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778篇 |
免费 | 945篇 |
国内免费 | 450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913篇 |
大气科学 | 689篇 |
地球物理 | 642篇 |
地质学 | 1171篇 |
海洋学 | 108篇 |
天文学 | 9篇 |
综合类 | 233篇 |
自然地理 | 408篇 |
出版年
2025年 | 4篇 |
2024年 | 133篇 |
2023年 | 176篇 |
2022年 | 179篇 |
2021年 | 241篇 |
2020年 | 163篇 |
2019年 | 156篇 |
2018年 | 140篇 |
2017年 | 147篇 |
2016年 | 125篇 |
2015年 | 162篇 |
2014年 | 262篇 |
2013年 | 166篇 |
2012年 | 192篇 |
2011年 | 176篇 |
2010年 | 196篇 |
2009年 | 203篇 |
2008年 | 189篇 |
2007年 | 128篇 |
2006年 | 131篇 |
2005年 | 116篇 |
2004年 | 116篇 |
2003年 | 78篇 |
2002年 | 90篇 |
2001年 | 67篇 |
2000年 | 63篇 |
1999年 | 43篇 |
1998年 | 45篇 |
1997年 | 46篇 |
1996年 | 36篇 |
1995年 | 34篇 |
1994年 | 28篇 |
1993年 | 32篇 |
1992年 | 33篇 |
1991年 | 22篇 |
1990年 | 23篇 |
1989年 | 11篇 |
1988年 | 2篇 |
1987年 | 1篇 |
1986年 | 3篇 |
1985年 | 4篇 |
1984年 | 1篇 |
1983年 | 2篇 |
1982年 | 1篇 |
1965年 | 2篇 |
1964年 | 1篇 |
1958年 | 1篇 |
1957年 | 1篇 |
1954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1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不同地表条件下土壤冻结、融化规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壤温度是土壤热状况的综合表征指标,以深耕休闲裸地作为对照,分析了不同地表条件下土壤的冻融过程。结果表明,土壤的冻融作用具有阶段性,不同冻融阶段,土壤具有不同的冻结、融化特点。不同地表处理条件土壤的冻结、融化特点亦不同。 相似文献
22.
一种以能量平衡为基础的干旱指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以能量平衡公式为基础,根据实际蒸发与潜在蒸发的关系依赖于土壤水分含量的事实,导出一种表达干湿状况的指标——土壤水分干旱指数。 相似文献
23.
极不充分采动条件下地表下沉规律及计算方法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随着煤矿开采的不断加深,地表呆动程度(开采宽度D与开采深度H之比DIH)不断降低,并逐渐趋向于极不充分采动,同样长度的工作面对地表的影响程度极不同于浅部开采。因此,需要重新认识深部开采时的地表下沉规律。极不充分采动条件下地表下沉规律具有特殊性。经过对国内外大量观测资料的综合分析,发现当开采宽度小于地表下沉起动距时(极不充分采动),地表的下沉或地表下沉率(q′/q)为零。当开采宽度达到地表移动起动距时,地表下沉缓慢增长;达到临界采动距时,地表下沉急剧增大。地表下沉率(q′/q)与开采宽、深比D/H之间为负指数函数关系。在极不充分采动条件下进行地表下沉预计时必须对概率积分法的下沉系数进行修正。算例证明了本文给出计算方法的可行性。但这种修正方法如何与概率积分法相统一仍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4.
25.
鄂尔多斯盆地杭锦旗地区近地表油气化探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研究区化探指标组合关系、受影响因素的影响程度、区域地球化学变化规律与油气的关系及油气化探效果分析,建立鄂尔多斯盆地杭锦旗地区寻找天然气的有效化探方法和指标组合系列,依此进行全区背景分析和异常优选。通过剖析杭锦旗地区区域地球化学背景,突出地球化学指标在空间上的展布规律,从而揭示异常与油气间的内在联系。指出本区油气化探指标丰度及变异特征属低背景非均匀场范畴;在烃类分异特征上,本区地球化学场具有南北分区的特点:南侧烃类以微渗漏为主,北侧逐步向宏渗漏过渡,表明地球化学场与油气运移聚集关系密切,证实了本区具有较充足的气源。在化探指标的浓度分布特征上,本区存在北西西—南东东向的伊深1井及其以北区域、泊尔江海子断裂及其以南区域两个高值带,展布受乌兰格尔隆起及泊尔江海子断裂控制。从异常的分布特征,指出伊21井—伊10井—伊17井—乌兰吉林庙以南为有利勘探区带,泊尔江海子断层以南的伊金霍洛旗—合同庙—小乌兰敖包—拉不仍为研究区最有利勘探区带。 相似文献
26.
28.
无实测资料河流逐月水量估算是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的重要支撑。基于流域水文相似性原理和水量平衡原理,选用径流模数法、径流系数法、区域水量平衡法,研究提出其逐月水量估算适用范围和估算成果合理性分析标准。以现有水文站为假设断面,采用参证水文站资料进行假设断面水量估算,对三种方法的适用范围和估算成果合理性分析标准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径流模数法适用于集水面积相差不超过20%情形和考虑区间蓄泄水变量情况的集水面积相差在20%至1倍之间情形;径流系数法适用于集水面积相差在20%至1.5倍之间且估算时段有洪水过程情形;区间水量平衡法适用于上下游参证水文站面积比在3倍以内情形;“两种方法相对偏差小于18%”的估算成果合理性分析标准可行。 相似文献
29.
江苏溧阳天目湖地区地貌单元的划分可以提升分区、分类型、分层次的地表基质调查效率。基于天目湖地区5 m分辨率的数字高程模型(DEM),应用GIS软件提取高程、坡度、地形起伏度信息;在提取地形起伏度的过程中运用邻域分析法与均值变点法,确定提取地形起伏度的最佳分析窗口大小为37×37像元。将地形起伏度、海拔高程及坡度3种地形要素进行空间叠加分析,并对地貌分布格局与差异变化进行初步探讨,提出将天目湖地区地貌指标划分为平原、河流阶地、山间谷地、台地、丘陵5种类型,其中以山间谷地与台地地貌为主,二者分别占32.97%、21.96%。划分结果符合天目湖地区地貌格局差异及空间分布,有效体现出天目湖地区平原向丘陵过渡的地貌特征,为后续开展地表基质的调查工作提供较为可靠的地理依据,对探究地貌分布格局与地表基质属性差异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30.
植被指数-地表温度构成的特征空间研究 总被引:23,自引:2,他引:23
植被指数和地表温度是描述陆表过程的重要参数, 综合通过遥感手段得到的植被指数和地表温度信息, 来分析地表的各种植被覆盖、水分含量等变化过程, 有助于更好地认知和评价陆表变化过程, 是目前遥感和陆表过程研究中比较前沿的一个方向. 文中试图解释清楚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和地表温度(Ts)的各种存在关系及其相互转换过程, 尤其是根据NDVI和LAI、地表蒸散的关系, 利用LAI-Ts构成的三角形特征空间, 解释NDVI达到饱和以后的情况, 以便更有效地进行应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