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3篇
  免费   254篇
  国内免费   83篇
测绘学   508篇
大气科学   54篇
地球物理   405篇
地质学   201篇
海洋学   117篇
天文学   21篇
综合类   150篇
自然地理   54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57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46篇
  2016年   42篇
  2015年   60篇
  2014年   84篇
  2013年   53篇
  2012年   67篇
  2011年   62篇
  2010年   54篇
  2009年   57篇
  2008年   54篇
  2007年   60篇
  2006年   76篇
  2005年   58篇
  2004年   49篇
  2003年   57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58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卫星测高问题的球谐级数解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球界面下卫星测高问题的解法,利用有限逼近方法得到了下列结论:若陆地部分是球冠,则卫星测高问题的解可以转换成关于球谐级数位系统的线性方程组。同时证明了常用的Stokes问题、Dirichlet问题、Neumann问题可以看成卫星测高问题的特殊情况。  相似文献   
32.
33.
杨印军  师红玲 《青海气象》2003,(2):61-62,64
在机关管理中办公室工作起着承上启下、沟通内外的枢纽作用,其内容包罗万象,综合性极强。过去经验性的工作很难胜任目前新形势下不断发展的办公室工作,本文就办公室工作的几个重要方面,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34.
丽江地震前后重力场变化的有限矩形位错模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燕乃玲  李辉  申重阳 《地震学报》2003,25(2):172-181
研究了用有限矩形位错模型计算地壳形变引起的地面重力场变化的方法.以丽江MS7.0地震为例,讨论了确定用于模型计算的断层面参数的原则,并给出了结果.计算和分析了不同类型位错引起的重力场变化图象特征,并与丽江地震前后观测到的重力场变化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在发震断层有限范围内模型可解释同震重力场的变化,但模型对于更大空间范围上的重力场变化并不能给出很好地解释.   相似文献   
35.
文汉江  陈俊勇 《测绘学报》1997,26(3):275-279
本文针对一已知的局部大地水准面,讨论了回归方程、移去-恢复和多面函数等解析法进行的三种快速逼近技术,并用实例作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36.
全球重力场信息系统重力测量数据存贮内容及格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风华 《测绘科技通讯》1997,20(1):16-19,39
本文给出并阐述了重力控制测量及加密重力测量所涉肠信息,在全球重力场信息系统中的存贮内容,存贮格式,有关信息的标识符合及编码等。  相似文献   
37.
唐山地震前后区域重力场变化机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瑞浩  黄建梁 《地震学报》1997,19(4):399-407
系统地分析了唐山地震前后34期的重力测量数据,讨论了地面沉降、采矿和地下水位变化对重力观测的影响.论证了观测资料的可靠程度,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地质构造、形变测量和测震结果分析了重力变化的物理机制,讨论了这次强烈地震前后重力变化的全过程,演绎出3个特征阶段重力变化的物理机制:① 1971~1975年期间,震区附近区域重力场具有显著的上升趋势,它与莫霍界面的上隆有关;② 1975~1976年期间,根据形变、地震波的震源机制解正演的唐山点的重力变化表明,这期间的重力变化主要由震前的蠕滑、膨胀和同震位错引起.重力观测表明,蠕滑和膨胀是发生在震前的;③ 1976年8月以后的重力变化呈恢复趋势,地壳的均衡下沉和引张恢复是这一期间重力变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8.
重力场中的完整坐标与非完整坐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阐明重力场中完整坐标系、非完整坐标系及其之间的转换关系以及完整坐标系的存在对大地测量的意义.指出水准测量中的理论闭合差是由于它所参照的局部笛卡尔坐标系是一个非完整坐标系导致的,并给出了计算理论闭合差的严密公式.  相似文献   
39.
文章利用倒差商研究了数值有理逼近的理论和方法,证明了有理插值涵数的唯一性,并应用该方法求解数值优化问题,建立了直线搜索的计算方案。计算结果表明,用有理插值方法求解数值优化问题是速度快、精度高的算法。  相似文献   
40.
断裂构造能够引起重力场的异常分布,温泉热源的形成和空间展布主要受深大断裂、基底构造等地质因素控制。基于这一思路,根据该区重力资料,结合地质及其它地球物理资料对深部地质结构做了一些探讨。对重力资料进行了一些处理,挖掘深部地质信息,根据所得信息推断出了一些基底断裂,有一些是本次重力结果新发现的断裂。此外,还证实了前人已圈定的断裂构造,这些构造在控热、导热作用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深大断裂、基底构造它们交汇部位附近是寻找温泉热源的有利地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