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499篇 |
免费 | 1219篇 |
国内免费 | 1453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844篇 |
大气科学 | 2360篇 |
地球物理 | 1150篇 |
地质学 | 2308篇 |
海洋学 | 694篇 |
天文学 | 116篇 |
综合类 | 557篇 |
自然地理 | 114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72篇 |
2023年 | 269篇 |
2022年 | 342篇 |
2021年 | 361篇 |
2020年 | 259篇 |
2019年 | 306篇 |
2018年 | 240篇 |
2017年 | 272篇 |
2016年 | 250篇 |
2015年 | 300篇 |
2014年 | 510篇 |
2013年 | 419篇 |
2012年 | 497篇 |
2011年 | 469篇 |
2010年 | 404篇 |
2009年 | 448篇 |
2008年 | 498篇 |
2007年 | 420篇 |
2006年 | 362篇 |
2005年 | 387篇 |
2004年 | 389篇 |
2003年 | 358篇 |
2002年 | 289篇 |
2001年 | 280篇 |
2000年 | 251篇 |
1999年 | 180篇 |
1998年 | 210篇 |
1997年 | 161篇 |
1996年 | 181篇 |
1995年 | 177篇 |
1994年 | 129篇 |
1993年 | 100篇 |
1992年 | 85篇 |
1991年 | 61篇 |
1990年 | 39篇 |
1989年 | 42篇 |
1988年 | 23篇 |
1987年 | 11篇 |
1986年 | 23篇 |
1985年 | 13篇 |
1984年 | 12篇 |
1983年 | 7篇 |
1982年 | 11篇 |
1981年 | 6篇 |
1980年 | 9篇 |
1979年 | 10篇 |
1977年 | 4篇 |
1976年 | 4篇 |
1975年 | 4篇 |
1954年 | 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利用数值预报产品以及物理量的诊断对1999—07—13吴旗、盐池大暴雨过程进行系统分析,得出这次局地对流性暴雨产生的有利环流背景、中小尺度系统及动力学特征。前期中高层的下沉扩散运动、对流层内温度扰动及下界层内中小尺度系统产生,对局地性暴雨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特殊的地理环境与暴雨落区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82.
达索普浅孔冰心中记录的现代环境过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对达索普浅孔冰心的离子分析,得出达索普冰种从1983年到1995年年降水量波动减少,且该冰川没有受到人类活动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83.
84.
赤道印度洋中部断面东西水交换的季节变化及其区域差异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采用海洋再分析资料和实测资料研究了热带印度洋中部东西水交换特征。结果表明存在两个相互独立的过程,即北印度洋过程(4°~6°N)和赤道过程(2°S-2°N)。北印度洋过程受季风影响显著,11月至翌年3月冬季风期间表现出很强的低盐水向西输送,5-9月夏季风期间则为高盐水向东输送;由于冬季风期间的输送较强,年平均表现为低盐水向西输送。赤道过程分为表层过程和次表层过程。表层赤道过程受局地风场驱动,有明显的半年周期;4-5月和10-11月的东向流将赤道西印度洋的高盐水向东输送,其余月份相反;向东的输送较强,年平均表现为净高盐水向东输送。在次表层赤道过程没有明显的季节变化,海流全年一致向东,将海盆西部的高盐水向东输送。 相似文献
85.
本刊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14,(1)
<正>固体地球科学研究方法丁仲礼主编科学出版社出版本书对固体地球科学的研究方法进行了全面总结和介绍。全书分为五部分:地球表层系统环境重建、地球深部系统、地质作用的定年、岩浆和变质作用过程、构造过程。各部分分专题就相关科学问题的由来、内涵、意义、发展趋势,尤其是解决此问题的科学方法进行了详细介绍,并列举了研究实例。本书内容丰富,文字浅显,适合地球科学领域相关科研人员,尤其是从事固体地球科学研究的中青年学者以及高等院校师生阅 相似文献
86.
参照Landsat-5TM和HJ-1CCD遥感影像,依据实地踏勘资料及解译经验,分析各种海岸潟湖地貌学成因和发育演变阶段,提出基于潟湖地貌学成因的遥感分类方法。并将我国海岸潟湖划分为滨外坝型、沙坝型、沙嘴型、湾顶坝型、连岛坝型和河口型共6种地貌类型。建立基于发育演变阶段的潟湖遥感分类标准,将海岸潟湖分为青壮年期、老年期和死亡期共3个发育演变过程;结合潟湖在影像中的特征,以近红外、红、绿波段组合后的假彩色影像为例,从色彩、纹理、地物邻接关系等方面建立不同潟湖类型的遥感解译标志;根据所建立的遥感解译标志,对山东省53个海岸潟湖进行遥感分类验证,结果吻合。 相似文献
87.
通过对代表上扬子盆地西南缘上组合气藏特征的平落坝、白马庙和观音寺3个典型气藏进行解剖,明确了中侏罗统沙溪庙组天然气分布特征。结合输导体系、流体包裹体成藏期次和构造演化研究成果,分析了气藏成藏过程,总结其成藏模式,以期为有利勘探目标区的选择及评价提供地质依据。上扬子盆地西南缘沙溪庙组气藏以构造-岩性和岩性气藏为主,天然气主要分布在沙溪庙组Ⅰ、Ⅱ、Ⅲ段,主要聚集于构造高点。油气成藏时间集中在93~72 Ma,发生过至少2幕油气充注。燕山运动是气藏形成的主要时期,其形成的断层是沟通气源的主要通道;喜山运动是气藏天然气调整的主要时期,喜山期逆冲断层的活动及构造高点的迁移是天然气调整的主要原因。不同构造区域成藏具有差异性:西部褶皱带断-砂匹配、构造、砂体物性是主要控藏因素,构造高点、断层封闭性控制其含气丰度;东部斜坡带断-砂匹配、构造、封闭断层是主要控藏因素,构造高点、砂体物性控制其含气丰度。 相似文献
88.
利用2010 2012年两年4季莱州三山岛黄金海岸沙滩综合勘测结果,分析上述沙滩形成过程,并进行了沙滩近期变化特征探讨.结果表明,莱州三山岛黄金海岸沙滩年际及年内季节性变化规律均表现出带状冲刷特征,黄金海岸沙滩及其近海海域表现为普遍冲刷特征,冲刷厚度平均<1.2 m/a.基于莱州三山岛黄金海岸沙滩近期变化特征,建议尽早开展以抛沙养滩为主,并适当辅以硬工程的沙滩养护方案,注重海滩养护工程前期调查,修复和人工再造三阶段的工作,特别应根据设计方案向沙滩开展大量抛沙、保沙和稳沙工作,使受蚀海滩逐步恢复. 相似文献
89.
根据1982-04、06、07和10月胶州湾水域调查资料,探讨和研究胶州湾重金属Hg的水质、平面分布、垂直分布、季节变化以及来源.结果表明:Hg在胶州湾水体中的质量浓度范围为:0.006~0.049 μg/L,在胶州湾整个水域,没有受到Hg的污染.在胶州湾西南沿岸水域,地表径流直接输送Hg入海,其质量浓度都非常低;在胶州湾东部沿岸水域,河流输送Hg入海,其质量浓度相对较高.Hg的表、底层水平分布证实了Hg的水域迁移过程和水域迁移机制.Hg质量浓度的垂直分布展示了胶州湾表层水质受到陆地地表径流输送Hg的影响,而胶州湾底层水质受到累计沉降的效应.通过胶州湾Hg的时空分布,发现控制Hg的排放得到实施,输入胶州湾水域的Hg大为减少. 相似文献
90.
根据1979—1984年(缺少1980年)的胶州湾水域调查资料,分析了胶州湾水域有机农药六六六(HCH)的垂直分布,提出了六六六的水域迁移过程,研究结果表明,此过程出现3个阶段:从污染源把六六六输出到胶州湾水域、把六六六输入到胶州湾水域的表层、六六六从表层沉降到底层。在胶州湾,六六六的垂直分布按照时空分布来划分区域。在时间尺度上,一年中的春季、夏季和秋季;在空间尺度上,把胶州湾水域分为3部分水域:湾内、湾口和湾外。通过不同的时空区域六六六的垂直分布,进一步提出了六六六的水域迁移机制,阐明了六六六垂直分布的规律及原因。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