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50篇
  免费   77篇
  国内免费   80篇
测绘学   374篇
大气科学   53篇
地球物理   93篇
地质学   419篇
海洋学   37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644篇
自然地理   1286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83篇
  2022年   100篇
  2021年   99篇
  2020年   80篇
  2019年   98篇
  2018年   52篇
  2017年   71篇
  2016年   68篇
  2015年   68篇
  2014年   205篇
  2013年   144篇
  2012年   153篇
  2011年   201篇
  2010年   189篇
  2009年   189篇
  2008年   152篇
  2007年   121篇
  2006年   101篇
  2005年   120篇
  2004年   86篇
  2003年   72篇
  2002年   95篇
  2001年   58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37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48年   3篇
  1942年   1篇
  1941年   1篇
  1931年   1篇
  192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基于自然与人文多重栅格数据,构建人居环境质量综合指数评价模型,分析2015年关中平原城市群人居环境的空间分异格局,并对人口分布与人居环境质量的协同性进行探讨。结果表明:(1)人居自然环境呈现出自东向西,由山地、高原向平原、谷地依次递减的空间分布格局,受地形影响最为明显,地形起伏度与人居自然环境呈负相关关系。(2)人居人文环境表现出平原低、山区高,城镇高于乡村的空间分布格局,受城市行政层级影响显著。(3)关中平原城市群人居环境综合质量指数介于0.216~0.716之间,呈现出以关中平原、汾河谷地向外梯级递减的带状空间分布格局。(4)关中平原城市群人口密度与人居环境质量空间分布显著一致,总体呈现出平原高于山地,城市高于乡村的空间分布规律,人居环境质量越高,人口密度越大,土地利用也越充分。  相似文献   
92.
93年5月27日与6月14日海宁市土管局组织检查验收组分别对黄湾乡村庄地籍调查成果和马桥镇城镇地籍调查成果进行检查,并通过验收。至此,海宁市城镇与村庄地籍调查工作已全面结束。  相似文献   
93.
基于生态足迹的陕西省适度人口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坡  韩新海 《地下水》2011,33(3):177-181
一个区域生态适度人12的确定取决于区域生态承载力与区域人12对生态资源的需求.首先介绍了生态足迹模型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其次计算了陕西省1990-2004年的生态足迹和实际利用的生态承载力,并在此基础上估算了陕西省1990~2004年的态适度人口.结果表明:在1990~1998年,陕西省年生态适度人口由2898.9万...  相似文献   
94.
北京城乡过渡区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分析   总被引:52,自引:1,他引:52  
在多时相遥感数据和实际调查数据的支持下,采用典型样带和样点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北京西部城乡过渡区的土地利用/覆盖变化驱动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的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受到了不同层次、多种驱动力的综合作用,人类活动从整体上改变着城乡过渡区的景观特征,政策体制转变下的经济高速增长和快速的城市化过程是北京城乡过渡区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根本原因。在这个过程中,城市投资和产业的转变与农村农业用地内部的结构调整相互结合,从城市和农村两个方向共同推动着北京城乡过渡区的土地利用/覆盖变化,而地形、交通等因素则从局部尺度上决定着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方向。此外,人类个体的行为选择,尤其是就业和消费选择,也在一定程度上对北京城乡过渡区的土地利用/覆盖变化起着调整和修改作用。  相似文献   
95.
毛磊  张岩  龚绪龙 《江苏地质》2020,44(3):332-336
当前,城乡聚落空间正由自然和经济社会条件存在差异的等级体系转变为密切联系的网络化结构,城乡融合已经成为中国城乡聚落空间演化发展的重要方向。以苏南地区为例,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城乡聚落空间演化过程及其格局特征进行分析,发现2000年以后城镇聚落扩张强度远高于乡村聚落,城乡聚落空间结构可进一步归纳为集中、双心、多核和密集4种基本格局。该研究对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城乡聚落空间优化布局具有一定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6.
城乡交错带人地系统的特征及其演变机制分析   总被引:26,自引:2,他引:26  
陈佑启  武伟 《地理科学》1998,18(5):418-424
城乡交错带位于城市与乡村交互作用的地带,是我国21世纪人地关系最为紧张的地区。从区域的角度,揭示城乡交错带人地关系地域关系的特征,分析其动态演变机制,对该地区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协调人地矛盾,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7.
我国城乡关联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区域比较分析   总被引:59,自引:8,他引:59  
曾磊  雷军  鲁奇 《地理研究》2002,21(6):763-771
科学评价城乡关系的发展程度和发展状况是城乡一体化研究中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本文在分析了影响城乡融合诸多因素的基础上 ,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一套用以反映区域城乡关系发展特征及程度的评价指标体系 ;并用此评价指标体系的综合评价值———城乡关联度对我国 31个省 (直辖市 ) 2 0 0 0年城乡关系发展状态进行了静态评价 ,评价结果比较真实地反映了城乡两大开放系统之间的要素流转情况和区域城乡关系发展的实际水平。文中对城乡关联度概念及其评价方法的提出是对城乡关系及其量化评价研究所做的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98.
本文在分析土地生产力与承载力研究现状的基础上 ,以向家坝库区耕地为研究对象 ,根据库区经济地理现状 ,确定土地人口载量研究区域 ,并利用GIS和RS技术对研究区土地利用现状和地形地貌特点进行深入分析 ,建立“空间·属性一体化”数据库。本文还建立了土地资源人口承载量评价指标体系 ,利用潜力递减法 ,进行以村级为单位的耕地粮食综合村尺度的近期和远景 (2 0 12 )土地人口承载量研究 ,提出与当地农业发展相一致的整个研究区环境容量。结果表明 ,与其它耕作方式相比 ,复种耕种可获得更大的人口承载量 ;库区环境容量已趋饱和 ,而且未来库区土地承载力呈下降趋势 ;通过改良品种、扩大水稻播种面积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地矛盾。  相似文献   
99.
Yuoki  KITANI 《浙江测绘》1985,(2):38-44
近年来,日本工业和人口向城区集中,已对城市职能和居民生活引起了各种危害。现在解决城市问题采取公共措施的基本步骤是积极改善和更好地保持城市环境的增长。  相似文献   
100.
本文从城市化水平预测、人口统计口径、人口规模预测这三个方面分析了大连城市总体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区别与联系 ,旨在找出两规之间的协调途径 ,以更好地发挥它们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