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126篇 |
免费 | 1026篇 |
国内免费 | 760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3969篇 |
大气科学 | 1588篇 |
地球物理 | 639篇 |
地质学 | 469篇 |
海洋学 | 840篇 |
天文学 | 557篇 |
综合类 | 586篇 |
自然地理 | 26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70篇 |
2023年 | 261篇 |
2022年 | 306篇 |
2021年 | 357篇 |
2020年 | 236篇 |
2019年 | 313篇 |
2018年 | 243篇 |
2017年 | 302篇 |
2016年 | 263篇 |
2015年 | 315篇 |
2014年 | 484篇 |
2013年 | 358篇 |
2012年 | 417篇 |
2011年 | 413篇 |
2010年 | 402篇 |
2009年 | 403篇 |
2008年 | 454篇 |
2007年 | 326篇 |
2006年 | 312篇 |
2005年 | 296篇 |
2004年 | 274篇 |
2003年 | 300篇 |
2002年 | 260篇 |
2001年 | 226篇 |
2000年 | 195篇 |
1999年 | 151篇 |
1998年 | 137篇 |
1997年 | 137篇 |
1996年 | 123篇 |
1995年 | 95篇 |
1994年 | 88篇 |
1993年 | 93篇 |
1992年 | 61篇 |
1991年 | 69篇 |
1990年 | 71篇 |
1989年 | 59篇 |
1987年 | 8篇 |
1986年 | 4篇 |
1985年 | 2篇 |
1984年 | 2篇 |
1983年 | 3篇 |
1982年 | 4篇 |
1981年 | 1篇 |
1980年 | 1篇 |
1959年 | 2篇 |
1958年 | 1篇 |
1957年 | 9篇 |
1954年 | 5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9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991.
Pleiades卫星图像是一种应用时间尚短的新型遥感图像,目前还缺少对其专用的正射纠正处理方法。为此,以湖北省大冶—阳新地区的6景Pleiades图像为例,在Visual Studio 2008环境下,采用C#语言开发了针对Pleiades图像有理多项式系数(rational polynomial coefficients,RPC)文件格式的转换软件包,用于将Pleiades图像的RPC文件格式转换为IKONOS图像的RPC文件格式,并采用ERDAS9.2中的IKONOS图像的正射纠正模型对其进行纠正。该方法解决了对Pleiades图像进行正射纠正所需要解决的相关问题,开发的RPC文件转换程序可以用于批量的Pleiades卫星RPC文件格式转换,提高了转换效率和准确性,为大规模应用Pleiades图像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92.
通过分析虚拟参考站技术和主辅站技术的不足,提出了一种新的网络RTK技术———增强参考站技术(ARS)。分析了这种技术的原理并阐述了该技术中改正数的生成方法,同时,提出了一种基于RTCM编码的适合于该技术的改正数编码格式。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该技术的RTK定位精度、数据传输效率和系统可靠性,从理论上说明了增强参考站的技术优势。最后,以四川综合GPS服务网(SIGN)的子网数据对该技术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技术具有高定位精度、高数据传输效率的特点,是一种理想的网络RTK技术。 相似文献
993.
输电线路选线是电力工程勘测设计的重要工作内容,传统的勘测手段存在地图不能及时更新,优化选线不合理,实地踏勘工作量大、前期工作周期长等问题。本文以在线卫星地图数据为主要载体,开发了基于多平台在线地理信息数据的输电线路工程选线系统,改变传统的作业模式,发挥多平台在线卫星地图数据的优势,大大提高输电线路设计效率和质量,克服了多平台地理信息数据不能转换,图形不能编辑、输出、量测等问题。 相似文献
994.
1970年4月24日至5月3日在海南、湘西和关中三站对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的20MHz无线电信号进行了监听。本文对监听记录进行了分析,并且对超视距传播机制进行了探讨,提出了由波导、耳语廊和滑行传播方式组合成的四种可能的短波超视距传播模式,以解释此次监听实验取得的结果。 相似文献
995.
航天飞机雷达地形测绘(shuttle radar topography mission, SRTM)和先进星载热发射和反射辐射成像仪全球数字高程模型(advanced spaceborne thermal emission and reflection radiometer global digital elevation model, ASTER GDEM)提供了全球覆盖面积最广的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 elevation model, DEM)数据, 但其高程精度还未得到充分验证, 传统地面测量方法很难适用于验证大面积范围的DEM精度.以冰、云和陆地高程卫星/地学激光测高系统(ICESat/GLAS)高程数据为参考, 综合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GIS)空间分析、三维可视化与统计分析方法, 对中国典型低海拔沿海平原地区和高海拔山地的两种DEM数据高程精度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 高程值小于20m的低海拔地区, SRTM高程精度达到2.39m, ASTER GDEM的精度达到4.83m, 均远远高于这两种数据的标称精度; 而在西南山地, 这两种DEM的精度大约为20m, 与标称精度相当.最后, 建立了ICESat/GLAS与SRTM和ASTER GDEM的一元线性回归模型, 该模型具有较高的拟合度和显著线性关系, 可用于改善这两种DEM的高程精度. 相似文献
996.
997.
联合多种卫星测高数据分析全球和中国海海平面变化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利用了7年的T/P数据(第9周期至第249周期)、4年的ERS2数据(第0周期至第44周期)和Geosat精刻度重复任务(ERM)数据,由共线法研究了全球海平面变化和中国海域海平面变化。测高数据的逆气压改正采用了每个周期的平均大气压重新计算,对T/P和ERS2两种数据源计算的1995~1999年海平面变化作了相应的比较。 相似文献
998.
999.
为了给中国南极野外考察队提供DEM卫星影像图,在2002/2003年南极度夏期间,中国第19次南极考察队的大地测量工作者,在东南极Grove山地区,进行了地面控制测量。在覆盖面积达8000km~2的2000多米高的内陆冰盖高原区,在直升机和雪地车的支持下,利用Trim- ble4000ssi GPS接收机,与中山站GPS跟踪站联测,测量了7个GPS控制点,并埋设了永久性测量标志。数据处理采用GAMIT/GLOBK软件解算,获得了较好的定位精度,能够满足该地区制图所需。 相似文献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