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8篇
  免费   50篇
  国内免费   28篇
测绘学   30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球物理   29篇
地质学   238篇
海洋学   31篇
综合类   13篇
自然地理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291.
针对惯性测量单元(IMU)基准面与载体平台之间的标定,在通过基准面法向量建立惯性测量单元基准面坐标系与载体平台坐标系的基础上,研究并分别比较利用单台全站仪角度交会及摄影测量技术的标定方法,以实现IMU与载体平台之间快速、方便以及高精度的标定。通过标定实验及误差分析表明,摄影测量标定精度高,时间短,稳定性好,更适合应用于IMU和载体平台安装后的标定工作。  相似文献   
292.
详细分析了珠江口水域现行潮汐基准面存在的若干问题,利用珠江口水文信息系统的长期验潮站资料对潮汐基准面进行了计算和精度分析,获得了科学的、合理的潮汐基准面资料,最后提出了进行专题分析评估现行潮汐基准面资料科学性和合理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293.
南华北地区石炭系—二叠系烃源岩广泛发育,是未来页岩气勘探的重要目标;然而,其研究程度低,区域地质构造复杂,岩性地层对比关系不清。基于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及沉积学的相关理论,以区内12口井的钻测井资料和两口井的岩心资料为依据,开展了南华北地区及北部邻区上石炭统—中二叠统层序地层划分。结果显示,研究区内太原组、山西组和下石盒子组属于一个不完整的超长期旋回,内部可划分为5个长期旋回和14个中期旋回。中期基准面旋回结构样式可分为3类:(1)以上升半旋回为主的不完全对称类型,多发育在近岸三角洲背景下;(2)以下降半旋回为主的不完全对称类型,多发育在深水的潮间-潮下/潟湖环境;(3)上升半旋回与下降半旋回近于相等的近完全-完全相等的对称类型,在三角洲和潮坪相浅水区域均有发育。从南北向与东西向层序地层年代格架剖面分析可以发现,研究区内不存在大型的或者区域性的沉积间断与不整合面,但研究区因后期构造作用,南部与北部产生“翘板式”转换抬升,局部出现剥蚀间断,形成与上、下地层假整合接触。  相似文献   
294.
采用了地层学、沉积学、煤地质学等多学科相结合的方法,对菏泽地区晚古生代石炭—二叠系的高分辨率层序地层进行了基准面旋回划分,通过分析该地区基准面旋回变化特征,探讨了其与成煤作用的耦合机制。研究发现:菏泽地区石炭—二叠系沉积可以划分为2个超长期、5个长期、12个中期和30多个短期基准面旋回。通过对比整个菏泽含煤区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总结出基准面旋回与成煤作用关系,发现LSC1中的17煤层、18煤层主要形成于障壁海岸环境之中,主要发育于基准面由快速上升转变为缓慢下降,为典型的水退成煤。LSC2中的16煤层是形成于潮坪环境之中,发育于基准面快速上升时期,为海侵事件成煤。LSC3旋回中的3煤层形成于陆表海浅水三角洲环境之中,发育于基准面由海平面快速上升到减缓上升然后转为缓慢下降,为典型的三角洲海退成煤。  相似文献   
295.
为明确车排子凸起东翼白垩系呼图壁组砂体分布的控制因素,在古地貌恢复基础上,综合利用测井、录井及三维地震资料,以沉积学和层序地层学理论为指导,探讨低物源供给模式下沟谷—坡折体系对砂体分布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在低物源供给模式下,研究区发育扇三角洲及滨浅湖滩坝两种成因砂体。扇三角洲砂体规模局限,主要充填于低位域时期形成的古沟谷;滨浅湖厚层坝砂在平面上的展布与坡折带的走向趋于一致,在垂向上主要发育于湖侵域及高位域早期。该成果对物源供给不足地区坡折带的储层预测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96.
确定起伏地表的空间位置是叠前深度域起伏地表偏移成像和速度建模成功的关键.浮动基准面本身就是一个起伏高程面,此外它还定义了CMP道集在其上进行基准面校正的规则.本文分析了确定浮动基准面的常用方法并明确了其在一般情况下所具有的物理意义,指出了即便是基于平均静校正法得到的浮动基准面,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直接用于起伏地表叠前深度...  相似文献   
297.
淮南煤田二叠系是以三角洲—滨岸平原相为主的沉积。本文运用地层基准面原理,通过岩心、测井资料的综合分析,对淮南煤田二叠系进行了不同周期地层基准面旋回分析,识别出短期、中期、长期三种规模的地层旋回。通过对比分析,建立了该区高分辨层序地层格架。研究表明,聚煤作用出现于基准面旋回的一定位置上,叠置在长期基准面下降时期的中期基准面旋回后期是成煤的最有利时期。  相似文献   
298.
依据基准面旋回的原理,应用露头、钻井和测井资料,通过沉积相分析、基准面对比和密集数据控制的平面制图,研究了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山西组下段煤层在基准面旋回中的位置、煤层在纵向和横向的变化和平面分布。结果表明:煤层的形成与基准面旋回和相分异作用有关,煤层形成于短期基准面上升的晚期。煤层的分布与河道呈互补关系。在远离河道的泥炭沼泽区,煤层厚度大,灰分低,所夹矸石层少。向河道方向,煤层分叉变薄,灰分高,向碎屑岩过渡。从山23到山21,厚煤层的分布总体上呈向北退却的趋势,反映了山西组下段构成一个中期基准面上升的过程。   相似文献   
299.
陆相盆地基准面旋回的级次划分和研究意义   总被引:185,自引:31,他引:185  
郑荣才  彭军  吴朝容 《沉积学报》2001,19(2):249-255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及其技术方法在陆相盆地层序分析中的应用,关键技术之一是识别和划分不同成因的界面与不同级次的基准面旋回。文中以数个不同构造性质的湖盆为例,在盆地构造-沉积演化序列中识别出 6种受不同因素控制,具不同成因特征、发育规模和识别标志的界面类型;以界面的成因特征及其差异性为依据,提出基准面巨旋回、超长期旋回、长期旋回、中期旋回、短期旋回和超短期旋回 6个级次的划分方案,建立了各级次旋回的划分标准和厘定了各级次旋回的时间跨度,并认为前 3个低频长周期旋回主要受构造因素控制,后 3个高频短周期旋回主要受天文因素控制;文中分别讨论了各级次旋回在油气田勘探开发工程各阶段的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3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