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820篇 |
免费 | 1459篇 |
国内免费 | 1837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572篇 |
大气科学 | 1886篇 |
地球物理 | 2223篇 |
地质学 | 2647篇 |
海洋学 | 491篇 |
天文学 | 32篇 |
综合类 | 639篇 |
自然地理 | 62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93篇 |
2023年 | 317篇 |
2022年 | 399篇 |
2021年 | 485篇 |
2020年 | 319篇 |
2019年 | 390篇 |
2018年 | 301篇 |
2017年 | 331篇 |
2016年 | 313篇 |
2015年 | 348篇 |
2014年 | 534篇 |
2013年 | 404篇 |
2012年 | 435篇 |
2011年 | 439篇 |
2010年 | 482篇 |
2009年 | 466篇 |
2008年 | 415篇 |
2007年 | 345篇 |
2006年 | 317篇 |
2005年 | 290篇 |
2004年 | 308篇 |
2003年 | 261篇 |
2002年 | 255篇 |
2001年 | 259篇 |
2000年 | 191篇 |
1999年 | 134篇 |
1998年 | 130篇 |
1997年 | 149篇 |
1996年 | 126篇 |
1995年 | 117篇 |
1994年 | 94篇 |
1993年 | 115篇 |
1992年 | 86篇 |
1991年 | 71篇 |
1990年 | 96篇 |
1989年 | 70篇 |
1988年 | 24篇 |
1987年 | 9篇 |
1986年 | 16篇 |
1985年 | 22篇 |
1984年 | 16篇 |
1983年 | 9篇 |
1982年 | 30篇 |
1981年 | 8篇 |
1979年 | 10篇 |
1978年 | 8篇 |
1974年 | 8篇 |
1964年 | 7篇 |
1962年 | 6篇 |
1956年 | 6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传统的走时层析方法依赖于初始速度模型,需要射线追踪计算,速度建模效率低.常规的回折波走时反演方法速度建模效率较高,但通过对走时曲线拟合获取射线参数,受地形起伏和走时误差的影响很大,速度建模精度较低.为兼顾近地表速度建模的效率与精度,本文改进了回折波走时方程,提出一种基于回折波走时方程的起伏地表速度建模方法.该方法将每一... 相似文献
82.
根据1979—1984年(缺少1980年)的胶州湾水域调查资料,分析了胶州湾水域有机农药六六六(HCH)的垂直分布,提出了六六六的水域迁移过程,研究结果表明,此过程出现3个阶段:从污染源把六六六输出到胶州湾水域、把六六六输入到胶州湾水域的表层、六六六从表层沉降到底层。在胶州湾,六六六的垂直分布按照时空分布来划分区域。在时间尺度上,一年中的春季、夏季和秋季;在空间尺度上,把胶州湾水域分为3部分水域:湾内、湾口和湾外。通过不同的时空区域六六六的垂直分布,进一步提出了六六六的水域迁移机制,阐明了六六六垂直分布的规律及原因。 相似文献
83.
湿地地表高程变化的测量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表高程变化的测量对于预测海平面上升对湿地的影响以及对浅部下沉的研究至关重要。美国地质调查局国家湿地研究中心发明的地表高程测量仪是当前可信度最高的测量设备。该测量仪往往与测量沉积速率的水平标志层测量法同时使用,所建立的地表高程水平标志层测量体系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介绍了该测量仪与测量体系,并简单总结了地表高程-水平标志层红树林测量网络的最新数据分析,得出结论包括:沉积速率与区域性泥沙来源有关,而且与相对海平面上升速率也呈一定的相关性;但是地表高程抬升速率与考察的各项参数都没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84.
The Luzon Strait is the main impact pathway of the Kuroshio on the circulation in South China Sea (SCS).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1997–2007 altimeter data and 2005–2006 output data from a high resolution global HYCOM model, the total Luzon Strait Transport (LST) has remarkable subseasonal oscillations with a typical period of 90 to 120 days, and an average value of 1.9 Sv into SCS. Further spectrum analysis shows that the temporal variability of the LST at different depth is remarkable different. In the upper layer (0–300 m), westward inflow has significant seasonal and subseasonal variability. In the bottom layer (below 1 200 m), eastward outflow exhibits remarkable seasonal variability, while subseasonal variability is also clear. In the intermediate layer, the westward inflow is slightly bigger than the eastward outflow, and both of them have obvious seasonal and subseasonal variability. Because the seasonal variation of westward inflow and eastward outflow is opposite, the total transport of intermediate layer exhibits significant 50–150 days variation, without obvious seasonal signals. The westward Rossby waves with a period of 90 to 120 days in the Western Pacific have very clear correlationship with the Luzon Strait Transport, this indicates that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se westward Rossby waves and Kuroshio might be the possible mechanism of the subseasonal variation of the LST. 相似文献
85.
强热带风暴“莲花”(0903)非对称降水结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雷达回波和NCEP分析资料,本文从水汽条件、环境风垂直切变和风暴移动状态等方面诊断分析了0903号强热带风暴"莲花"非对称降水结构形成的可能机制。结果表明:"莲花"南侧充足的水汽输送为强降水的发生提供了基本的水汽条件,同时水汽通量在水平空间上的非对称分布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降水的非对称分布。环境风垂直切变是导致"莲花"降水结构改变并最终形成一波非对称降水结构的主要动力因子。随着垂直切变的增强,同时配合风暴南侧充足的水汽条件,一波非对称降水结构逐渐形成,在较强垂直切变长时间的作用下,强降水最终集中于顺切变方向左侧。在较强垂直切变的作用下,逆切变一侧的下沉运动抑制了陆地摩擦和地形抬升所形成的对流的发展。相对于较强的垂直切变而言,"莲花"相对稳定的移速和移向条件难以主导强热带风暴降水的空间分布。 相似文献
86.
87.
88.
89.
法向承力锚(Vertically Loaded Plate Anchor,VLA)是一种适用于深水的新型系泊基础,它的拖曳安装过程直接决定了其系泊定位的精度和锚体的最终承载能力。综合考虑VLA锚体、锚泊线和上部船体的运动,建立了一种新的准静力整体分析模型。模型包括不断贯入海床的锚体、锚泊线(土中反悬链段和水中悬链段)和安装船体三部分,针对确定的锚泊线长度,安装船运动张紧锚泊线进行安装的过程,计算了此过程中锚体的运动轨迹、锚泊线形态和作用在船体上的锚泊线张力矢量的变化,重点分析了不同抛链长度和海床土体的参数对安装过程控制的影响,发现链长与水深之比达到5时,接近极限贯入深度。 相似文献
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