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测绘学   1篇
地质学   15篇
海洋学   1篇
自然地理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1.
塔里木盆地满加尔凹陷志留系砂岩为无障壁的潮坪、滨岸及辫状河三角洲沉积的岩屑砂岩和岩屑质石英砂岩,对满北和满东、满南地区志留系砂岩成岩作用序次尤其是碳酸盐胶结的时间、方式和特征、物性的对比研究认为:砂岩中碳酸盐胶结的时间早晚对砂岩孔隙演化具有重要影响,满北地区志留系砂岩发育有大量早期泥晶碳酸盐胶结,显微镜下研究表明这种胶结作用发生在岩石受到充分压实之前,呈基底式胶结,岩石颗粒呈点接触或漂浮状分布于早期碳酸盐胶结物之中,这种胶结作用抑制了岩石后期的压实作用。尽管目前其埋藏达5 000~6 500 m,但其经历的压实作用并不强烈,粒间发育大量早期的碳酸盐胶结物,后来这些胶结物被溶蚀,形成了大量次生孔隙。而在满东和满南地区的志留系砂岩,碳酸盐胶结发生在岩石经过充分压实之后,晚期的碳酸盐胶结物仅分布于岩石经充分压实后的粒间孔隙中,含量较前者低,后期可供溶蚀的碳酸盐比前者少,因而溶蚀形成的次生孔隙有限。因此,尽管满东满南地区志留系埋藏比满北浅(3 700~5 000 m),碳酸盐胶结物含量也低,也发育晚期碳酸盐胶结物的溶蚀,但岩石的压实作用比满北强,物性比满北低差。这主要与碳酸盐胶结的早晚有关,早期碳酸盐胶结对孔隙演化具有明显控制作用,有利于岩石孔隙的保存,为后来的溶蚀形成次生孔隙提供了条件。  相似文献   
12.
通过详细的岩心描述、测井相研究与近3000km地震剖面的精细解释,认为满加尔凹陷南缘在志留纪早期为缓坡大陆边缘,在满参2井与塔中32井、满南1井间的志留系柯坪塔格组上段底部识别出几近与志留系尖灭线平行的地层超覆线,此地层超覆线认为是满南地区志留系柯坪塔格组上段层序1中的初次海侵时期的海岸线。在此认识的基础上,结合钻井层序界面的有效识别,将塔中32井、塔中34井、满参2井与满南1井区志留系柯坪塔格组上段划分为2个三级层序,此2个层序中均有辫状三角洲砂体沉积,但“不同体系域同相砂体”的储集性具有不同特征,其主要影响因素是碎屑颗粒的粒径与分选、胶结物类型与含量、储集体经历不同的埋藏特征。位于斜坡低部位的满参2井区在层序1低位域内发育早期辫状三角洲前缘砂体沉积,主要储集砂体为前缘水下分流河道砂体,颗粒较细且成分成熟度较低。由于储集体埋深达5000m左右,且方解石胶结物含量高,致使储集性相对较差。而位于隆起区的塔中32井与34井区的主要储集体为层序1中海侵体系域内退积型辫状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砂体,颗粒相对较粗,成分成熟度较高,且埋深相对较浅,胶结物含量较低,其孔渗特征明显好于低位域早期辫状三角洲前缘砂体。  相似文献   
13.
包古图大型斑岩型铜钼矿的发现显示了新疆西准噶尔地区斑岩型铜矿找矿的巨大潜力.加尔塔斯铜矿与包古图铜矿同处于达尔布特断裂南部,地层为下石炭系太勒古拉组一套火山碎屑岩;侵入岩以岩株、岩脉出露为特征,岩性以花岗闪长斑岩为主;蚀变类型主要有钾化、硅化-绢云母化、褐铁矿化、绿泥石化构成环带蚀变,目前共发现5处矿化点.大功率激电工作显示存在低阻、高极化异常带,异常与地表岩株、岩脉矿化部位吻合很好.激电测深表明在地下140~200m存在高极化、中低阻层,推断为含铜花岗闪长斑岩体.综合地质物探特征,初步认为加尔塔斯铜矿为斑岩型铜矿,深部找矿前景良好.  相似文献   
14.
<正>在维克的黑沙滩享受了静谧的清晨后,继续一路往南行驶,风雪逐渐变小。开到瓦特纳冰川时,已经是阳光普照的晴朗好天气。我一直怀疑是不是巨大的瓦特纳冰川阻挡了那些厚重的雨云,使得这一地区可以在冬季享受得天独厚的宝贵晴天。瓦特纳冰川位于冰岛东南部,是欧洲体积最大与面积第二大的冰川,世界排名第3,仅次于南极冰川和格陵兰冰川。冰川海拔约1500米,冰层平均厚度超过900米,部分冰层的厚度超过了1000米。瓦特纳冰川国家公园是冰岛最受欢迎的自然风景旅游胜地,在这里可  相似文献   
15.
塔里木盆地满加尔凹陷地层埋藏史与有机质成熟演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冯乔 《沉积学报》1997,15(1):172-176
本文根据厚度恢复的体积模型,利用回剥方法,研究了满加尔凹陷寒武纪至第四纪的地层埋藏史,并根据初始沉积速率,将该区的地层埋藏史分为三个阶段。在地层埋藏史恢复基础上,结合TTⅠ计算结果,分析了该区下古生界各生油层的生烃史和下奥陶统与中上奥陶统生油层最大可能生油气范围的发展演化。  相似文献   
16.
库刹克构造叠合面积 160 km2 ,是塔里木盆地满加尔坳陷北部的“洼中隆”,拱褶高大 ,生、储、盖层组合配套 ,三层圈闭良好 ,属具有含油气前景的局部构造。满加尔坳陷生油气潜能巨大。但是 ,在库刹克构造上钻探的满 1井与满加尔坳陷内打的 10多口超深井 ,均未获得工业油气流。从油气源层、圈闭与储集空间、油气运移通道与巨厚隔层、油气成熟期与圈闭有效期配置等四个方面探讨了未获油气之原因 ,提示在满加尔坳陷腹地 ,相对较浅部位及周边断裂发育部位寻找寒武系和下奥陶统的原生油气藏  相似文献   
17.
王龙樟 《地球科学》2000,25(1):39-43
对塔里木盆地阿瓦提-满加尔坳陷三叠—侏罗纪的沉积物源从时空变化上进行了探讨.利用砂岩和砾岩的成分分析, 从纵向上研究沉积物源的演化, 认为包括沙雅前陆隆起在内的毗邻造山带的隆升是随着古生界的揭露而逐步隆起的; 利用岩相展布, 从平面上分析了沉积物源的变迁, 认为包括沙雅前陆隆起在内的周边物源区是与沉降中心同步发生反时针旋转的, 这种旋转与塔里木盆地的顺时针旋转有关   相似文献   
18.
封面说明     
正HJ-1A助力中国拟新建南极科学考查站选址HJ-1A satellite help China to set new Antarctic research station中国拟在南极维多利亚地区建立一座新的科学考察站,但是国内科学家对该地区情况了解很少。针对这一难题,北京师范大学全球变化与地球系统科学研究院采用国产卫星HJ-1A于2010年11月拍摄的遥感影像,对该地区进行遥感综合调查,并建议难言岛作为预选站址(封面图片右下角为该岛的WorldView-2高分辨率影像)。调查发现,该地区地貌十分独特,分布着6大陆上冰川,巨大的德里加尔斯基冰舌长约120km,阻挡了南面漂浮过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