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854篇
  免费   2318篇
  国内免费   2788篇
测绘学   6304篇
大气科学   2727篇
地球物理   1387篇
地质学   3201篇
海洋学   3371篇
天文学   692篇
综合类   1264篇
自然地理   1014篇
  2024年   179篇
  2023年   679篇
  2022年   733篇
  2021年   973篇
  2020年   625篇
  2019年   924篇
  2018年   660篇
  2017年   736篇
  2016年   679篇
  2015年   848篇
  2014年   1189篇
  2013年   931篇
  2012年   1039篇
  2011年   1017篇
  2010年   785篇
  2009年   851篇
  2008年   911篇
  2007年   898篇
  2006年   846篇
  2005年   676篇
  2004年   594篇
  2003年   460篇
  2002年   382篇
  2001年   365篇
  2000年   335篇
  1999年   267篇
  1998年   202篇
  1997年   163篇
  1996年   149篇
  1995年   108篇
  1994年   110篇
  1993年   144篇
  1992年   108篇
  1991年   97篇
  1990年   99篇
  1989年   96篇
  1988年   25篇
  1987年   24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22篇
  1954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41.
The muhiyear averaged surface current field and seasonal variability in the Kuroshio and adjacent regions are studied. The data used are trajectories and (1/4) ° latitude by (1/4) ° longitude mean currents derived from 323 Argos drifters deployed by Chinese institutions and world ocean circulation experiment from 1979 to 2003.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Kuroshio surface path adapts well to the western boundary topography and exhibits six great turnings. The branching occurs frequently near anticyclonic turnings rather than near cyclonic ones. In the Luzon Strait, the surface water intrusion into the South China Sea occurs only in fall and winter. The Kuroshio surface path east of Taiwan, China appears nearly as straight lines in summer, fall, and winter, when anticyclonic eddies coexist on its right side; while the path may cyclonically turning in spring when no eddy exists. The Kuroshio intrusion northeast of Taiwan often occurs in fall and winter, but not in summer. The running direction, width and velocity of the middle segment of the Kuroshio surface currents in the East China Sea vary seasonally. The northward intrusion of the Kuroshio surface water southwest of Kyushu occurs in spring and fall, but not in summer. The northmost position of the Kuroshio surface path southwest of Kyushu occurs in fall, but never goes beyond 31 °N. The northward surface current east of the Ryukyu Islands exists only along Okinawa-Amami Islands from spring to fall. In particular, it appears as an arm of an anti- cyclonic eddy in fall.  相似文献   
942.
报道了KCl对方斑东风螺(Babylonia aerolato Link)浮游幼虫变态的诱导作用.结果表明,在水体200 mL,幼虫20只,KCl连续作用12 h的条件下,当KCl浓度不超过8×10-3 mol/L且幼虫日龄小于12 d时,诱导变态率为0~15%,诱导效果不稳定;当KCl浓度达到11×10-3 mol/L且幼虫日龄达到15 d时,浮游幼虫变态率超过95%.在水体850 L,幼虫2.0×105~2.5×105只,KCl连续作用9 h的条件下,KCl浓度为17×10-3mol/L,日龄15 d的幼虫变态率达90%.浮游幼虫日龄越大,KCl添加浓度越高,作用时间越长,KCl诱导变态作用越明显.KCl对方斑东风螺幼虫有毒性作用,日龄越小,浓度越大,作用时间越长,毒性越大.日龄12 d的浮游幼虫,KCl添加浓度11×10-3mol/L作用20 h诱导变态的稚螺,未发现其生长和存活受到KCl的不良影响.综合本实验的结果,KCl诱导变态较为安全有效的条件是:浮游幼虫日龄不小于15 d,添加浓度11×10-3~14×10-3 mol/L,作用时间不超过12 h.  相似文献   
943.
4种酞酸酯在龙须菜-篮子鱼食物链中的积累放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模拟受控条件下,利用气相色谱方法研究分析了4种酞酸酯类化合物在龙须菜(Gracilaria lemane-iformis)-篮子鱼(Siganus oramin)食物链中的积累、分布和放大状况。结果表明,4种酞酸酯在龙须菜组织内的积累表现为: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DEHP)>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邻苯二甲酸二乙酯(DEP)>邻苯二甲酸二甲酯(DMP)。侧链最长的DEHP在龙须菜藻体内的含量随暴露时间的延长呈增加的趋势,30 d体内积累量可达2.35 mg/kg(鲜质量);侧链最短的DMP在龙须菜藻体内的质量比随时间变化差异不显著,约为0.05 mg/kg;在30 d的暴露中,4种酞酸酯DMP,DEP,DBP和DEHP在篮子鱼体内总质量比分别为0.08,0.41,1.72,3.11 mg/kg。其中DBP和DEHP在鱼内脏组织中有较高的积累和分布,分别为1.14 mg/kg和1.83 mg/kg,其次为鱼残体组织,肌肉组织中含量最低。DEHP和DBP在龙须菜和篮子鱼体不同组织中均有一定程度的富集(生物富集系数FBC均大于1)。其中DEHP和DBP在内脏组织中的FBC值分别高达9.16和5.68,在龙须菜-篮子鱼这个简单食物链传递中DEHP和DBP在篮子鱼内脏组织中存在放大现象。  相似文献   
944.
为了解军曹鱼(Rachycentron canadum)的细胞遗传学特征,采用植物血球凝集素(PHA)、秋水仙碱胸腔注射,取头肾细胞经空气干燥法制片,分析了军曹鱼染色体核型。结果表明,军曹鱼核型为:2n=48=48t,染色体总臂数(NF)为48。  相似文献   
945.
利用荧光标记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fAFLP)技术对文蛤(Meretrix meretrix)、青蛤(Cyclina sinensis)、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和硬壳蛤(Mercenaria mercenaria)4种帘蛤科贝类的群体遗传多样性和种间关系进行了研究。选择EcoRⅠ/MseⅠ进行酶切,使用6个E 3/M 3引物组合进行扩增,共获得1 096个位点,多态位点比率95.1%,片段长度50~456 bp。其中,文蛤、青蛤、菲律宾蛤仔和硬壳蛤分别得到681,715,702和694个位点,相应的多态位点比率为76.8%,81.7%,83.0%和75.1%,得到17个种特异性位点,可作为4物种特征标记。分析了群体遗传相似系数和遗传多样性指数以及种间遗传相似系数。结果表明,硬壳蛤群体遗传相似系数最高(0.670 9),遗传多样性指数最低(0.236 0);菲律宾蛤仔群体遗传相似系数最低(0.592 5),遗传多样性指数最高(0.261 8);根据遗传相似系数采用UPGMA法构建了4物种32个体的聚类图,表明文蛤与菲律宾蛤仔遗传关系最近,青蛤与其他3物种遗传关系较远。  相似文献   
946.
褐菖鲉网箱养殖试验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1年4月30日在浙江南麂海域3 m×3 m×3 m网箱中放养0.9 g自然海区捕获的褐菖鲉(Sebastiscus marmoratus)苗种,进行为期2年多的养殖试验.结果表明,该鱼生长缓慢,养殖38 d体质量为8.3 g,养殖240 d为24.8 g,养殖787 d为112.3 g.总养殖成活率为20.1%,平均日增体质量0.142 g,平均日增体质量率0.62%.秋末至夏初低水温期是褐菖鲉的主要生长期,在9~13℃较低水温下亦会摄食与生长.饵料系数为3.6.冬春季养殖成活率高于秋夏季,第一年夏季养殖成活率低,仅28.1%.养殖方式以混养为宜.  相似文献   
947.
KCl对方斑东风螺浮游幼虫变态的诱导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了KCl对方斑东风螺(Babylonia aerolatoLink)浮游幼虫变态的诱导作用。结果表明,在水体200 mL,幼虫20只,KCl连续作用12 h的条件下,当KCl浓度不超过8×10-3mol/L且幼虫日龄小于12 d时,诱导变态率为0~15%,诱导效果不稳定;当KCl浓度达到11×10-3mol/L且幼虫日龄达到15 d时,浮游幼虫变态率超过95%。在水体850 L,幼虫2.0×105~2.5×105只,KCl连续作用9 h的条件下,KCl浓度为17×10-3mol/L,日龄15 d的幼虫变态率达90%。浮游幼虫日龄越大,KCl添加浓度越高,作用时间越长,KCl诱导变态作用越明显。KCl对方斑东风螺幼虫有毒性作用,日龄越小,浓度越大,作用时间越长,毒性越大。日龄12 d的浮游幼虫,KCl添加浓度11×10-3mol/L作用20 h诱导变态的稚螺,未发现其生长和存活受到KCl的不良影响。综合本实验的结果,KCl诱导变态较为安全有效的条件是:浮游幼虫日龄不小于15 d,添加浓度11×10-3~14×10-3mol/L,作用时间不超过12 h。  相似文献   
948.
利用欧空局(ESA)提供的最新 Envisat-1 卫星测高数据由共线平差方法计算出热带太平洋地区海平面相对于正常年份的高度变化并绘制 30 ′× 30 ′月海面异常图,对 2006-2007 年厄尔尼诺现象进行了研究分析,监测到其发生、发展、消亡的全过程,揭示了利用卫星测高技术研究厄尔尼诺现象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49.
用RAPD技术分析海南近海野生鞍带石斑鱼群体的遗传多样性,从48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20个引物对鞍带石斑鱼的DNA进行扩增,结果共检测出131个位点,其多态位点比例(P)为48.09%;利用RAPDdistance1.04软件获得海南野生鞍带石斑鱼群体21个个体间的遗传距离矩阵,依此计算出个体间平均遗传距离(D)为0.2650,个体间平均遗传相似系数(S)为0.7350;利用POPGENE1.3软件计算出Shannon遗传多样性指数(H0)为0.2266;与其他种类的石斑鱼群体的RAPD分析结果比较可知,海南近海野生鞍带石斑鱼群体仍保持着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因此在海南发展鞍带石斑鱼的养殖业,可以选择海南近海的野生鞍带石斑鱼作为亲本进行人工繁殖,但应采取一些有效的保护措施,以避免遗传多样性的丧失.  相似文献   
950.
海洋浮游动物多样性及其分布对全球变暖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日益加剧的全球增温和生物多样性丧失等现象,结合浮游动物在海洋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性,从世界各大海域的浮游甲壳类、水母类及毛颚类等群落对海洋表层温度升高及海流变化的响应等方面进行了综述,以期为进一步深入开展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