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6篇
  免费   240篇
  国内免费   38篇
测绘学   87篇
大气科学   21篇
地球物理   33篇
地质学   48篇
海洋学   563篇
综合类   202篇
自然地理   260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43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62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54篇
  2011年   82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55篇
  2008年   67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59篇
  2005年   58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7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21.
为了解渤海湾近十年来渔业碳汇能力,本研究汇总了渤海湾地区2010-2020年海水养殖的品种和产量。通过建立不同养殖品种固碳能力评估体系,计算了不同养殖品种对渔业碳汇的贡献和渤海湾近十年海水养殖固碳总量。结果表明,2010-2020年渤海湾海水养殖以池塘养殖为主要养殖模式,年固碳量从2010年的5.79万吨增至2020年的11.04万吨,十年内共计固碳96.0万吨,平均碳转化比为12.5%,其中山东省贡献超过65%。该探索对建立“渔业碳汇”计算的指标体系、科学发展碳汇渔业、提升海洋碳汇生态价值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2.
为减缓全球变暖趋势,海洋碳汇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在此基础上我国提出了碳汇渔业的发展理念,可直接或间接实现降低大气中CO2浓度。本研究以辽宁省海水养殖贝藻类主要品种(海带、裙带菜、牡蛎、贻贝、扇贝、蛤、蛏和蚶)为碳汇研究对象,依据《中国渔业统计年鉴》中2010—2019年辽宁省海水养殖贝藻类碳汇的相关数据对辽宁贝藻海洋碳汇能力进行了定量评估。结果表明,辽宁省通过养殖海藻和贝类的方式,10年间总计碳移出量约为26773万t,相当于减排了98257万t CO2。有效地证明了海水养殖贝藻类碳汇具有巨大的生态效益,也对辽宁渔业发展有着很可观的经济效益,同时对我国达成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具有一定程度的推动性。  相似文献   
123.
基于综合评价法、变异系数法、耦合协调度模型、障碍度模型等方法,从要素层面开展1995—2020年浙江山区26县城乡融合水平评价及差异化路径研究。研究表明:(1)山区26县城乡融合发展综合水平稳定增长,且呈组团状分布格局。(2)山区26县各要素间协调互动作用逐步增强,耦合协调度以2008年和2018年两个时间点为分水岭,实现由濒临失调到勉强协调,再到初级协调的阶段式跨越;创新型要素内部、创新型要素与其他要素尚未形成良好的互馈效应。(3)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差距较大、技术要素辐射范围和深度不够、对区域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带动作用不足是制约山区26县城乡融合发展的主要障碍因素。未来,可从强化要素流动与组合、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突破城乡融合发展障碍因素、加强区域密联4个方面探索县域城乡融合差异化路径,以实现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24.
通过2015—2019年河北省长城沿线县域旅游产业集聚水平测算,归纳河北省长城沿线县域旅游集聚现状特征,并在地理权重矩阵的基础上采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探究各县域人均GDP的区域分异规律,运用空间计量经济学模型探讨县域旅游产业集聚对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1)河北省长城沿线县域的旅游集聚差异整体上呈现收敛态势;(2)人均GDP的空间正相关性显著,空间集聚度大体呈现稳中有降,且逐渐向均衡态势发展;(3)县域间人均GDP正向空间溢出效应明显;旅游集聚正向效应显著,是影响人均GDP的重要因素。基于以上分析提出相应建议,有利于县域间旅游经济活动的合作与竞争,对于长城的保护与传承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5.
新时期城乡人口双向流动格局显著、研究尺度下沉,了解县域村镇人口迁移规律模式与影响机制对县域村镇规划编制及发展战略制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CiteSpace分别识别1985年、2009年以来中国的县域村镇尺度人口迁移研究热点,分析显示新旧热点联系紧密,理论与实证研究稳步发展,三十多年间学者关注的主要议题大体一致,集中在迁移主体特征、迁移过程的规律模式、迁移的影响因素与机制及迁移带来的影响与效应四个方面,由此系统性梳理归纳出国内关于县域村镇人口迁移研究的主要结论与进展。并根据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与学界研究趋势提出可重点关注的4类议题:(1)创新理论方法与基础数据研究。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理论、规范数据采集与统计口径、寻求学科交叉融合应用将极大扩展县域村镇人口迁移研究的想象空间。(2)尺度纵横向比较研究。探索不同尺度迁移规律,借鉴其他地区同尺度人口规划经验,以提出适应不同层级发展需求的策略。(3)迁移的时空演变与影响机制研究。关注下沉尺度的县域内部人口迁移模式,回溯生命周期视角下的家庭迁移模式,关注制度变量与迁移时间等新影响因素。(4)迁移的微观影响与效应研究。运用新理论与方法在个体与家庭微观层...  相似文献   
126.
正"聚土地"的成功,根源于其将农村与城市的生产和消费需求对接,为农村闲置土地找到了一条出路。安徽绩溪的数百亩土地通过聚划算出租使用权,让农民和消费者实现共赢的模式被称为"绩溪模式"。在参与县域经济峰会的全国百余县长一起见证下,聚土地在农业电商领域的创新成为土地活用标杆。"绩溪模式"实为阿里巴巴旗下聚划算今年3月推出的全国首例私人定制农场的项目——聚土地一期。上线几日就被3500多人认购土地,集中在苏浙沪、京广等一线城市;总计认购土地  相似文献   
127.
山东省县域经济时空分异演化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借助GeoDA软件,运用标准差、加权变异系数、库兹涅茨比率和空间自相关等分析方法,以山东省105个县域为研究单元,从时空双重维度着手,对山东省1995—2012年县域经济差异的时间演变趋势和空间格局分异特征进行定量分析。结果发现:时间序列上山东县域经济绝对差异显著扩大,相对差异缓慢上升,极化现象显著;从空间格局来看,山东县域经济存在明显的空间自相关性,总体呈现"大异质,小均质"的空间经济格局,东部县域发达而西部县域相对落后,县域间经济发展的空间依赖性呈现出由增强到减弱的趋势,县域经济发展遵循"积累循环"法则,空间自相关集聚模式具有较高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28.
以能源产区陕西省榆林市的12个区县为研究单元,在Geo Da和Arc GIS等软件的支持下,结合趋势分析和空间统计方法,分析2005—2010年榆林县域尺度下的能源消费碳排放强度的空间格局特征与空间分异机制。榆林各区县能源消费碳排放强度水平差异明显,总体差异呈扩大趋势,两极分化加剧。县域碳排放强度南北走向上表现出逐渐减小趋势,东西走向上具有微弱的"U"型变化态势。总体上,东北部区县碳排放强度高于西南部。各区县碳排放强度具有正的空间关联分布特征,且处于低水平非均衡空间分布状态,空间依赖性明显。结合相关性分析,榆林区县碳排放强度具有极化区、扩散区、塌陷区和传染区4个特征。"热点"主要分布在东北部三县,"冷点"主要分布于南部六县。能源资源分布不均、经济总量以及产业结构差异是造成榆林碳排放强度空间分布不均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9.
平原农区典型县域土地非农化对乡村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揭示土地非农化与乡村发展之间的作用机理是促进城乡一体化健康发展的必然需求.本文选取了平原农区典型县域山东省禹城市和桓台县作为研究区,通过分析不同发展阶段县域土地非农化与乡村系统演化特征,剖析了县域土地非农化对乡村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县域经济由低级向高级阶段演进,土地非农化的规模与比重呈现增长态势,乡村系统整体处于正向演化态势,禹城市和桓台县E指数分别由0.295和0.197增至0.798与0.700.土地非农化对乡村系统的影响是一个由弱变强的过程,土地非农化比重的增加会带来乡村一些要素的剧烈变化,其中,乡村经济子系统与社会子系统对土地非农化过程的敏感性较强.构建乡村人口转移与农地规模经营的保障机制,规范土地利用规划与管理,增强县域辐射能力,是平原农区土地非农化与乡村转型发展的调控重点.  相似文献   
130.
The stock of Bigeye tuna(Thunnus obesus) in the Indian Ocean supports an important international fishery and is considered to be fully exploited. The responsible management agency, the Indian Ocean Tuna Commission(IOTC), does not have an explicit management decision-making framework in place to prevent over-fishing. In this study, we evaluated three harvest control rules, i) constant fishing mortality(CF), from 0.2 to 0.6, ii) constant catch(CC), from 60000 to 140000 t, and iii) constant escapement(CE), from 0.3 to 0.7. The population dynamics simulated by the operating model was based on the most recent stock assessment using Stock Synthesis version Ⅲ(SS3). Three simulation scenarios(low, medium and high productivity) were designed to cover possible uncertainty in the stock assessment and biological parameters. Performances of three harvest control rules were compared on the basis of three management objectives(over 3, 10 and 25 years): i) the probability of maintaining spawning stock biomass above a level that can sustain maximum sustainable yield(MSY) on average, ii) the probability of achieving average catches between 0.8 MSY and 1.0 MSY, and iii) inter-annual variability in catches. The constant escapement strategy(CE=0.5), constant fishing mortality strategy(F=0.4) and constant catch(CC=80000) were the most rational among the respective management scenarios.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short-term annual catch is suggested at 80000 t, and the potential total allowable catch for a stable yield could be set at 120000 t once the stock had recovered successfully. All the strategies considered in this study to achieve a ‘tolerable' balance between resource conservation and utilization have been based around the management objectives of the IOT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