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79篇
  免费   474篇
  国内免费   483篇
测绘学   308篇
大气科学   468篇
地球物理   575篇
地质学   600篇
海洋学   245篇
天文学   28篇
综合类   139篇
自然地理   73篇
  2024年   30篇
  2023年   126篇
  2022年   138篇
  2021年   188篇
  2020年   102篇
  2019年   134篇
  2018年   95篇
  2017年   85篇
  2016年   68篇
  2015年   99篇
  2014年   108篇
  2013年   93篇
  2012年   87篇
  2011年   112篇
  2010年   96篇
  2009年   87篇
  2008年   80篇
  2007年   79篇
  2006年   80篇
  2005年   77篇
  2004年   66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4年   1篇
  192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应用半静态的双箱式生物富集动力学模型,在室内研究了柄海鞘对重金属 Pb2+ 的生物富集作用,通过非线性拟合得到了相应的生物富集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柄海鞘对金属 Pb2+ 具有一定的富集作用,对 Pb2+ 的富集吸收速率常数 k1 和富集系数 BCF均随外部水体中 Pb2+ 浓度的增大而减小.富集平衡时,海鞘体内的铅含? Camax)与外部水体中 Pb2+ 的浓度基本呈正相关.柄海鞘不同器官中的 Pb 浓度不同,依次为:生殖腺>消化腺≈其他部分>外背囊.排出阶段 Pb 在柄海鞘体内的生物学半衰期(B1/2)为 10.05~36.76d.  相似文献   
122.
李力  徐芬  刘希  陈刚 《气象》2024,50(2):210-220
结合T-Matrix方法和雨滴谱仪数据反演双偏振参量,设计了一种雨滴谱反演评估方法(雨滴谱法),利用其反演结果可对双偏振天气雷达数据进行评估。将此方法应用于不同类型降水过程的雷达偏振参量数据质量评估,结果表明:满足微雨条件时,雨滴谱法与传统的微雨滴法均能有效监测由雷达系统误差导致的观测偏差,且评估结果十分接近;不满足微雨条件时,雨滴谱法评估的不同类型降水过程的雷达数据质量与满足微雨条件下的评估结果十分接近,客观证明了系统调整后雷达运行良好、数据质量稳定;不同雨强(R)情况下,雨滴谱法的评估结果具有一致性。10 mm·h-1≤R<20 mm·h-1时,雷达观测的数据质量最为稳定。该雨滴谱法适用范围广,可动态评估双偏振雷达偏振参量质量,有助于雷达调整和数据校正。  相似文献   
123.
基于双偏振天气雷达的相关研究大部分集中在雷达如何识别粒子相态、精细化探测云系垂直结构方面,专门针对差分反射率因子ZDR柱的识别研究相对较少。通过对海南地区对流云系特征进行分析研究,提出一套基于双偏振雷达探测数据(2020—2021年)的ZDR柱识别方法,结合多源资料对发生在海南地区的2次对流天气过程展开分析,〖JP2〗验证ZDR柱识别效果。结果表明:①ZDR柱通常在对流云系前中期较为深厚,最大可达0 ℃层以上3~5 km,〖JP〗在空间分布上ZDR柱与雷达径向速度的辐合有密切关系,其正负径向速度对的差值与ZDR柱的强弱变化规律呈正相关,并且深厚的ZDR柱较大概率出现在对流云系运动方向的前缘位置,与对流云团雷达反射率因子较大区域(≥50 dBz)有明显的对应关系;②ZDR柱最大深度的变化趋势同雷达回波顶高和垂直累计液态水含量有弱相关性,雷达回波顶高和垂直累计液态水含量的变化通常滞后于ZDR柱深度的变化(约12~15 min)。该方法具备识别海南岛地区ZDR柱现象的能力,可以在分析强对流天气过程、人工影响天气指挥和短临灾害天气预警等方面发挥应用效益。  相似文献   
124.
双棘黄姑鱼血清性类固醇激素的周年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放射免疫法(RIA)测定双棘黄姑鱼(Nibea diacanthus)血清性类固醇激素的周年变化。结果表明:雌鱼血清雌二醇(Estadiol-17β)浓度一年出现两次峰值,均在成熟产卵前一个月,即4月[(338±59)pg/mL]和9月[(296±48)pg/mL];血清睾酮(T)浓度在卵黄发生期急剧上升,并在卵巢成熟期达到最高值,分别是5月(2.506±0.262 ng/mL)和10月份(2.268±0.243 ng/mL),分别在血清雌二醇浓度两次峰值出现1个月之后,因此,雌鱼的血清雌二醇浓度和血清睾酮浓度均与性腺发育相关。雄鱼血清睾酮浓度的两次峰值均出现在性腺已发育成熟的5月份(2.307±0.792 ng/mL)和10月份(2.286±0.607 ng/mL),与性腺发育有明显的相关性;而血清雌二醇浓度全年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与雄性性腺发育相关性不明显。  相似文献   
125.
为了对双线偏振雷达的差分传播相移ΦDP进行滤波降噪处理,提高双线偏振雷达识别粒子、估测降水的能力。通过对C波段双线偏振雷达差分传播相移分别采用滑动平均、中值滤波、FIR滤波、卡尔曼滤波和小波分析5种不同方法地介绍,利用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移动式C波段双线偏振雷达(POLC)2013年外场试验观测资料,对比分析了经5种方法处理后的差分传播相移ΦDP径向数据,及其分别在降水估测中应用的效果。结果表明:采用FIR滤波方法、卡尔曼滤波方法和小波分析方法对ΦDP径向数据进行处理的效果比传统的滑动平均和中值滤波方法好;其中小波分析处理的ΦDP径向数据波动最小,再经过变距离法拟合的KDP数据的负值能够得到最有效地抑制,最后应用到R(KDP)降水估测中的精度最高。  相似文献   
126.
小袁 《中国测绘》2009,(1):79-79
记者李安利报道在西部测图工程中,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中测新图(北京)低空数码测绘有限公司利用双发动机无人机遥感技术,历时两个多月,圆满完成了西藏日喀则地区定日县、萨嘎县和阿里地区噶尔县,日土县、札达县、革吉县、措勤县共7个县的数码航摄及像控测量任务。这是国内首次利用双发动机无人机低空数码遥感系统对雪域高原进行航空摄影,结束了西藏部分县镇无法获取超低空、高精度、大比例尺低空数码遥感影像的历史。  相似文献   
127.
陈再辉 《测绘工程》2009,18(4):28-31
简要介绍双方向性插值方法的原理,并以线性插值和三次插值过程中的误差传播为基础,利用误差传播定律,推导出双方向性插值方法生成的DEM曲面平均高程误差值,并对线性插值和三次插值公式本身的精度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28.
顾及双差残差反演GPS信号方向的斜路径水汽含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给出了顾及GPS双差残差反演斜路径水汽SWV的解算流程;然后详细给出了双差残差到非差残差的转化算法,并对算法进行了改进;最后利用并址的GPS和WVR实测数据对反演SWV算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证实改进的反演算法能以优于4 mm精度近实时估算SWV值,与目前国际研究精度在同一量级。  相似文献   
129.
震后早期快速、准确的余震预测对震后灾害风险应对和采取有效的处置措施十分重要.震后早期阶段地震目录不完整性是影响现有余震预测方法快速、准确预测的关键因素.近年来,随着技术和模型的发展,使得震后早期数据缺失阶段的余震预测成为可能.本文针对震后早期数据缺失阶段难以开展有效的余震预测问题,分别从提升余震检测率角度阐述了匹配滤波技术和深度学习技术,从统计地震学的余震补齐角度阐述了双尺度变换技术,从最大限度利用余震信息实时预测角度阐述了Omi模型和Lippiello模型等研究进展,分析了各类方法的优劣势,并提出了综合解决震后早期数据缺失阶段余震预测“瓶颈期”问题的技术路线,为从事地震检测、余震预测以及震后趋势研判等相关工作的科研人员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30.
应用CAP方法、sPL深度震相方法和双差定位方法,对2019年M2.5以上皎口水库地区地震震源深度进行测定。通过CAP方法进行反演,计算出最佳震源机制解及震源深度;在震中距50 km左右的近台识别出清晰的sPL震相,运用频率—波速(F-K)方法画出各种震源深度的理论波形,与实际波形进行拟合确定震源深度;建立地震事件对,利用走时差观测值与理论值的残差确定其相对位置及深度。结果发现,上述多种方法测定的结果基本一致;相对而言,双差定位方法更适合皎口水库地区地震震源深度的测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