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7篇
  免费   688篇
  国内免费   256篇
测绘学   165篇
大气科学   147篇
地球物理   121篇
地质学   242篇
海洋学   537篇
天文学   18篇
综合类   97篇
自然地理   784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42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46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53篇
  2015年   44篇
  2014年   71篇
  2013年   82篇
  2012年   77篇
  2011年   83篇
  2010年   68篇
  2009年   94篇
  2008年   120篇
  2007年   71篇
  2006年   71篇
  2005年   62篇
  2004年   73篇
  2003年   57篇
  2002年   63篇
  2001年   56篇
  2000年   49篇
  1999年   51篇
  1998年   77篇
  1997年   69篇
  1996年   81篇
  1995年   83篇
  1994年   70篇
  1993年   56篇
  1992年   50篇
  1991年   49篇
  1990年   41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01.
南极海冰问题评述:观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202.
南极鳕鱼食性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203.
一、地理位置和目的意义麦克期葳尔湾位于乔治王岛与纳尔逊岛之间。它的西北面、北面和东面为乔治王岛,西面为纳尔逊岛和菲尔斯海峡,南面和东南面为布兰斯菲尔德海峡。  相似文献   
204.
一、引言电子经纬仪与电磁波测距仪的集成产生了电子全站仪,这种全站仪在大地测量及工程测量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GPS的发展从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全站仪的缺点,但由于其必须保持对卫星通视条件下才能作业,因此广大测绘工作者采用了GPS和TPS联合作业的方式  相似文献   
205.
在北极的斯瓦尔巴德群岛,每年十月上旬,就已进入极夜的初期,尽管我去南极时,体察了极昼,尚不知极夜下的生活是啥滋味,但是当我准备赴北极时,出于拍摄照片的需要,还是渴望生活在阳光下。然而,因为阴差阳错,我与我的队友们,还是适值北极极夜时,也就是10月16日到达了北极。[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6.
极地大气科学与全球变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南极和北极是地球上的气候敏感地区, 也是多个国际科学计划研究全球气候变化的关键地区。极地大气科学考察与研究是极地科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的极地大气科学考察与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 25年来有较大进展。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参加了我国组织的23次南极考察、2次北冰洋考察和3次北极考察; 承担了南极长城站和中山站、北极黄河站气象业务建设和维持, 以及中-澳合作南极冰盖3个无人自动气象站工作; 进行了常规地面气象、Brewer大气臭氧、近地面物理、冰雪和大气化学等观测, 获得了较为系统的极地大气环境资料。开展了有关极地大气科学与全球变化的研究, 在极地天气气候特征及气候变化时空多样性、极地海冰变化和南极海冰涛动、极地近地面物理特征和海-冰-气相互作用、中山站臭氧变化特征及南极臭氧洞和大气化学、气候代用资料获取和古气候环境以及极地大气环境变化对东亚环流和中国天气气候影响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新进展。中国极地大气科学正积极通过多学科交叉、走国际合作道路, 努力提高对极地在全球变化中作用的认识水平, 并积极探索极地变化对我国气候、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7.
新华 《中国测绘》2006,(1):12-12
中国南极科学考察队员最近开始在中山站所在的拉斯曼丘陵地区布设照片控制点,为今后即将开展的航空摄影测量做准备,以解决我国无拉斯曼丘陵东部地形图和西部地区地形图更新等问题。这一地区地理环境特殊,测区控制点分布只是在岛屿和露岩区,而且所有点的布设只能采用人工方式进行。黑龙江测绘局吴文会、陈军、刘秀峰三名考察队员分成三组开始进行布设。由于控制点都选择在山顶,所有路途都靠步行完成,从一个点到另  相似文献   
208.
宗禾 《中国测绘》2006,(1):15-15
俄罗斯《真理报》最近报道,地球人类的文明可能源于万年冰雪覆盖的南极大陆!而这一发现甚至得到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的爱因斯坦的支持。南极可能存在文明据俄罗斯《真理报》报道,爱因斯坦和不少的科学家坚信,如今冰天雪地毫无生机的南极曾经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 爱因斯坦认为,一万多年前,南极不在南极点上,而位于温带地区。那个时候,温度气候均适宜的南极大陆也许曾孕育了一种高度发达的古文明。之后,南极漂移到了冰天雪地的南极点,气候突然  相似文献   
209.
问鼎南极冰盖最高点的十二勇士重返Dome A,选址建立中国南极第三站。10月,中国第24次南极科考活动又将启程。拓普康凭着历年对南极科考的热情,过硬的产品和大力的支持,2007年7月  相似文献   
210.
2006年南极臭氧洞为有记录以来最严重的一年,超过2000年。臭氧洞不仅面积最大(与2000年相当),且耗损最严重,这意味着南极地区2006年臭氧含量比过去的探测记录还要少。美国国家宇航局(NASA)和欧洲空间局(ESA)卫星搭载仪器对此进行了探测。世界气象组织(WMO)全球大气臭氧监测网的地基观测也证实了该监测结果。各单位使用不同观测仪器,监测结果略有差异。NASA监测结果显示2006年9月25日臭氧洞面积为2.95×107km2,2000年9月最大则为2.94×107km2。而ESA观测2006年9月25日臭氧洞面积为2.80×107km2,非常接近2000年最大值2.84×107km2。2006年10月1日测量的臭氧耗损达39.8兆吨(Mt),高于2000年9月29日测量的峰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