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2358篇 |
免费 | 3860篇 |
国内免费 | 1431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0028篇 |
大气科学 | 1039篇 |
地球物理 | 2318篇 |
地质学 | 6245篇 |
海洋学 | 1351篇 |
天文学 | 366篇 |
综合类 | 3299篇 |
自然地理 | 13003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2篇 |
2024年 | 700篇 |
2023年 | 1169篇 |
2022年 | 1471篇 |
2021年 | 1719篇 |
2020年 | 1258篇 |
2019年 | 1502篇 |
2018年 | 834篇 |
2017年 | 1008篇 |
2016年 | 1121篇 |
2015年 | 1323篇 |
2014年 | 2438篇 |
2013年 | 1752篇 |
2012年 | 2000篇 |
2011年 | 1918篇 |
2010年 | 1825篇 |
2009年 | 1750篇 |
2008年 | 1594篇 |
2007年 | 1389篇 |
2006年 | 1313篇 |
2005年 | 1267篇 |
2004年 | 1143篇 |
2003年 | 1072篇 |
2002年 | 981篇 |
2001年 | 800篇 |
2000年 | 667篇 |
1999年 | 576篇 |
1998年 | 495篇 |
1997年 | 481篇 |
1996年 | 400篇 |
1995年 | 354篇 |
1994年 | 335篇 |
1993年 | 215篇 |
1992年 | 196篇 |
1991年 | 132篇 |
1990年 | 137篇 |
1989年 | 132篇 |
1988年 | 24篇 |
1987年 | 21篇 |
1986年 | 23篇 |
1985年 | 11篇 |
1984年 | 10篇 |
1983年 | 8篇 |
1982年 | 5篇 |
1981年 | 8篇 |
1980年 | 10篇 |
1974年 | 4篇 |
1948年 | 6篇 |
1947年 | 4篇 |
1942年 | 5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61.
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用于地下管线信息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ActiveX(OLE) 的组件式GIS(ComGIS)是GIS新技术之一,介绍基于组件式GIS技术的北方交通大学地下管线信息系统建立的具体过程. 相似文献
962.
传统的GPS大地测量质量管理,一般采取作业完成后检查修正的方法。本文提出用工程化管理的方法,定义各个阶段的工作任务,给出作业过程质量管理的参考框架,以提高作业过程的可靠度,确保最后成果的质量。 相似文献
963.
964.
随着网络地理信息服务技术的发展,如何基于负载均衡实现地理信息服务资源的智能化调度,从而提高服务系统的并发访问能力是当前研究的重点。提出一种动态负载均衡算法,首先将不同的地理信息服务类型与对应的服务器组相匹配,将RED算法与双阈值方法有效结合判定服务节点的负载状态,并在一定周期内对服务进行了基于加权概率的调度。最后搭建了一个基于服务器集群的实验系统,实验验证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65.
针对日照市城市可持续发展中面临的地质环境和地质资源问题,开展蓝色经济区城市三维地质结构调查。运用先进的勘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三维地质建模技术,开展城市三维地质结构填图,建立了日照市钻孔三维实体、第四系结构、基岩结构三维模型。通过数字曲面拟合和计算机图形学的方法,把空间分布不均匀、不连续、散乱的地质信息变成可视的、连续的、形象直观的三维地质模型,以三维图象的形式形象地表达了各种地质结构的真实形态、特征,圈定影响深基础开挖和地下空间利用的不良地质体范围,为日照市地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提供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966.
通过对准噶尔盆地南缘中段紫泥泉子组紫三段(E1-2Z3)的166件重矿物样品分析,综合古近纪紫泥泉子期的区域构造、气候、沉积物特征等因素,提出古近纪紫三段沉积期的古地理环境为:干燥气候条件下,发育同方向、多河道、间歇性辫状河,水浅、源多、坡缓的古地理环境.多条河流平行发育和迁移,河道垂直岸线伸展、各种沉积相带却平行岸线展布,相带宽度较大. 相似文献
967.
汶川5.12大地震地表次生灾害评价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汶川5.12大地震,对由地震引起的地质次生灾害发生的坡度和坡向进行了统计,分析了地表破坏的易发坡度、坡向及其与震中的关系等。另外,分别以不同震中距为缓冲区、以平行中央断裂带的各级缓冲区、以等烈度区为缓冲区对地震引起的地表破坏的空间分布以及发生地表破坏的坡度在各级缓冲区中的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地震引发的滑坡及滑坡群共5093个,总面积大约958km2;②在30°~44°坡度区间地表破坏发生的数量最大,42°坡度为地表破坏发生概率的拐点。主要的地表破坏发生在迎着地震波传播的坡向上;③随着震中距的增加,地表破坏的发生概率逐渐减小,震中距40km以内的速度减小非常迅速,40km以外则整体上缓慢减少,局部略有起伏。各缓冲区中发生地表破坏的平均坡度比缓冲区内的地形平均坡度大4°左右。④地震引发的地表破坏主要受到断裂带的控制,有64.17%的地表破坏发生在中央断裂带两侧10km范围内。⑤高地震烈度区域引发的地表破坏率远远大于低烈度区域,在烈度为Ⅺ度的区域内发生地表破坏率达到14.5%,而Ⅶ度烈度带上引发地表破坏率仅为0.01%。 相似文献
968.
从资源的网络应用迈向资源的网络监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国土资源部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关心帮助下,天津市\"一张图\"工程建设紧紧抓住全国第二次土地调查获取数据成果的契机,创建统一业务应用管理平台,做到数据进库、业务进网、在线审批、实时更新,全面支撑国土资源的批、供、用、补、查.2011年在大量汇集标准化数据基础上,尝试从网络化管理的应用平台向监管平台跨越.通过监管平台的控、叠、解、调、算,抓住业务管理之间交叉所产生的信息,指导全局节约集约使用国土资源,做到\"批地有序、供地有据、用地有权、储备有量、执法严明、监管有力\",从保证项目使用资源过渡到网络实时信息支撑下的长远、合理的使用资源. 相似文献
969.
通过对比两次快速晕状日冕物质抛射(CME)事件,分析相应的日面和行星际的观测资料,发现源区距离冕洞较远的CME引起了极强的太阳高能粒子(Solar Energetic Particle,SEP)事件,而源区非常靠近冕洞的CME则没有引起大的SEP事件.该结果表明,冕洞可能对CME形成SEP事件有阻碍作用.继而分析1997~2003年所有爆发在冕洞边缘的快速晕状CME,发现源区离冕洞距离小于0.2Rs(太阳半径)的CME均没有引起大的SEP事件.从而进一步证实了冕洞可能对邻近CME形成大SEP事件有影响,它阻碍SEP事件的形成.最后讨论了冕洞阻碍CME形成大SEP事件的可能原因. 相似文献
970.
运用ANOVA方法和地统计学原理、从梭梭(Haloxylon ammodendron Bge.)个体、群落和样带尺度定量研究了融雪后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表层土壤含水量的空间变异,结果表明土壤水的空间异质性随空间尺度变化而表现不同.在梭梭个体尺度上,土壤含水量从冠下、经冠缘至灌木间地梯度递减.在群落尺度上,融雪水空间分布具有高度自相关性,其变异函数符合球状模型,结构性变异占89.6%,最大自相关距离为4.02 m,Kringing插值显示灌木斑块的格局与融雪后表层土壤含水量的空间格局具有高度一致性.在典型沙丘-丘间地样带上,土壤水分布呈丘间地高、沙丘低的空间格局,其空间变异符合高斯模型,结构性变异高达95.8%,空间自相关非常显著;最大自相关距离为66.16 m,与地貌分异尺度吻合,表明在典型断面上,地貌格局影响融雪水的空间格局.由此可见,梭梭林地融雪后表层土壤含水量在不同尺度上具有不同的异质表现、受控于不同的地表过程.不同尺度上的土壤水分空间异质性有利于提高荒漠植被的水分利用效率,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