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9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26篇
测绘学   38篇
大气科学   25篇
地球物理   70篇
地质学   85篇
海洋学   32篇
天文学   5篇
综合类   17篇
自然地理   2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3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51.
按I.M.Gelland等人建立的模式识别Cora-3修改算法研究华东地区的地质构造、地貌和地球物理特征并用于识别本地区破坏性地震。破坏性地震易发生在新构造运动的沉降区内、白垩纪或新生代构造(断陷)盆地的内部或边缘、新构造垂直差异运动的地质块体边界附近以及活动断层数较多的地方。 “投票”结果表明误识率较低(ε=0.061—0.098)。根据“投票”结果,划分出五个D节点相对密集的地震危险区。 控制试验表明识别结果是比较稳定和可靠的  相似文献   
152.
We usually conduct environmental investigation through sample study. Therefore, it is essential that samples should be representative, at all time, and of the object be studied. However, the issues of sample representativeness and sampling errors are often neglected by investigators. Based on modem geo-statistics and sampling theory, this paper addresses these issues in more detail and presents a case study related to environmental risk assessment. The issue of sample representativeness can be measured in the following three aspects: (1) whether the sample numbers are large enough to reflec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initial object being studied); (2) whether the sample mass (or sample volume) is large enough to represent the original site (the local segment being sampled); (3) whether assay portion is prepared well enough to depict the initial sample. Sample numbers are dictated by the confidence level, the variance of population and the acceptable estimation error as well as the homogeneity and the spatial continuity of population.  相似文献   
153.
彭贵芬 《气象科技》2006,34(6):745-749
根据气象地质灾害与前期及当日降水的关系模型,对气象地质灾害危险等级进行模糊可能性描述,应用PP(完全预报法)原理,采用ES(专家系统)中的确定性因子法进行气象地质灾害预报的不确定性推理,所建立的气象地质灾害预报专家系统,在实际预报业务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2004年的汛期业务运行中,报准了全部重大气象地质灾害。结果证明:用完全预报方法原理,将气象地质灾害预报因子———降水量分为两段,第1段为实况降水量,第2段为预报降水量,建立预报模式是可行的;对于气象地质灾害这种小概率事件的预报,采用专家系统预报方法建立预报模式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154.
野外钻探施工机组人身伤害应急预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晨 《中国煤田地质》2007,19(Z2):106-108
地质勘探行业野外作业高度流动、分散,工作条件、作业环境艰苦、危害性大,安全生产工作十分特殊.作业环境的不确定性,加上各种机械设备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及专业特有工种多、情况复杂多变,对现场施工人员的伤害事故较多.通过对野外勘探生产施工过程中的调查研究,指出现场存在的危险因素,并对伤害的种类、分布的地点及影响的范围、造成的后果进行分析.提出组建应急机构,进行事故处理以及应急演练等相关应急方案.  相似文献   
155.
缙云县雷电危险等级预警预报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松泉  刘素娟  杨健 《浙江气象》2007,28(4):34-35,43
通过对缙云县雷电资料的统计和雷电灾害的调查,分析了缙云县雷电活动的时空分布特点、雷电灾害种类及成灾原因,得出特殊的地形地貌、防雷设施不完善、易遭雷击目标物大量增加、防雷管理和宣传不到位以及群众防雷意识淡薄等是造成雷灾增多的主要原因;选取季节因子、天气系统影响因子,结合单站预报工具、卫星云图和雷达回波等资料,初步建立了雷电危险指数预报模式和建成了相应的预警预报业务平台,并投入业务使用。  相似文献   
156.
从2006年12月6日开始,航空天气服务用户将会收到更加详细的关于飞机结冰服务信息。结冰天气,包括冰粒和一触就会冻结的云滴,会威胁飞机安全飞行,尤其是在冬季。机翼结冰时,作用在飞机上的拖曳力会增加,导致飞行困难。即使飞机得到飞行许可,在结冰状况下飞行一般得绕行数百公里。  相似文献   
157.
工程中预判岩爆传统方法以岩石强度为基础,但实际岩爆发生更多取决于岩体结构及岩体强度。本研究以我国西部某铁路隧道工程岩爆为背景,岩体强度使用广义Hoek-Brown准则来计算,根据岩爆发生实际情况提出了基于岩体强度-最大地应力比的岩爆预判改进方法,将实际岩爆发生情况、传统方法预判结果与改进方法预判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使用广义Hoek-Brown准则计算的岩体强度,可以很好考虑岩石类型和强度、施工情况、岩体结构特征;基于岩石强度-最大地应力比的岩爆预判结果与实际情况有较大差别,但基于岩体强度-最大地应力比的岩爆预判结果与岩爆发生实际情况基本一致;使用最大地应力和岩体强度预判岩爆时,轻微、中等、强烈、剧烈岩爆对应的岩体强度-最大地应力比范围分别为>0.15、0.07~0.15、0.02~0.07、<0.02。研究结果对高地应力区隧道工程施工、岩爆防治措施确定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8.
针对地质灾害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利用格网GIS技术和数学算法对地质灾害的地形危险进行评估研究。以新源县为实验区,创建500m×500m的格网覆盖研究区,选取高程、坡度、岩性、断层等地质地貌条件作为评价因子,运用GIS统计分析、叠置分析等功能将指标格网化和标准化,最后运用熵值法确定权重,进行综合评估。实验结果表明,新源县较高危险和高危险区主要集中在北部、中部及西南部的山区,共包含90.17%的灾害点,表明将格网GIS技术应用到地质灾害危险评估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59.
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中关键技术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邢岩  张琦 《化工矿产地质》2004,26(3):186-187,192
根据“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中的原则,对建设项目(市政工程、铁路工程及其它)重要性进行了评估级别的划分。尝试确定了评估范围。提出危险性分区可根据评估区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评价结果进行划分。  相似文献   
160.
The M_S8.0 Wenchuan earthquake on May 12, 2008 caused heavy casualties and economic loss. According to the field investigations, the characteristics can be described as follows: The meizoseismal region with an intensity of XI shows an obviously zonal distribution and suffered serious destruction from the earthquake, and the destruction perpendicular to the earthquake surface rupture decreased sharply. At the same time, the intensity X and IX regions perpendicular to the rupture are narrow and therefore their coverage area is small. The intensity on both sides of the rupture attenuates rapidly, but intensity VII and the VI regions are wide, the latter covering about 240,000 km~2. In intensity VI region, the damage area perpendicular to the rupture in the southern part is much larger than that of the northern part. Also, much new understanding about destruction types and destructive modes for all kinds of buildings, landforms and terrain is achieved in this pape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