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18篇 |
免费 | 50篇 |
国内免费 | 52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228篇 |
大气科学 | 26篇 |
地球物理 | 34篇 |
地质学 | 154篇 |
海洋学 | 38篇 |
综合类 | 48篇 |
自然地理 | 9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篇 |
2023年 | 19篇 |
2022年 | 37篇 |
2021年 | 30篇 |
2020年 | 20篇 |
2019年 | 26篇 |
2018年 | 26篇 |
2017年 | 18篇 |
2016年 | 21篇 |
2015年 | 23篇 |
2014年 | 27篇 |
2013年 | 25篇 |
2012年 | 25篇 |
2011年 | 21篇 |
2010年 | 29篇 |
2009年 | 51篇 |
2008年 | 32篇 |
2007年 | 25篇 |
2006年 | 21篇 |
2005年 | 17篇 |
2004年 | 23篇 |
2003年 | 16篇 |
2002年 | 9篇 |
2001年 | 10篇 |
2000年 | 5篇 |
1999年 | 6篇 |
1998年 | 7篇 |
1997年 | 6篇 |
1996年 | 2篇 |
1995年 | 6篇 |
1994年 | 5篇 |
1993年 | 6篇 |
1992年 | 2篇 |
1991年 | 2篇 |
1990年 | 4篇 |
1989年 | 5篇 |
1987年 | 1篇 |
1965年 | 1篇 |
1957年 | 1篇 |
1955年 | 2篇 |
1954年 | 1篇 |
1952年 | 1篇 |
193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利用美国ASD公司的FieldSpec Pro FR地面波谱仪,选择5°视场角探头和135cm探头距测试地物高度,开展0°、5°、10°、15°、20°等五种不同地形坡度明、暗地物自然定标场地面波谱测试。通过对比研究不同地形坡度具代表性、能真实反映被测试目标平均自然性的各波谱测试点波谱曲线特征,得出0°、5°地形坡度获取的波谱曲线连续、平滑,信噪比高,没有混入大气水气吸收、仪器噪声等因素导致的剧烈波动、跳跃现象或尖锐锯齿状噪声,波谱特征明显,吸收峰最小值位置清晰可辨,各波谱测试点波谱曲线变化幅度小,整体反射率值变化小,Fe~(2+)、Fe~(3+)、Al-OH、Mg-OH、CO_3~(2-)等分子基团与离子波谱的诊断性波谱特征位置清晰可辨。因此0°和5°坡度地形条件获取的地面同步自然场光谱定标波谱曲线,可以满足航空高光谱遥感数据的大气校正、光谱重建和空、地回归分析等所需的地面波谱数据要求。 相似文献
42.
在福建省南安市石井—东田地区开展了土壤垂向剖面野外地质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制作了南安市石井—东田地区土壤厚度空间分布图,探讨了该区土壤厚度空间分布特征及主要影响因素。石井—东田地区土壤厚度背景值以20 cm和15 cm的土壤层为主,其次为土壤厚度背景值为35 cm和10 cm的土壤层。福建沿海地区土壤厚度空间变异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土壤成因和地面坡度。沉积环境越稳定、人为或自然干扰因素越小的区域,土壤层越厚;土壤厚度与地面坡度呈负相关,地面坡度越陡,土壤层越薄。 相似文献
43.
在高中地理教材人教版中,必修Ⅰ第五章里提到:自然地理环境最低一级组分是各种自然地理要素。不同要素相互作用组成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所以,地域差异在自然地理环境中是普遍存在的。坡向,对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有着重要影响。一、坡向影响光照及气温以东西走向为主的山脉,其坡向主要为南坡和北坡,自然环境差异明显。1.影响光照由于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使得东西走向的山脉分为阳坡和阴坡。北半球地区,南坡主要为阳坡,日照时数长于北坡阴坡。青藏高原 相似文献
44.
45.
本文推导出σ坐标系斜压大气的准地转位涡方程,该方程形式与P坐标系的准地转位涡方程非常相似,但本质不同,本文还用WKB方法讨论了大地形坡度对斜压大气扰动发展的影响。指出:东西走向山脉的南坡有利于低层大气槽线呈西北-东南向的扰动发展,也有利于高层大气槽线呈东北-西南向的扰动发展 相似文献
46.
河网是地形结构的核心要素,能够有效地反映DEM对地表形态的刻画能力.实现不同分辨率条件下DEM河网相似性测度对DEM地形综合、DEM质量评估及DEM不确定性分析等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文以黄土高原典型样区为研究区,基于5 m高精度DEM建立的多分辨率DEM数据集,构建了地形特征自适应的DEM河网自动提取方法,建立... 相似文献
47.
黄河源地区草地退化空间特征 总被引:54,自引:4,他引:54
利用黄河源地区1985年和2000年1:100000土地利用/覆被数据,结合1:250000DEM、道路和居民点数据与野外调查资料,分析草地退化与坡向、海拔及距道路和居民点距离之间的关系.探讨黄河源区15年间土地覆被变化特征与规律。结果表明,退化草地占源区总面积的8.24%,冬春季牧场退化率显著高于夏季牧场:草地退化是黄河源区研究时段内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最主要的特征。草地退化表现为:①阳坡退化率高于阴坡;②受人口密度影响,草地退化率与海拔高度成反比,相关系数为.0.925;③距离居民点越近。退化率越高。尤其当与居民点距离≤12km时,草地退化率与其相关系数高达-0.996;④在距道路4km以内.草地退化率与道路距离成反比.相关系数高达-0.978。1985年以来,源区的草地退化有自然因素的影响.但人类活动的影响仍起主导作用。科学地减少当地居民对草地的过分依赖是解决脆弱的江河源区环境退化的根本。 相似文献
48.
49.
通过严密推算公路缓和曲线段内,外边线长度,从而精度计算在缓和曲线上设置超高缓和段扣线和外边线的设计纵坡和任意点的横坡,解决了几种超高过渡方式的竖向精确勘测设计问题。 相似文献
50.
基于GIS的滑坡地质灾害地貌因素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基于ArcGIS平台, 利用SRTM-DEM数据资料, 选择青藏高原东缘及四川盆地为研究区, 提取了区内地形起伏度和坡度等地貌参数, 统计了区内2319个滑坡点的高程, 初步建立了地形地貌与滑坡灾害点分布之间的对应关系。结果表明, 研究区滑坡灾害点及其高程分布具有明显的区域规律性, 滑坡灾害点发生的高程为400~800m和1400~2000m, 这两个区间占研究区所有滑坡总数的40%和28%;滑坡所对应的地形起伏度主要在300~600m, 占研究区所有滑坡总数的48.68%;滑坡灾害发生的地形坡度为10°~25°, 占研究区所有滑坡总数的44.70%。研究发现, 这些地区对应的地貌类型主要是深切的"V"型河谷和山谷地貌。此外, 从断裂活动等方面分析了滑坡形成的动力机制。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