水流的三维平均流速场,为深入研究弯道水流复杂的时均流动结构提供了试验依据。试验结果表明,由于弯道曲率不连续,水流主流区在弯道入口位于凸岸附近,随后在离心力的作用下逐渐转移至凹岸,并一直维持至弯道出口;凹岸顶托及环流运动导致不同横向位置处的纵向流速剖面近床面区域速度梯度及最大流速的位置沿程发生改变;弯道曲率越大,最大水深平均纵向流速转移至靠近凹岸一侧的位置离弯道入口越远;受上游直段二次流的影响,环流运动在弯道入口断面呈三涡结构,随后快速衰减为双涡结构;弯道主环流的强度沿程先增加后减小,涡核位置沿程往复摆动。  相似文献   
994.
为有效提高三角洲沉积相模拟的精度,以塔河T区为例,应用地震、岩心及测井资料,通过定量评估可容纳空间、物源供给和沉积搬运之间复杂的关系,建立该地区辫状河三角洲砂体沉积正演模型,并将此转化为多点地质统计模拟的三维训练图像,进行研究区辫状河三角洲多点地质统计模拟.研究表明:辫状河三角洲砂体分布受沉积正演模拟控制参数影响,其中...  相似文献   
995.
为解决侧扫声纳(SSS)图像沉船检测中样本不足、代表性弱等带来的检测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联合YOLOv4和迁移学习的SSS图像沉船检测方法。首先,基于SSS成像机理实现了SSS沉船图像样本扩增,解决样本少而无法开展沉船检测模型构建的难题;然后,利用迁移学习,将公共数据集上学习到的权重和沉船通用性特征引入YOLOv4网络,构建高性能沉船检测模型。试验表明,构建的沉船检测模型取得了85.5%的类平均精度(mAP),将传统方法的检测精度提升了7.7%,在少样本情况下实现了沉船的高精度检测。  相似文献   
996.
陈毛毛  郭擎  刘明亮  李安 《遥感学报》2021,25(6):1270-1283
针对传统的遥感图像融合方法通常会引起光谱失真的问题和大多数基于深度学习的融合方法忽略充分利用每个卷积层信息的不足,本文结合密集连接卷积网络和残差网络的特性,提出了一个新的融合网络.该网络通过建立多个密集卷积块来充分利用卷积层的分级特征,同时块与块之间通过过渡层加快信息流动,从而最大程度地对特征进行极致利用并提取到丰富的...  相似文献   
997.
石爱业  徐立中  汤敏 《遥感学报》2010,14(6):1266-1278
为了提高多光谱图像和全色图像的融合质量, 提出一种基于推广的IHS(Generalized Intensity-Hue-Saturation,GIHS)变换与最大后验概率MAP(Maximum a Posteriori)相结合的遥感图像融合算法。该算法首先经过GIHS 变换,由多光谱图像得到强度分量; 其次针对强度分量和全色图像, 通过MAP 构建高分辨率图像的成像模型, 采用最速下降优化算法得到富含光谱信息的高分辨率全色图像; 进而依据GIHS 变换得到融合图像。实验中分别以IKONOS 卫星、Quickbird 卫星的多光谱图像和全色图像为例, 进行融合算法验证, 并与GIHS 融合算法、传统的小波变换融合算法、小波变换结合IHS 变换的融合算法等进行比较分析, 实验表明, 新的融合方法具有更好的融合效果。  相似文献   
998.
张玺 《气象》2007,33(12):98-102
为了快捷而方便地实时接收卫星图像并进行质量分析,在运行控制系统的图像子系统中开发了卫星图像实时接收及回显主控接口软件。该软件是在SGI工作站上以UNIX操作系统为平台,运用X窗口系统、MOTIF窗口管理器和SGI公司的IRISGL的图形技术,采用C语言编写的。通过控制界面和控制选项实时接收卫星图像并将从磁盘或磁带上传输过来的图像资料进行各种回放显示、加网格、黑体定标、图像定位、提取周时间表等显示处理并进行质量分析。该软件已运用在气象卫星资料的实时处理中。  相似文献   
999.
通过对图像固有的颜色、纹理、形状等特征的自动识别,结合相应的降维方法,改进了传统的图像检索技术,为多媒体数据的检索提供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000.
针对自然场景图像中交通标志的自动检测问题,提出了一种交通标志快速自动检测算法。该算法综合运用了自适应图像分割、灰度投影、形状分析和立体影像匹配等技术,实现了车载立体影像中道路交通标志的快速自动检测及其空间位置、尺寸等几何信息的计算。利用该算法对车载移动测量系统所拍摄的实际影像进行了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鲁棒性强、检测速度快和检测准确率高等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