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647篇
  免费   3048篇
  国内免费   4090篇
测绘学   4942篇
大气科学   2087篇
地球物理   2237篇
地质学   8162篇
海洋学   3911篇
天文学   286篇
综合类   1570篇
自然地理   1590篇
  2024年   254篇
  2023年   871篇
  2022年   1105篇
  2021年   1255篇
  2020年   809篇
  2019年   1225篇
  2018年   862篇
  2017年   825篇
  2016年   865篇
  2015年   968篇
  2014年   1393篇
  2013年   1145篇
  2012年   1318篇
  2011年   1283篇
  2010年   988篇
  2009年   1014篇
  2008年   1009篇
  2007年   1026篇
  2006年   933篇
  2005年   770篇
  2004年   670篇
  2003年   428篇
  2002年   406篇
  2001年   424篇
  2000年   369篇
  1999年   370篇
  1998年   327篇
  1997年   304篇
  1996年   233篇
  1995年   186篇
  1994年   197篇
  1993年   193篇
  1992年   199篇
  1991年   157篇
  1990年   139篇
  1989年   121篇
  1988年   44篇
  1987年   34篇
  1986年   22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74年   2篇
  1961年   1篇
  1957年   8篇
  1954年   7篇
  1946年   1篇
  193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为了提高瓦斯涌出量预测精度,针对瓦斯涌出量影响因素的多重相关性、复杂性等问题,结合主成分分析法和分源预测理论,对开采层、邻近层、采空区的瓦斯涌出量数据分别进行主成分分析降维,得到预测指标。针对极限学习机(ELM)存在的输入权值矩阵与隐含层阈值随机生成的问题,利用模拟退火粒子群算法(SAPSO)对极限学习机的参数寻优,将新疆某煤矿回采工作面瓦斯涌出量及影响因素作为SAPSO-ELM模型的输入进行训练,再利用训练好的SAPSO-ELM模型对陕西某煤矿回采工作面的瓦斯涌出量进行验证预测,并对比原始ELM模型的预测结果。结果表明,SAPSO-ELM模型的平均相对误差为3.45%,ELM模型的平均相对误差为8.81%,与ELM模型相比,SAPSO-ELM模型预测精度及效率均优于原始ELM模型。分源预测理论和主成分分析法的结合有效解决了多因素间的多重相关性并降低了预测模型的复杂度,SAPSO-ELM预测模型实现了瓦斯涌出量的快速精准预测,对预防瓦斯事故发生和保障煤矿安全高效开采具有较好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92.
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CSAMT)是探测含煤地层富水区及采空区的重要地球物理方法,但其探测深度误差比较大,采用电性标志层进行深度校正,达到精确解释地层的目的。首先,提出基于电场单分量视电阻率计算方法,只需通过平移即可获得全区视电阻率,无需迭代,简单快速。接着,分析视电阻率微分极值与电性标志层的关系,通过测井电阻率曲线识别出电性标志层,然后通过比值计算深度校正系数,在全区进行插值得到任意测点的校正深度。对新元煤矿31004工作面R280测线数据进行深度校正处理,结果表明:校正后的深度和实际地层基本吻合。最后,通过已知充水采空区边界、淋水点以及钻孔揭示的结果进行对比验证,达到了预期效果。该方法为CSAMT在含煤地层进行精细化数据处理和解释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93.
展示/分析/探索多层次任务及存储/计算/网络资源高效调度是数字孪生铁路的关键技术,随着存储、计算和网络等分布式异构资源不断接入,数字孪生铁路多层次任务并发场景异构资源分配倾斜、任务优先级不匹配、时延高等问题突显。现有调度方法大多针对单一层次任务资源进行设计,无法直接适用多层次任务调度场景,难以保障多层次任务调度的最大完工时间和资源负载均衡全局最优。针对上述问题,本文设计了适用于数字孪生铁路特点的多层次任务调度模型,提出了多目标粒子群任务调度算法,基于云仿真平台CloudSim对该方法进行对比测试,基于DTScope引擎设计实现数字孪生铁路“安全—质量—进度”智能施工管理案例原型。结果表明,本文方法适用于数字孪生铁路多层次任务并发调度场景,与现有方法相比明显提高了多层次任务完成时间效率和任务调度均衡性,可有效支撑数字孪生铁路展示—分析—探索多样化应用。  相似文献   
994.
土壤侵蚀是全球关注的重大生态问题,目前中国主要基于RUSLE方程的理论基础开展了相关土壤侵蚀应用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进展.RUSLE方程具有结构合理、方法简单、使用范围广等优点,但由于方程当中各个参数的获取方法有较强的地域性,导致不同地区间土壤侵蚀的比较与计算较为困难.为提高中国RUSLE模型使用效率,基于2000...  相似文献   
995.
青藏高原西部阿汝冰芯记录的近100 a气温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以2017年9月钻取自青藏高原西部阿汝冰崩区长度55.29 m的阿汝冰芯为研究对象,通过冰芯δ18O记录与Nye模型重建了冰芯上部17.87 m的时间序列是1917—2016年.结合冰芯邻近的改则、狮泉河气象站1973—2016年夏季平均气温数据,通过相关性分析及线性回归法、Mann-Kendall(M-K)检验分析,...  相似文献   
996.
St(a)ckel引力势是一类最普遍形式的可分离势.具有St(a)ckel形式的星系是完全可积系统,即其中的恒星轨道都是规则的,其运动积分可以解析求出.运动积分——特别是作用量(J,一种特殊的运动积分),能简化恒星运动的描述;研究星系中恒星的运动学和动力学的重要途径是作用量空间,比如使用以作用量作为参量的分布函数f(J...  相似文献   
997.
溶解态黑碳(DBC),通常被认为是黑碳或降解产物中可溶解于水的组分.作为一类具有高疏水性稠环芳香结构的物质, DBC完全可能以吸附在悬浮颗粒物或颗粒态有机物的形式存在(PDBC),并且不等同于黑碳颗粒物(PBC).然而,目前环境样品中测量黑碳的主流方法,尤其是颗粒物的处理方式,并未对这一部分黑碳进行测定.因此,自然界中DBC的量在很多研究中有可能被低估,使得目前关于DBC地球化学行为以及定量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存疑.本研究基于之前在渤海工作的详细数据,包括PBC、 DBC,以及颗粒有机碳含量、悬浮颗粒物浓度、多环芳烃含量,通过对比实测多环芳烃固液分布情况,圈定出渤海表层水体中PDBC固液分布系数(Kd)大致在0.018~0.072之间,含量在1.637~6.449μg C L-1之间.同时,估算出渤海水体悬浮颗粒物上PDBC储量(2.049~8.194Gg),低于PBC储量(15.16Gg),却同属一个数量级,该结果表明, PDBC是渤海水体环境中DBC的重要存在形式.明确DBC在水体中的吸附解吸附过程是厘定DBC源汇定量关系以及完善海洋DBC迁移转化过程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998.
厄尔尼诺-南方涛动(El Ni?o and Southern Oscillation,简称ENSO)是短期气候预测的主要可预报性来源.为提高ENSO的预报水平,我们构建了一个包含5个动力耦合模式的多模式集合预报系统,其中各个模式具有不同的复杂程度、参数化方案、分辨率、初始化和集合扰动生成方案,以尽可能全面地考虑各种不确定性对预报结果的影响.回报试验结果表明:多模式集合的预报效果明显好于任何一个单一模式,其显著降低了均方根误差,并提高了异常相关性技巧.该多模式集合的预报效果可以比肩甚至优于同期北美多模式比较计划中的ENSO多模式集合预报技巧.此外,多模式集合预报能够削弱“春季预报障碍”的影响,提供更为可靠的概率预报.实时预报能够提前六个月准确地捕捉到近期连续两年的拉尼娜事件,并且该系统从2022年4月开始的预报也显示出连续三年拉尼娜事件的可能性.总体来说,这一多模式集合预报系统能够提供比任何模式成员更加准确的确定性预报和概率预报.这些改进主要得益于:一方面不同模式之间的优势互补增加了可预报信息,另一方面该系统集合成员规模较大有助于更为合理地刻画预报不确定性的分布.  相似文献   
999.
卫星CO2浓度观测可以对地表碳通量反演提供重要约束,尤其在地面观测覆盖不佳的区域.文章使用自主研发的中国大气反演系统,利用OCO-2(Orbiting Carbon Observatory-2)卫星CO2柱浓度观测估算了2015~2019年全球CO2源汇分布,并与其他五个先进反演系统的结果进行了对比.通过同化卫星CO2观测,反演得到的全球净陆地碳汇(净生物群系生产力, net biome productivity, NBP)为(1.03±0.39)PgC a-1,低于地面观测反演得到的结果(1.46~2.52PgC a-1).文章估算的北半球陆地碳汇为1.30PgC a-1,热带陆地为碳源,碳释放量为0.26PgC a-1,结果与其他独立证据相符.相较之下,其他系统反演出的北半球陆地碳汇较强(1.44~2.78PgC a-1),而对热带碳通量的估算存在较大分歧,估算范围为0.77~-1.26...  相似文献   
1000.
为确定新疆东天山阿奇山铅锌矿床的形成时间,采用LA-ICP-MS原位U-Pb同位素分析方法对矿体附近的石榴子石进行年代学研究.阿奇山铅锌矿区分布有大量层状石榴子石矽卡岩,与矿体产状一致,经岩相学观察,石榴子石主要为灰绿色(AQ4801)、褐色(AQ4803).其中灰绿色石榴子石样品无明显蚀变特征.褐色石榴子石碎裂结构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