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7篇
  免费   118篇
  国内免费   14篇
测绘学   22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球物理   335篇
地质学   51篇
海洋学   29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11篇
自然地理   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4篇
  1977年   1篇
  1974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411.
本文主要介绍利用模型实验方法验证磁日变法确定磁性体磁化率值理论的一些结果;并进一步研讨了当磁性体为不同形状、不同产状以及观测点位变化等情况下对求取磁化率值的影响及其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412.
本文采用国际地磁参考场(1980 IGRF,n=8)低纬磁力线经验公式和模式电离层,结合海南岛三亚(18.24°N,109.5°E;磁纬7.04°N)观测到的哨声资料,对磁纬10°N以下哨声的路径纬度和临界截止纬度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413.
聊古—1井氮氦比的熵值变化与地震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昭栋  张华 《地震研究》1997,20(4):393-397
利用信息熵的新方法处理了聊古—1井氮氦比10年来的观测资料,找出了氮氦比信息熵的两次较大变化与地震的关系。以聊古—1井为中心的150km范围内,自观测以来发生过两次大于5.0级(Ms)地震,即1981年的宁晋5.8级和1983年的菏泽5.9级地震。在这两次地震前氮氦比信息熵都出现了明显的低值异常变化。这可能反映了系统在较大地震前的减熵有序变化。  相似文献   
414.
415.
中国地磁基本场模式建立方法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70年代的地磁资料,讨论了测点和密度和测点坐标变换对建立中国地磁基本场模式的影响,结果表明,只选用分布较为均匀的200个左右的测点建立基本场模式是可行的,对测点的球面坐标进行Mercator投影变换是必要的,可以显著减小模式的场值分布在边界附近出现的畸变现象;3阶到5阶模式均主要反映正常的基本磁场分布,而5阶模式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416.
鲁南地区地磁场近期变化与地震活动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郭玉莲  佟瑞清 《地震研究》1997,20(3):286-291
本对鲁南地区15例流动地磁复测资料和周围有感地震活动的关系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研究,并根据震例和近期地磁场的异常变化,讨论了该区未来地震趋势。  相似文献   
417.
本文根据最新修正的国际地磁参考场模型,研究了1945-1995地磁场中心偶极矩变化,地磁总场及其分量X,Y,Z的空间功率谱,地磁场长期变化谱的经向漂移和纬向漂移的功率谱和西向漂移速度。研究中发现最近50年偶极矩仍在继续衰减,空间功率谱的变化也呈减小趋势。  相似文献   
418.
郑洪波 Rolph  T 《第四纪研究》1996,16(4):329-337
环县剖面的古地磁研究结果表明,在第一层古土壤S1的上部和下部分别存在两个地磁场异常。通过剖面磁化率曲线与深海沉积物氧同位素曲线的对比,建立了地磁场变化的时间序列。S1上部记录的地磁场异常,年龄与挪威-格陵兰海及大西洋中发现的地磁异常年龄相当。S1下部的地磁异常,以磁偏角方向强烈摆动,偶极磁场强度明显下降为特征,其年龄与报道的布莱克事件的年龄相当,也与索马里海和地中海所记录的大幅度偶极磁场减弱相吻合,但与西宁剖面的记录不同的是,环县剖面记录的地磁场从没有达到完全的倒转,VGP曲线表现为围绕采样点旋转的经过南半球低纬地区的大环。这些特征表明,在偶极磁场减弱期,具有强烈区域性的非偶极磁场的变化可能对地磁场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19.
本文作者所在单位1988年在舟东共测得地磁剖面67条,剖面总长度为2978km。根据测网中306个测线交点上交点差的方均根值,确定精度为3nT,这次测量是东海陆架区油气勘探调查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420.
通过渤海QD-3134孔位连续沉积岩芯所记录的5000aB.P.以来地磁场要素(主要是D和I及磁场相对强度)的系统测量分析结果表明,其时空变化特征与黄河中-下游区域考古地磁的测量分析结果相吻合。由变化特征显示出:I及地磁场相对强度的明显变化界线位于2500aB.P.左右,此界线与该区域孢粉及有孔虫分析显示出的组合明显变化界线相一致。D的明显变化界线位于2000aB.P.左右,此界线与竺可桢等统计分析的中国北方5000aB.P.以来的气候的明显变化界线相一致。这种变化的相关性进一步分析显示出,自龙山文化期以来,I由高值向低值变化及D由酉偏转向东偏,与气候温湿特征对应,I由低值向高值变化及D由东偏转向西偏,与温干气候特征相对应;I及D突变时期与灾害气候环境变化相对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