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758篇 |
免费 | 803篇 |
国内免费 | 803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2685篇 |
大气科学 | 1368篇 |
地球物理 | 972篇 |
地质学 | 1102篇 |
海洋学 | 536篇 |
天文学 | 191篇 |
综合类 | 395篇 |
自然地理 | 11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9篇 |
2023年 | 181篇 |
2022年 | 196篇 |
2021年 | 250篇 |
2020年 | 181篇 |
2019年 | 265篇 |
2018年 | 205篇 |
2017年 | 192篇 |
2016年 | 233篇 |
2015年 | 271篇 |
2014年 | 316篇 |
2013年 | 257篇 |
2012年 | 278篇 |
2011年 | 302篇 |
2010年 | 304篇 |
2009年 | 317篇 |
2008年 | 307篇 |
2007年 | 271篇 |
2006年 | 258篇 |
2005年 | 206篇 |
2004年 | 203篇 |
2003年 | 189篇 |
2002年 | 186篇 |
2001年 | 207篇 |
2000年 | 175篇 |
1999年 | 177篇 |
1998年 | 194篇 |
1997年 | 178篇 |
1996年 | 160篇 |
1995年 | 143篇 |
1994年 | 123篇 |
1993年 | 109篇 |
1992年 | 113篇 |
1991年 | 77篇 |
1990年 | 88篇 |
1989年 | 84篇 |
1988年 | 16篇 |
1987年 | 11篇 |
1986年 | 17篇 |
1985年 | 17篇 |
1984年 | 3篇 |
1983年 | 8篇 |
1982年 | 10篇 |
1981年 | 4篇 |
1980年 | 6篇 |
1979年 | 5篇 |
1974年 | 4篇 |
1958年 | 2篇 |
1957年 | 2篇 |
1954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3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本文根据统计相关理论,在进行精密水准测量的误差传播和精度估计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全中误差的限差和质量控制问题。根据图形相关原理,给出了计算全中误差的无偏公式。 相似文献
92.
93.
扰动质点模型构制与检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扰动质点模型两种主要误差源作了详细分析,给出选择扰动质点埋藏深度的基本原则。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新的模型构制方法,并提出一种比较客观的扰动质点模型外部检该方法。 相似文献
94.
本文分析了导线网平差结果单位权中误差超限的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处理方法。重点讨论了边角权的匹配问题。 相似文献
96.
针对星载激光测高系统在地形测绘、环境监测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该文首先介绍了主要的对地观测星载激光测高系统;然后以第一颗对地观测系统ICESat/GLAS为例,介绍该系统波形质量控制、波形滤波方法,初始距离计算方法及影响因素;波形分解是星载激光测高系统获取准确的星地距离的关键步骤;接着梳理了国内外全波形分解方法研究现状的主要进展,并对全波形分解算法及其优缺点进行了较全面的对比;最后结合即将发射的GF-7测高仪载荷特点,分析了未来要国产星载激光测高体系的波形数据处理还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97.
为研究地形起伏度与全球定位系统(GPS)多路径误差的相关性,该文采用邻域统计、均值变点分析、相关性分析等方法,以ArcGIS为平台,基于某校区1m分辨率的数字高程模型(DEM)数据,运用均值变点分析确定最佳分析区域,并提取地形起伏度,再通过SPSS相关分析,获得地形起伏度与多路径误差M_(p1)、M_(p2)的Spearman秩相关系数。结果表明:最佳分析区域为11m×11m,对应的地形起伏度与多路径误差M_(p1)、M_(p2)在P<0.01下显著相关;测站周围5.5m范围内的地形起伏度对多路径误差有直接影响,尤其在地形起伏度大于3 m时,与多路径误差M_(p2)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98.
外业数字化测图中,绝大部分点的坐标数据采集采用极坐标法。本文着重对广泛应用于该项测图技术的平面精度作一分析,并结合数字化产品检测实践,证实其平面精度符合规定要求。 相似文献
99.
拟合推估新用——新逼近模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作为拟合推估的新用之一,提出一种带有随机量的新逼近模式,将拟合推估的通行算法,去短取长,藉以推得良好的插值。 相似文献
100.
罗诚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01,24(3):40-41,46
规范明确规定对投入使用的光电测距仪必须对其进行检测,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测距成果的可靠性.本文主要通过检测测距仪各项误差,得出测距仪最高可能达到的测距精度,使操作者在使用此测距仪的过程中明白对各项误差应采取怎样的措施,充分发挥测距仪的精度潜力.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