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68篇
  免费   1257篇
  国内免费   975篇
测绘学   536篇
大气科学   1044篇
地球物理   2059篇
地质学   1577篇
海洋学   885篇
天文学   346篇
综合类   349篇
自然地理   404篇
  2024年   55篇
  2023年   209篇
  2022年   249篇
  2021年   297篇
  2020年   221篇
  2019年   292篇
  2018年   203篇
  2017年   170篇
  2016年   194篇
  2015年   231篇
  2014年   291篇
  2013年   263篇
  2012年   289篇
  2011年   297篇
  2010年   283篇
  2009年   259篇
  2008年   247篇
  2007年   234篇
  2006年   202篇
  2005年   214篇
  2004年   187篇
  2003年   173篇
  2002年   174篇
  2001年   201篇
  2000年   136篇
  1999年   146篇
  1998年   137篇
  1997年   142篇
  1996年   159篇
  1995年   170篇
  1994年   151篇
  1993年   125篇
  1992年   112篇
  1991年   115篇
  1990年   118篇
  1989年   84篇
  1988年   36篇
  1987年   26篇
  1986年   21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4篇
  1964年   3篇
  1963年   2篇
  1960年   3篇
  1954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991.
兰州雨量谱的气候变化与极端化趋势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兰州站1951-2005年逐日降水观测资料,进行雨量划分级别,分析了55 a来兰州分级降水雨量谱和极端降水的气候变化和发展趋势.研究表明:兰州年降水量逐年波动下降,长期变化趋势为每10 a下降9.0 mm,近20 a达到每10 a下降22.6 mm;年降水日数的长期变化趋势为每10 a下降3.6 d,近20 a为每10 a下降3.7 d.主要是由于小、中雨级的降水减少明显造成.兰州近20 a大雨以上级别的极端降水量增多,变化趋势为每10 a增加9.9 mm,年降水日数的变化趋势为每10 a增加0.4d.兰州年降水强度的长期变化趋势为每10 a上升0.1 mm·d1,其中小雨、中雨级别的贡献并不明显,主要的增加贡献是由大雨以上级别的降水强度增加所导敢的.极端降水的强度在近20 a的变化趋势为每10 a增加5.7 mm·d-1.兰州近20 a的年降水量中极端降水量占的比例由15.9%上升至1 6.2%;极端降水日数增加,其比例从1.8%上升至2.0%,在2000年极端降水所占的比例更是达到雨量的25.4%和雨日的4.0%水半,呈现出向极端降水增强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92.
利用外束质子激发X荧光技术(PIXE)、X射线衍射(XRD)、激光Raman光谱(Raman)以及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技术对辽宁岫岩玉进行岩石矿物学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岫岩玉矿相以叶蛇纹石为主,各种微量元素含量很低。岫岩玉Raman光谱的主要特征峰位于231、378、684、1048、1368和1397cm-1处。PIXE、XRD和Raman光谱技术作为无损分析方法为鉴定岫岩玉提供了一种快速有效的方法,为研究贵重的古玉器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993.
松辽盆地中部深部断层影响浅部次级断层发育的数值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利用Poly3D模拟了松辽盆地长垣隆起中部后裂谷期应力场,由此预测浅部次级断层的产状和密度。计算结果表明,深部断层的存在会扰乱浅部应力场,距离深部断层越近,扰动程度越明显,从而导致了浅层次级断层的走向变化和不均匀的密度分布;浅部次级断层的走向和分布与深部断层的形态和空间位置相关,它们在断层的端部、转折段及其附近变化较大。同样地,在施加远场的不同方向水平拉伸、相同应变量下,可计算出相应的浅部次级断层走向和密度的计算值。在不同反射层模拟得到的最佳伸展方向与区域分析基本相同,但此时预测断层走向和密度与实际情况仍有较大差别。考虑到模型中深部断层面的拖曳力分量均设置为零,即不存在独立的断层活动,这一差别暗示出浅部次级断层的发育不仅受远场构造作用影响,而且还受深部断层独立活动的制约。  相似文献   
994.
杨剑  万飞  王佳丽  杨婷 《吉林地质》2009,28(2):116-119
采用硼酸镶边垫底的粉末样品压片制样,用ARL ADVANT′XP+型X射线荧光光谱仪对土壤和水系沉积物样品中Na、Mg、Al、Si、P、S、Cl等31个组分进行测定。重点研究了Cl和S等元素的测定条件、痕量元素的背景选择和谱线重叠校正问题。使用经验系数法和康普敦散射作内标校正基体效应。经标准物质校验,结果与标准值吻合。方法的检出限、精密度和准确度能满足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样品的分析要求。  相似文献   
995.
在对阿曼Daleel油田下白垩统Shuaiba组上段的岩芯及成像测井裂缝特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利用过断层的水平井成像测井资料,开展对断层两侧的裂缝发育情况研究,分析认为裂缝发育密度与离断层的距离相关,提出裂缝成因主要受区内走滑正断层所控制.研究建立的3类不同规模的走滑正断层带裂缝密度分布函数,实现了对阿曼Daleel油田下白垩统Shuaiba组上段断裂带裂缝分布的定量评价.  相似文献   
996.
根据山东省24个风电场2013年全年每15 min的风电输出功率实测数据以及相应的WRF(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气象预测数据和FNL(Final Operational Global Analysis)再分析资料,分析了区域大规模风电爬坡现象与大尺度天气系统演变的联系。结果显示,大尺度天气系统,特别是阻塞高压系统,是诱发山东地区大规模风电爬坡的重要因素;爬坡事件的预测应当考虑天气演变的因素。进一步结合旋转门(The Swinging Door,TSD)算法重新讨论了爬坡事件的定义与识别,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爬坡事件的特征及其可预报性;并指出风电功率上报、考核制度应当重点考虑爬坡时间段的预测水平,以提高电网运行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997.
地壳形变与密度变化耦合运动探析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为整体解释现代大地测量数据,提出了地壳变形与密度变化耦合运动的基本思想;分析了地壳变形与密度变化耦合运动的基本理论;导出了由地壳形变与密度变化耦合运动引起的重力时间变化一般严格公式。  相似文献   
998.
似水准椭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提出了“似水准椭球”概念,给出了“似水准椭球”的“匀质分层”、“整体纬向”和“内匀外纬”3种模式的密度分布方式。针对“似水准椭球”密度分布的合理性和稳定性问题,初步提出了求解“似水准椭球”的拉格朗日函数和哈密顿积分的设想。  相似文献   
999.
三探测器密度测井的Monte Carlo模拟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改善传统岩性密度测井仪的缺陷,本文基于传统的双 源距探测器密度测井仪,提出在负源距范围内增加一个反散射探测器,构成新的三探测器密 度测井仪器. 利用Monte Carlo方法通用程序MCNP(3B),从光子与地层相互作用的机理出发 ,计算得到了反散射探测器、长源距探测器和短源距探测器的光子通量的能谱分布、光子通 量与源距的关系、光子通量与地层密度的关系、源距与探测深度的关系以及计数能窗等. 从 结果看,三探测器密度测井仪的长、短源距探测器对地层的响应关系与双源距密度测井仪的 长、短源距探测器一致,而反散射探测器对地层具有明确的响应关系,其响应关系与长、短 源距探测器近似相反,且其计数率很高. 因此,在负源距范围内增加第三个探测器是可行的 ,这将有利于提高密度测井的测量精度和垂向分辨率. 同时表明了Monte Carlo方法在核测 井仪器早期研制中的有效性,对仪器设计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00.
地震动反应谱的数值计算精度和相关问题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8  
定性讨论了采用精确法和其它数值方法计算地震动反应谱的精度和与之相关的问题。认为综合考虑精度、稳定性和效率3个因素,精确法仍然是计算地震动反应谱的首选方法。认为比值λh是影响反应谱计算精度的最重要因素,比值λ0则相对次要。讨论表明频域方法也是近似方法,不能作为度量其它方法精度的基准。指出计算地震动反应谱时,采用线性插值方法加密输入地震动,不能保证高频段反应谱的计算精度,建议深入研究这一问题以取得定量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