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87篇 |
免费 | 84篇 |
国内免费 | 28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89篇 |
大气科学 | 24篇 |
地球物理 | 30篇 |
地质学 | 122篇 |
海洋学 | 31篇 |
综合类 | 31篇 |
自然地理 | 7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7篇 |
2023年 | 16篇 |
2022年 | 32篇 |
2021年 | 23篇 |
2020年 | 20篇 |
2019年 | 22篇 |
2018年 | 24篇 |
2017年 | 10篇 |
2016年 | 14篇 |
2015年 | 18篇 |
2014年 | 20篇 |
2013年 | 20篇 |
2012年 | 22篇 |
2011年 | 15篇 |
2010年 | 22篇 |
2009年 | 43篇 |
2008年 | 24篇 |
2007年 | 21篇 |
2006年 | 17篇 |
2005年 | 13篇 |
2004年 | 16篇 |
2003年 | 12篇 |
2002年 | 5篇 |
2001年 | 6篇 |
2000年 | 4篇 |
1999年 | 6篇 |
1998年 | 6篇 |
1997年 | 3篇 |
1996年 | 2篇 |
1995年 | 6篇 |
1994年 | 5篇 |
1993年 | 6篇 |
1992年 | 2篇 |
1991年 | 2篇 |
1990年 | 3篇 |
1989年 | 5篇 |
1965年 | 1篇 |
1957年 | 1篇 |
1955年 | 2篇 |
1954年 | 1篇 |
1952年 | 1篇 |
193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3.
通过DEM数据源,在二次土地调查工作中,快速、准确、自动获取坡度分级信息,研究1∶10000坡度分级数据库建设的技术方法和工艺流程。利用DEM、GIS技术和ARCGIS的强大功能。得到了合理的技术流程和参数指标,开发了坡度分级数据库生产软件。该建库方法切实可行,解决了耕地坡度分级数据获取的瓶颈,具有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4.
映秀—卧龙公路沿线汶川地震地质灾害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映秀—卧龙公路是汶川地震灾区距震中最近、震害最为严重的一条公路,本文对沿线地震地质灾害进行了详细的调查研究。依据震害特征,将沿线震害划分为斜坡中上部强风化岩体及土层失稳、结构面切割岩体崩滑失稳、滑坡、泥石流等4类,并分析了沿线震害发育规律。调查表明:龙门山后山断裂两侧地震地质灾害呈现显著的差异性,主要是由深大断裂的消震隔震效应,地貌放大效应,地质结构等三方面因素决定的。通过134条实测剖面分析,研究了地震失稳斜坡坡度和失稳部位。地震诱发失稳斜坡坡度在33°~84°之间,主要分布在41°~65°之间,可以认为地震诱发斜坡失稳灾害主要发生在40°以上的斜坡。斜坡失稳部位主要分布在斜坡中上部以及地貌突出部位,主要失稳部位在0.4坡高以上。从研究斜坡动力失稳的角度,将沿线斜坡划分为基岩-土层及强风化层斜坡地质结构、不利外倾结构面基岩斜坡地质结构、块状构造基岩斜坡地质结构、块碎石土层斜坡地质结构等几种地质结构模型,分析论述了各种地质结构相应的地震地质灾害类型及特点。 相似文献
5.
结合机载LiDAR数据,提出了一种改进的GLAS光斑点冠层高度地形校正模型,以校正后的GLAS光斑点作为输入样本,结合MODIS遥感影像,利用支持向量回归(SVR)的方法对研究区森林冠层高度进行分生态区估测,并利用野外调查数据和机载LiDAR冠层高度结果对估测结果进行验证。结果显示:研究区的坡度等级直接影响GLAS光斑点森林冠层高度估测精度,改进的地形校正模型可以较好的减小坡度对GLAS光斑点森林冠层高度估测的影响,模型精度RMSE稳定在3.25~3.48 m;不同生态分区的SVR模型估测精度较为稳定,其RMSE=6.41~7.56 m;与算数平均高相比,样地的Lorey's高与制图结果拟合最好,不同生态分区平均估测精度为80.3%。机载LiDAR冠层高度结果的验证平均精度为79.5%,和Lorey's高验证结果呈现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6.
地形坡度对多金属结核分布的控制作用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选取我国东太平洋多金属结核开辟区内的一个区域作为研究区,利用人工神经网络中应用最为广泛的BP网络,建立控制多金属结核分布的地质因素与多金属结核分布之间的映射关系,探讨地形坡度对多金属结核分布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在经度、纬度、水深、坡度四个因素中,坡度对结核分布影响程度最大;多金属结核主要分布于坡度小于5°的地方;当坡度小于5°时,丰度与地形坡度呈正相关,品位与地形坡度呈负相关,丰度与品位呈负相关;品位与坡度似呈指数关系,坡度增大,品位降低. 相似文献
7.
与法国达西同时期的水力学者裘布依于1857年把达西德渗透定律应用到天然含水层中。得到了著名的裘布依微分方程。然而,它只能局限于某种特定的条件下去解释地下水运动规律。这个理论方程式无法处理和解释地下水在天然水力坡度的作用下,进入抽水井降落漏斗影响范围内的天然径流量这个客观事实,其计算结果可信度低。本文提出了渗透系数一种新的计算方法。渗透系数等于井管抽水单位涌水量除以所利用含水层厚度。 相似文献
8.
9.
针对经典的PolInSAR森林高度三阶段几何反演算法在单基线条件容易受到地体幅度比假设以及地形坡度影响的问题,从测量平差角度提出了基于S-RVoG模型的PolInSAR非线性复数最小二乘森林高度反演算法。该算法不再需要假设某一个极化通道地体幅度比为零,且采用考虑地形坡度影响的S-RVoG模型作为平差模型。为了验证算法,本文采用欧空局BioSAR2008项目提供的3景P波段极化干涉SAR数据进行两组单基线森林高度反演试验。结果表明,在单基线条件下,基于RVoG模型的非线性复数最小二乘算法反演结果优于三阶段几何反演算法,而基于S-RVoG模型的非线性复数最小二乘算法进一步提高反演精度,对于坡度较大区域(坡度>10°),精度平均提高了18.48%。 相似文献
10.
方勇 《解放军测绘研究所学报》2001,21(3):12-16
本文首先讨论了雷达坡度测量(Radarclinometry)的发展现状与基本原理,然后从SAR几何成像简化模型出发,推导了近似条件下图像灰度与地表坡度之间的函数关系,并采用实际资料进行了验证。最后详细分析了该项技术的要点,指出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