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59篇
  免费   818篇
  国内免费   788篇
测绘学   2726篇
大气科学   747篇
地球物理   698篇
地质学   2668篇
海洋学   628篇
天文学   70篇
综合类   591篇
自然地理   237篇
  2024年   32篇
  2023年   142篇
  2022年   171篇
  2021年   218篇
  2020年   138篇
  2019年   197篇
  2018年   180篇
  2017年   175篇
  2016年   210篇
  2015年   289篇
  2014年   439篇
  2013年   383篇
  2012年   471篇
  2011年   378篇
  2010年   382篇
  2009年   418篇
  2008年   433篇
  2007年   375篇
  2006年   329篇
  2005年   313篇
  2004年   278篇
  2003年   308篇
  2002年   257篇
  2001年   226篇
  2000年   207篇
  1999年   174篇
  1998年   179篇
  1997年   175篇
  1996年   159篇
  1995年   132篇
  1994年   150篇
  1993年   95篇
  1992年   83篇
  1991年   79篇
  1990年   70篇
  1989年   75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3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01.
李德喜 《水文》1997,(6):59-61
LS-150型皮囊积时采样器无线控制装置李德喜(湖南省邵阳水文水资源勘测局)LS-150型皮囊积时采样器的进水开关按原设计是用三根导线将水下仪器与岸上控制盒连接来控制的,故该采样器只适用于测船或有线拉偏缆道。而湖南大部分水文测站为不拉偏、不绝缘缆道,...  相似文献   
202.
李鹏 《核地知与行》1997,(2):11-11,10
  相似文献   
203.
该文综合利用沉积学、古生物学及地球物理学标志,对东营凹陷通61断块的沉积微相类型及其特征进行了详细划分和描述。系统编制了区内沙二段7个砂层组中51上小层沉积微相平面展布图,展示了各小层沉积时的地理面貌和沉积格局,阐明了各类储集砂体的平面分布特征,文中还详细讨论了沉积微相对油藏形成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204.
205.
刘林清 《江西地质》1996,10(1):69-74
笔者利用遥感图像,并结合野外调查对武夷山西南段桃溪环形构造进行了解译分析,认为该环形构造是一个呈多层偏心式展布的中型环形构造,是在不同时期地壳局部隆起和旋转上升运动的相继作用下形成的。它对铀矿化的空间分布起着重要的控制作用,已知铀矿床(点)或矿化异常区,片有97%以上分布在环形构造各层环及其边缘地区,并受其与线性构造带交切复合部位的控制。研究之类环形构造的特征,尤其是环形构造与矿产产出的关系,对指  相似文献   
206.
207.
208.
晚石炭世腕足动物部分属的两极分布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7个属产地及层位分析,证明晚石炭世腕足动物存在两极分布现象。认为古生物地理大区的混生区是这些两极分布的凉水型分子的起源地,即混生区起源。两极分布的分子具有快的迁移速度,推测凉(冷)水洋流的携带作用是这些凉水分子散布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209.
滇中铅锌矿床成矿控制因素及成矿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滇中地区面积大约为4万平方公里,在这范围内有近百处矿床(点)。近年来,在对四种矿床类型和12个典型矿床的研究基础上,系统总结了各种成矿的控制因素,提出了:地层,岩相古地理因素控制矿源层的同生沉积;构造和岩性控制后期金属元素活化和迁移以及工业矿床的形成;时间、空间分布是矿源层形成和后期改造成为矿床的这两种地质作用的综合体现,并且,指出了两个成矿预测区和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210.
京西煤田地薄皮式推覆构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兰薄皮式推覆构造由F09、F01分别成顶底部推覆构造的边界断层及主滑面,其间包容着14个断片,向下消失于基底滑脱面之上,构成典型的侏罗山式薄皮构造。外来岩体由北西向南东推覆滑动,滑移距离在7km以上,地层长度缩短5倍左右,地层厚度增加3倍。推覆构造产生于J3t之后,K1d之前,系燕山台运动中晚期,向下切割及叠加在早期F1滑覆构造系统之上。构造发育规律对找煤勘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