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51篇
  免费   543篇
  国内免费   404篇
测绘学   920篇
大气科学   103篇
地球物理   1003篇
地质学   756篇
海洋学   264篇
天文学   67篇
综合类   301篇
自然地理   84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105篇
  2022年   155篇
  2021年   131篇
  2020年   114篇
  2019年   138篇
  2018年   112篇
  2017年   110篇
  2016年   113篇
  2015年   142篇
  2014年   151篇
  2013年   139篇
  2012年   180篇
  2011年   147篇
  2010年   121篇
  2009年   125篇
  2008年   133篇
  2007年   125篇
  2006年   94篇
  2005年   97篇
  2004年   93篇
  2003年   77篇
  2002年   84篇
  2001年   87篇
  2000年   67篇
  1999年   62篇
  1998年   44篇
  1997年   49篇
  1996年   52篇
  1995年   55篇
  1994年   40篇
  1993年   40篇
  1992年   38篇
  1991年   41篇
  1990年   47篇
  1989年   31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21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11篇
  1976年   8篇
  1957年   4篇
  1956年   2篇
  1954年   5篇
  194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91.
InSAR图像相位解缠的最小费用流法及其改进算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秀萍 《测绘科学》2010,35(4):129-131
最小费用流法是基于网络流的相位解缠方法,解决了许多解缠方法无法消除相位噪声对高相干区域影响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本文针对该方法解缠时速度较慢和对计算机性能要求较高的缺点而提出改进算法,即将干涉图像分为若干子区域分别进行处理,再利用基于Contourlet变换的超小波方法进行融合处理,最后用算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最小费用流法及其改进算法是一个较好的解缠方法。  相似文献   
892.
基于局部频率和多网格技术的InSAR相位解缠算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刘子龙  蔡斌  董臻 《测绘学报》2010,39(1):82-87
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局部频率估计和多网格加权迭代的相位解缠算法。采用高精度的局部频率估计代替滤波相位差分,先用最小二乘FFT法进行初始相位解缠,再以局部频率估计置信度做为依据判断不可解缠区域进而设置加权参量,应用多网格法完成精细相位解缠。局部频率估计的应用使得解缠前无需进行单独的相位滤波,简化了InSAR处理模块,提高了数据处理效率。经实验验证,InSAR数据处理精度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893.
《测绘标准化》2010,(4):19-22
InSAR具有全天候、高分辨率和连续空间覆盖的特性,能够提供沉陷区短周期内空间连续曲面的形变信息。简述了InSAR提取地面高程信息的基本原理及数据处理过程。用ERS-1数据进行试验,着重介绍了利用InSAR技术提取高程信息,以及各流程中处理的关键技术和所要考虑的因素等。试验结果表明,利用InSAR技术提取DEM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最后就InSAR在国内外的应用前景作了简单的论述。  相似文献   
894.
徐洋  张力文  浮丹丹 《北京测绘》2023,(12):1694-1700
为了增强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控制网测量精度,确保城市轨道交通运行的安全性,提出基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控制网测量方法。收集城市轨道交通控制网信息和各个控制点的稳定情况,经实地勘察后,在各个交通站点布设符合条件的控制点,形成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控制网布设图;检测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接收机技术指标符合要求后,通过伪距的定位方法获取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控制网的观测值;利用基线解算方法解算各个独立的基线,获取多个独立的基线向量,并得出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中各条基线之间的相关性;再对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控制网进行约束法平差,准确地链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控制网和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控制网,实现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控制网的测量。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测量的城市轨道交通控制网与实际测绘结果几乎一致,符合测量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控制网精度的要求;提升了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控制网的基线解算质量;增强了定位准确性。  相似文献   
895.
根据2015-09-16智利Illapel地震现有的14个不同震源机制解模拟计算其激发的自由振荡信号,并与拉萨站和武汉站超导重力观测结果进行比对。基于1.5~5.3 mHz的球型简正模分析和约束Illapel地震的震源机制解,并参考最佳震源机制解,将观测值与模拟值进行对比,搜索更为准确的标量地震矩和断层倾角。计算得出,该地震标量地震矩为(3.0±0.2)×1021 Nm,相应矩震级为MW8.3,最优断层倾角为19°。研究结果表明,利用超导重力观测可对Illapel地震的震源机制解进行总体评估,基于长周期地震波信号或联合多种观测资料可反演得到可靠震级。  相似文献   
896.
王莹  金昭娣  赵韬 《地震研究》2024,(3):379-390
采用近震全波形矩张量方法反演了2022年四川马尔康6.0级震群序列22次地震的震源机制解,结果显示:这22次地震全部为走滑型,断层面走向呈NNW和NE两个优势方向,断层面倾角近似直立,滑动角分布在0°和180°附近,P轴优势方位为NWW-SEE向,倾伏角接近水平,表明此次地震事件主要受区域NWW-SEE向水平挤压应力场控制。3次5级以上地震震源机制均与序列其他地震的总体震源机制差异较小,说明序列震源机制较为一致。结合精定位结果综合分析认为:马尔康震群属于多断层面触发性震群,3次5级以上地震是不同断裂的破裂事件,其中5.8级和6.0级地震发震断层面走向为NNW,为左旋走滑破裂事件;5.2级地震发震断层面走向为NE,为右旋走滑破裂事件,3个发震断层均以走滑错动为主,断层面近似直立。  相似文献   
897.
2004年阳江4.9级地震破裂方位角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一维有限移动震源模式下,根据地震波传播过程中的多普勒效应利用S波或P波拐角频率的方向性来确定地震破裂面的方法,计算了2003年11月~2005年10月阳江地区13次ML≥2.5地震的发震断层走向,结果显示:利用S波、P波拐角频率得到的2004年9月阳江4.9级地震破裂方位角分别为167°和166°,地震序列以NNW为主要破裂方向。  相似文献   
898.
钻井技术的发展使多分支水平井应用于海上凝析气藏开发。根据凝析气藏开采过程中的相变特征,将气藏划分为3个区:Ⅰ区为油气同流区,Ⅱ区为气体流动、油不流动的过渡区,Ⅲ区为纯气区。建立三区复合凝析气藏多分支水平井的解析模型,采用点源函数、Fourier有限余弦积分变换、Green函数等方法求解模型,利用MATLAB软件绘制井底压力特征曲线,分析凝析气藏多分支水平井的渗流规律,对相关参数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凝析气藏多分支水平井的渗流过程划分为9个阶段;应力敏感效应使第二径向流阶段后的压力特征曲线逐渐上翘;分支井长度增加,分支井线性流持续时间变长;分支井间距减小,两分支井间的压力波相互干扰,导致第二径向流水平段缩短;分支井数量减少使早期的压力特征曲线向上偏移;相邻两区流度比越接近1,曲线后期上移越明显;区域半径影响径向流阶段持续时间。该模型能更准确地模拟凝析气藏多分支水平井的生产动态,为凝析气藏开发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899.
针对最小范数解缠方法的代价函数模型以及迭代效率问题,提出一种符合L0范数准则的高效的二维相位全局最优解缠方法。在对最小范数代价函数模型特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给出一种符合L0范数准则的代价函数,满足在相位不连续边界的切方向上相对法方向具有更强的约束作用,保证解缠迭代处理时连续相位按照代价函数的约束条件进行趋近的同时,不连续边界不会被破坏。为了解决线性方程中低频误差收敛慢的问题,根据最小范数方法独立性的特点,采用数据分块处理方法,注重高频信息以提高迭代处理效率,将低频信息处理转移到数据块间偏移量计算中。实验对比分析表明,新解缠方法在可靠性和效率方面都能够达到较好的水平。  相似文献   
900.
吕伟才  高井祥  刘天骏 《测绘科学》2019,44(11):195-204
针对提高多频模糊度固定解的GNSS精密单点定位的可靠性与稳定性的问题,该文基于实时非组合相位偏差产品,对三频非差非组合GPS/Galileo PPP的浮点解、固定解模型进行深入研究,并设计了3种定位策略,选取了17个MGEX跟踪站7d的实测数据,分析了三频非差模糊度固定解对静态、仿动态PPP定位精度与滤波收敛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滤波收敛后,与浮点解策略相比较,固定三频模糊度对高程、水平方向定位精度均有提高,在静态定位模式中提升幅度分别约为20.45%和37.50%,在仿动态定位模式中提升幅度分别约为22.41%和33.33%。在滤波收敛时间方面,相较于浮点解策略的收敛时间,静态与仿动态定位中模糊度固定策略的收敛时间分别提升了约12.57%和6.4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