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9篇
  免费   688篇
  国内免费   256篇
测绘学   165篇
大气科学   147篇
地球物理   121篇
地质学   242篇
海洋学   537篇
天文学   18篇
综合类   97篇
自然地理   776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42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46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53篇
  2015年   44篇
  2014年   71篇
  2013年   82篇
  2012年   77篇
  2011年   83篇
  2010年   68篇
  2009年   94篇
  2008年   120篇
  2007年   71篇
  2006年   71篇
  2005年   62篇
  2004年   73篇
  2003年   57篇
  2002年   63篇
  2001年   56篇
  2000年   49篇
  1999年   51篇
  1998年   77篇
  1997年   69篇
  1996年   81篇
  1995年   83篇
  1994年   70篇
  1993年   56篇
  1992年   50篇
  1991年   49篇
  1990年   41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新华 《中国测绘》2006,(1):12-12
中国南极科学考察队员最近开始在中山站所在的拉斯曼丘陵地区布设照片控制点,为今后即将开展的航空摄影测量做准备,以解决我国无拉斯曼丘陵东部地形图和西部地区地形图更新等问题。这一地区地理环境特殊,测区控制点分布只是在岛屿和露岩区,而且所有点的布设只能采用人工方式进行。黑龙江测绘局吴文会、陈军、刘秀峰三名考察队员分成三组开始进行布设。由于控制点都选择在山顶,所有路途都靠步行完成,从一个点到另  相似文献   
152.
宗禾 《中国测绘》2006,(1):15-15
俄罗斯《真理报》最近报道,地球人类的文明可能源于万年冰雪覆盖的南极大陆!而这一发现甚至得到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的爱因斯坦的支持。南极可能存在文明据俄罗斯《真理报》报道,爱因斯坦和不少的科学家坚信,如今冰天雪地毫无生机的南极曾经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 爱因斯坦认为,一万多年前,南极不在南极点上,而位于温带地区。那个时候,温度气候均适宜的南极大陆也许曾孕育了一种高度发达的古文明。之后,南极漂移到了冰天雪地的南极点,气候突然  相似文献   
153.
问鼎南极冰盖最高点的十二勇士重返Dome A,选址建立中国南极第三站。10月,中国第24次南极科考活动又将启程。拓普康凭着历年对南极科考的热情,过硬的产品和大力的支持,2007年7月  相似文献   
154.
2006年南极臭氧洞为有记录以来最严重的一年,超过2000年。臭氧洞不仅面积最大(与2000年相当),且耗损最严重,这意味着南极地区2006年臭氧含量比过去的探测记录还要少。美国国家宇航局(NASA)和欧洲空间局(ESA)卫星搭载仪器对此进行了探测。世界气象组织(WMO)全球大气臭氧监测网的地基观测也证实了该监测结果。各单位使用不同观测仪器,监测结果略有差异。NASA监测结果显示2006年9月25日臭氧洞面积为2.95×107km2,2000年9月最大则为2.94×107km2。而ESA观测2006年9月25日臭氧洞面积为2.80×107km2,非常接近2000年最大值2.84×107km2。2006年10月1日测量的臭氧耗损达39.8兆吨(Mt),高于2000年9月29日测量的峰值  相似文献   
155.
平顶冰山     
张伊  贾朋群 《气象科学进展》2020,(2):M0003-M0003
平顶冰山(tabular iceberg或table iceberg),旧称平板状冰山(barrier iceberg),指冰架断裂后形成的冰山。新形成的平顶冰山四边几乎垂直且顶部平坦。在南极,平顶冰山的宽度为数十千米,最宽可达160 km,厚度可达300 m,大约有30 m在海面以上。在北极,这类大型冰山被称为冰岛,但与南极最大的冰山相比要小很多。  相似文献   
156.
韩建康 《极地研究》1998,10(4):4-14
分析了威德尔海周边雪冰和大气中MSA和nssSO2-4浓度资料。结果表明,威德尔海是造成这一地区大气中高含量生物硫化物的“源”,其周边岛屿及冰架表层雪冰记载和反映了大气中生物硫化物的空间分布和季节变化特点。源区产出硫化物的强度存在显著差异:靠近南极半岛一侧高于靠近Filchner-Ronne冰架一侧。尽管诸多因素对输运和沉降过程发生影响,表层积雪MSA和nsSO2-4浓度仍呈现出很有规律性的空间分布:随沉降地点离海距离和海拔高度的增加,浓度值递减;但在一定海拔之下,“高程效应”不显著。冰芯中MSA浓度垂向分布显示出季节分配“滞后”现象,在表层表现为受天气条件制约的输运过程造成的相位差,在深层则归因于有待验证的“迁移”机制作用的结果。大气和雪冰样品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在类似威德尔海这样的高纬地区,大气中的SO2-4和MSA“信号”在雪冰样品中会遭到不同程度的减弱。但就空间变化趋势和季节分布而言,表层雪冰仍是大气中组分(在本文是SO2-4和MSA)的良好载体。十分接近的大气和雪冰MSA对nssSO2-4(或SO2-4)比率证实,这两种大气组分在由大气洗净和沉降到冰雪过程中只发生微弱的分离作用。这也就是大气和雪冰中  相似文献   
157.
为了研究南极现代地壳运动,中国在西南极菲尔德斯海峡地区布设了形变监测网,并用DI-20测距仪和GPS定位仪对该网进行了监测。同时,中国也参加了SCAR组织的全南极GPS联测。本文讨论了将形变参数纳入误差方程的水平形变数据处理方法,并对刚体平移、旋转、均匀应变几种典型形变模型在测边网平差中的运用进行了讨论。通过对经典自由网与秩亏自由网的基准分析,提出对形变参数以及其它附加参数和点位参数分别给定参考基准的方法。相应于上述方法,编制了一系列数据处理程序并将之应用于对西南极菲尔德斯海峡形变监测网的数据分析。本文还利用监测网应变分析原理,对GPS监测数据进行了讨论和分析,结果表明,菲尔德斯断裂地区存在微小的断裂剪切运动,但位移量不大。  相似文献   
158.
南极冰盖表层雪内的现代环境气候记录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秦大河 《冰川冻土》1998,20(4):413-424
  相似文献   
159.
1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