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1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1篇
测绘学   38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球物理   11篇
地质学   60篇
海洋学   4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27篇
自然地理   8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4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旅游产业集群具有网络属性,从网络角度研究产业集群已成为当前研究的趋势。但学术界大部分关于旅游产业集群的研究都是移植产业集群的理论成果,鲜有比较视野下的旅游产业集群差异及其成因分析。从旅游产业集群的网络化特征出发,以产业组织理论的SCP范式为分析框架,选择平遥古城旅游产业集群、剑门蜀道旅游产业集群、黄陂乡村旅游产业集群、杭州西湖国际旅游综合体4个典型案例为研究对象,运用分析归纳法得出不同类型旅游产业集群的网络结构、网络行为和网络绩效间的关系和差异,并解释了造成集群绩效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92.
库车坳陷晚白垩世地层存在的证据和沉积相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库车坳陷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之一,白垩系是其主要储层。长期以来,该坳陷白垩系的地层划分存在较大争议,其中是否存在上白垩统是争议问题焦点之一。笔者等根据发现的晚白垩世钙质超微化石,证实了库车坳陷巴什基奇克组上部地层属于晚白垩世并存在海相沉积;根据前人在库车坳陷及塔东北井下发现的晚白垩世介形虫、轮藻等化石,证实了这些地区也同样存在上白垩统,古城组是其晚白垩世陆相沉积的代表。若干露头剖面和井下岩芯晚白垩世钙质超微化石的发现,表明特提斯海水曾侵进到该盆地。该坳陷及塔东北地区晚白垩世存在海相和陆相两类沉积体系。  相似文献   
93.
关于衢州古城墙通仙门凝灰岩砌块相对风化速度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岩石风化速度历来受到工程地质学界和地貌学界的关注, 但由于岩石在自然条件下的风化速度很慢, 通常很难测到定量化的结果。为了研究衢州古城通仙门城台基座的凝灰岩砌块的相对风化速度, 作者利用与之相邻的石英砂岩水平砌块和它之间风化厚度的比较来估算凝灰岩相对于石英砂岩自明代筑城开始至今的相对风化速度, 得出平均风化速度为0.086mmA-1的结论。  相似文献   
94.
“我那个城,在湘西靠贵州省的山坳里。城一半在起伏的小山坡上,有一些峡谷,一些古老的森林和草地,用一道精致的石头城墙上上下下圈来圈住。”这是黄永玉在1979年12月31日如此描绘自己的家乡凤凰。  相似文献   
95.
如此,自2009年9月开始修建的贯穿南北的地铁1号线、今年11月开始动工贯穿东西的2号线、2015年预备启动辐射整个长沙市区的5号线以及2015年开始修建的4号线地铁,将会让古城长沙焕发更多的精彩,增添更多的现代气息。  相似文献   
96.
《中国地名》2011,(11):40-40
平遥古城是我国县城建设的典范,素有“古典建筑博物馆”之称。古城的建筑格局再现了我目古代从周朝肇始,集合了唐、宋、元及明、清的中原建筑文化风格。  相似文献   
97.
刘波 《海洋世界》2004,(11):30-30
在美国内华达沙漠的死亡谷中,有一座被大灾害毁掉的古城遗址。就是在今天,融熔的石块和沙石的痕迹,仍历历可辨。火山爆炸的热力不足以熔化岩石,而这种热力最多能使建物烧焦。今天只有激光才能产生这样高的温度。最足惊奇的是,在这一区域竞寸草不生。  相似文献   
98.
梅州 《中国地名》2014,(8):65-66
直到目前为止,几乎整个玛雅文明都笼罩着一层迷雾。的确,有关9世纪时玛雅文明灭亡的假设层出不穷,比如洪水、地震、飓风等等的天灾说;瘟疫、集体中毒等等的传染病说,不胜枚举。但是,尽管种种假设众说纷纭,却没有一种假设能有充足的证据让人相信,因此,美国的艾力克和哥雷克俩兄弟便提倡"玛雅文明为外星人结晶"之说。从这方面来探索玛雅之谜,的确可以找出许多具有说服力的证据。俩兄弟之所以强调玛雅文明来至外星,最主要是根据玛雅的“卓金历”。它一年只有260天,但在我们的地球却不能适用这个历法。俩兄弟认为拥有高水平天文知识的玛雅人,并非故意编造公转周期毫无根据的“卓金历”这个历法。如果“卓金历”真的是玛雅人故乡行星的历法,那我们就可以推知这颗行星的大致位置了。公转周期260日的行星,应该位于金星和地球中间,而且这颗行星十分温暖,所以玛雅人选择在地球上最醋热的热带雨林居住并不是没有原因的。  相似文献   
99.
阮仪三 《地图》2011,(3):118-123
1997年12月4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一致通过了将我国的平遥古城、丽江古城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是平遥和丽江人民的骄傲,也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事业的重大成就。  相似文献   
100.
在举世闻名的北部湾顶上,有一座美丽的滨海之城,这就是具有1400多年历史的岭南古城,享有“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美誉的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钦州是广西沿海金三角上的一块宝地。赵志萍,这位全国国土资源管理先进工作者、钦州市国土资源局局长,用自己的青春和心血,精心呵护着这一片沃土,诠释了新时期国土资源人的风采,犹如岭南古城绽放的一朵红彤彤的木棉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