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13篇
  免费   656篇
  国内免费   845篇
测绘学   431篇
大气科学   76篇
地球物理   537篇
地质学   2185篇
海洋学   1115篇
天文学   29篇
综合类   407篇
自然地理   1134篇
  2024年   32篇
  2023年   162篇
  2022年   196篇
  2021年   204篇
  2020年   168篇
  2019年   215篇
  2018年   122篇
  2017年   128篇
  2016年   141篇
  2015年   163篇
  2014年   313篇
  2013年   218篇
  2012年   265篇
  2011年   249篇
  2010年   243篇
  2009年   246篇
  2008年   282篇
  2007年   246篇
  2006年   192篇
  2005年   183篇
  2004年   165篇
  2003年   172篇
  2002年   222篇
  2001年   176篇
  2000年   134篇
  1999年   102篇
  1998年   93篇
  1997年   106篇
  1996年   111篇
  1995年   89篇
  1994年   97篇
  1993年   76篇
  1992年   89篇
  1991年   72篇
  1990年   97篇
  1989年   63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2篇
  1964年   1篇
  1962年   3篇
  1958年   1篇
  194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96 毫秒
991.
数字地图的三维可视化研究及其若干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奚大平  江文萍 《地球科学》2002,27(3):278-284
三维可视化理论与技术的引入使得传统静态的、平面的地图向动态的、三维的方向发展, 地图的三维可视化正成为GIS与数字制图领域的一个新的研究课题.数字地图及其建库技术的研究为其三维可视化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和充足的数据来源.主要研究基于等高线与离散高程点的地形模型(DEM) 的建立、兼顾地形(即基于DEM) 的街区与街道、居民地模型的建立, 以及植被、道路、水系等各主要要素的三维模型的建立及其显示, 对三维点状地图符号库的建立、模型的动态显示及航空影像的叠加显示等进行了研究.最后对三维可视化技术在基于数字地图的地貌晕渲、模拟飞行、虚拟城市等方面的应用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992.
探讨了铁山港湾的潮间浅滩、潮流冲刷深槽、潮流沙脊、水下拦门浅滩、水下岸坡和海底平原等水下动力地貌的形态特征及其成因,并结合沉积物的粒度、碎屑重矿物的分布特征,阐述了泥沙来源及运移趋势。  相似文献   
993.
伊洛河流域典型地区森林景观格局动态   总被引:28,自引:1,他引:27  
以野外调查资料和1983~1999年森林资源分布图为主要信息源,用ARC/INFO作为空间信息处理工具,采用斑块数、平均斑块面积、破碎化指数、斑块伸长指数、分数维、稳定度等指标分析了近20年来伊洛河流域中部典型地区的森林景观格局动态。结果表明,(1) 研究区内森林总面积在增加,斑块数量迅速增大,由556块增至1 494块。其中以刺槐林、经济林和杨树林斑块数量增加最多。景观破碎化程度明显加大。(2) 森林景观要素中灌木林、刺槐林、经济林、杨树林、栎林等斑块的面积有所增加,而非林地、荒草地、疏林、油松林等斑块的面积有所减小;除杨树林外,各森林类型斑块的平均面积都在减小。 (3) 研究区内沟谷植被覆盖面积共减少了220 827.9 hm2;丘陵森林覆被面积由1983年的161 870.4 hm2增加到1999年的312 599.7 hm2,增加了93.1%;斑块数目由79块增加到758块,增加了860%。而丘陵地区斑块平均面积却大大减小;山地森林覆被面积有所减少,由1983年的375 348.6 hm2减小到1999年的338 733.9 hm2,而斑块数却大幅度增加,由1983年的432块增加到1999年的1 127块,增加了695块。(4) 研究区南北山坡森林景观格局变化明显不同,这与南北坡土地类型不同、人类活动方式不同和地形地势的差别有关。  相似文献   
994.
施雅风 《冰川冻土》2004,26(1):66-72
人生征途中,大学生活数年是很重要的甚至关键性的一个环节,在基础学识的成长,独立能力的形成,以至人生观的树立中都有重要作用.我于1919年出生于江苏海门市农家,仰仗父母异常勤劳刻苦支持上学,有幸于1937年考入杭州国立浙江大学,适值抗日战争开始,随校转移内迁(其中有8个月不在校),1940年初到达贵州遵义,尽管物质生产极其艰苦,但在杰出的科学家、教育家竺可桢校长领导下,以《求是》为校训,依靠一批好教授,培养成勤奋、朴实、自由、民主、努力向上的好学风.我所在史地系在系主任人文地理学家张其昀教授组织下,汇集了一流学者包括地质学家叶良辅、气象学家涂长望、地貌学家任美锷、自然地理学家黄秉维、历史地理学家谭其骧等,每人开设二、三门以上课程,并由学生自愿选择为导师,指导学生撰写毕业论文.我选请叶良辅先生为导师,三年级结束时已将规定的学分课程读完,四年级得全力进行论文准备,对遵义附近地形,做了3个月实地调查,每有发现就向叶先生报告和讨论,特别高兴的是发现和证实一处河流劫夺和一处削平构造的古侵蚀面,写成6万字的论文,甚得叶师赞赏,经学校上报教育部得奖,论文主要内容以遵义附近之地形为名发表[1].  相似文献   
995.
李贤强 《地理学报》2014,69(10):1592-1592
正珠江三角洲城镇群是中国6大超大城镇群之一,在岭南地区乃至全国的经济发展格局中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明清时期是珠江三角洲地区城镇体系的奠基阶段,近30多年来,相关研究领域先后有不少学术成果问世,但同时也存着诸多不足之处,从研究对象来说,主要以广州、佛山等个别大城市、大城镇研究为焦点,整体上对中小城镇尚缺乏充分的关注;从研究内容上来看,区域城镇体系研究、城镇外部形态研究、城镇内部空间结构研究,尤其是区域城镇发展与生态环境演变的互动关系研究等方面,都  相似文献   
996.
层序地层体制中的陆相储层发育规律   总被引:46,自引:0,他引:46  
樊太亮 《地学前缘》2000,7(4):315-321
沉积基准面旋回变化控制着陆相层序地层的形成与演化 ,并为预测陆相储层的发育与展布提供了一个参照格架。在纵向上 ,基准面旋回通过控制物源区的扩大与收缩、河流地貌的改造与变迁、沉积物的供给型式等 ,控制着储层形成条件与发育规律。基准面低位期是形成各类储集砂体和岩性圈闭的有利时期 ;在平面展布上 ,储层沉积作用受到古构造和古地理格局的制约 ,盆地内局部高地影响着水系的具体分布格局 ,古山口、侵蚀沟谷、古河道等决定着物源的搬运通道 ,古断层、古斜坡和坡折带等决定着沉积物卸载场所。因此 ,沟谷、河道等负向地貌单元与古断层、坡折带等地势梯度变化带相匹配的地理空间 ,是储集岩分布的有利所场。  相似文献   
997.
网状河流和分汊河流的河型归属讨论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河流的河道平面形态分类有多种方案 ,其中Rust的分类因为分出了网状河流而得到沉积学家的更多关注。中国地貌学界和水利学界则更关注钱宁的分类 ,其中包括分汊河流。目前 ,许多研究人员把网状河流和分汊河流当作同一类型的河流。文中从河型的定义、河道平面形态、地下沉积物特征、水动力、新河道形成机理和发育的地貌部位等方面对分汊河流和网状河流进行对比 ,根据对比结果认为它们是不同的河型。为了便于沉积学家、水利学家以及地貌学家之间相互交流各自有关河流的研究成果 ,需要提出一个更符合实际的冲积河流分类方案。  相似文献   
998.
三江地区阿中陆缘弧火山沉积作用与古环境恢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岛弧从水下生长到水上其沉积环境也发生了演变,西藏东部三江地区中段的情况就是如此,厚度大于1210m的上三叠统哇曲组(T3ω)由弧火山岩央酸盐岩与溪岩组成,沉积相自下而上由海氏扇发展到河流相。与此相对应的火山熔岩流开矿也发生了变化,从下而上由块状向块体或枕状体的变化说明这是渐进的浅水环境。综合火山-沉积物特征的研究,表明陆缘弧曾经历了水下浸没的深水环境而后上升到陆上环境的过程。  相似文献   
999.
四川九寨沟地貌与第四纪地质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九寨沟地处青藏高原向四川盆地陡跌的两在地貌单元的过渡地带,经笔者等调查可划分出高山地地貌、高山坡地地貌和高山河谷地貌等三种地貌类型及十种成因类型的第四纪堆积物,并对其分布规律、特征者描述。首次划分了区内第四纪地层,探讨其演化过程。为研究九寨沟自然资源的演化发展以及合理利用和保护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000.
以临汾台地电阻率观测资料为依据,着重对临猗地震前后的异常变化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对这次地震地电阻率前兆异常形态与特征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