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9篇
  免费   221篇
  国内免费   108篇
测绘学   345篇
大气科学   144篇
地球物理   486篇
地质学   200篇
海洋学   45篇
天文学   6篇
综合类   80篇
自然地理   22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54篇
  2020年   47篇
  2019年   51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51篇
  2013年   50篇
  2012年   66篇
  2011年   59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52篇
  2008年   55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53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38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3篇
  1980年   10篇
  1978年   4篇
  1977年   4篇
  1966年   2篇
  1965年   2篇
  1964年   4篇
  1958年   2篇
  195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31.
对2019年夏季广州市从化区3个雷暴过程中7次触发闪电过程的39次继后回击和10次M分量及其对应的地电位抬升(ground potential rise,GPR)电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分析发现:39次继后回击对应的地电位抬升电压峰值几何平均值能达到-138.97 kV,且波形具有明显的次峰,次峰几何平均值为-90.09 kV,约为最大峰值的64.86%;继后回击引起的地电位抬升电压主要由雷电流泄放引起(相关系数为0.94),感应耦合作用相对较弱(相关系数为0.55),而M分量过程对应的地电位抬升电压则均由雷电流泄放引起(相关系数为0.99)。在雷电流瞬间冲击下,继后回击和M分量过程时的冲击接地电阻均小于工频接地电阻,M分量过程的冲击接地电阻平均值为12.02 Ω,继后回击过程为10.87 Ω。M分量半峰宽度可达毫秒量级,会使浪涌保护器长时间处于动作状态,极易引起浪涌保护器热崩溃损坏。  相似文献   
932.
利用2007年清水川电厂50m和府谷县气象站10m同期自动站风逐时观测资料,建立两地各月逐时风u-v分量回归方程和两地四季不同风速档次风向相关矩阵。依据回归方程回代获取厂址50m风的拟合资料,采用风向相关矩阵修正拟合风资料的风向结果。对修正后的风向结果验证表明:修正后的风向资料基本反映了厂址风向分布特征,效果较好。依据府谷县气象站1996—2005年10m风逐时观测资料,重建1996-2005年厂址50m风资料,并采用风向相关矩阵修正重建厂址50m风资料的风向结果。  相似文献   
933.
全球水循环的海洋分量研究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20  
利用NCEP/NCAR再分析月平均和逐日资料,采用“余差”方法,计算了1984~1994年全球海气淡水通量,分析了全球水汽输送的特点。主要结果有:(1)在全球水循环中,副热带大洋是重要的水汽辐散区,热带辐合带、南太平洋辐合带和南太平洋东南海域是集中的水汽辐合区,赤道东风带是夏季印度洋季风环流的主要水汽通道;(2)再现了全球海气淡水通量的分布,例如副热带“海洋沙漠”带、热带辐合带和南太平洋辐合带净降水区等;展示了细节特征,如黑潮区的净蒸发特点等;(3)发现了北大西洋中高纬度地区存在一东北—西南向的净蒸发带,而前人结果中则为净降水带;(4)分析了各大洋海气淡水通量的季节、年际变化特征,讨论了太平洋相对于大西洋作为水汽汇的特点;指出热带辐合带和南太平洋辐合带是海气淡水通量变率最大的海域  相似文献   
934.
利用28°N以南我国50个测站37a的资料对南海近海生成的热带气旋引起的年降水量和月降水量进行主要分量分析,发现年降水量在广东西南部和广西西南部最大,具有准9a的年际变化;月降水量在7月份范围最大、位置偏北,10月份降水量最集中、位置偏南,9月份最分散。  相似文献   
935.
吴丹  赵坤  余晖  王明筠 《气象学报》2010,68(6):896-907
利用中国新一代多普勒雷达网温州雷达和台湾气象局五分山雷达资料、地面自动站降水资料,分析2004-2007年登陆中国华东地区的6个台风从登陆前18小时至登陆后6小时的降水结构时空变化特征.环状平均回波分析显示,在台风离陆地较远时,轴对称降水径向廓线呈双峰结构,最大降水位于台风眼墙处,降水次大值位于台风外围雨带处.台风强度越强,最大降水越强,且离台风中心的距离也越近.当台风接近登陆时,其内核区降水有增强的趋势,从登陆前6小时至登陆时,各台风内核区平均降水率的增强倍率在1.3-3.2,且外围降水随时间向台风中心收缩,内缩速率随台风强度增强而减慢.台风登陆后,台风眼被降水填塞,强度快速减弱,同时降水持续内缩,内核区总降水逐渐衰减.此外本文还建立了一个登陆前台风轴对称降水径向廓线模型,该模型能定量地描述降水廓线的双峰结构,模拟结果与实际雷达观测降水廓线的的均方根误差最小为0.46 mm/h,最大为5.3 mm/h.  相似文献   
936.
本文对北半球夏季500hPa 候平均高度场,在进行旋转主分量分析的基础上,应用Mann-Kendall 秩和检验,计算分析了出现多年持续异常的地区和突变年代.结果表明,夏季西大西洋(WA)型具有明显的10—20年时间尺度的持续性异常特点,近40年中出现突变的标志年代是1966年,先前于 Sahel 和我国北方近20年来持续干旱的发展.  相似文献   
937.
邓涤菲  周玉淑 《高原气象》2011,30(2):406-415
利用日本气象厅区域谱模式(RSM)的20 km分辨率再分析资料,对2006年第8号台风"桑美"在近海急剧增强和登陆后急剧减弱时的高低层辐散、辐合特征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利用调和-余弦计算方法得到的无旋转风分量较散度场能更明显地反映台风"桑美"在近海急剧增强和登陆后急剧减弱时的风场变化特征.在台风急剧增强过程中,台...  相似文献   
938.
多层递阶预报模型的一种改进方案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李邦宪 《大气科学》1991,15(1):69-73
本文针对气象要素与其过去的数据自相关程度一般都较差,而与其自身的显著周期分量却存在较高的线性相关关系的特点,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多层递阶预报模型。它将多层递阶方法与逐步回归双重分析相结合,用显著周期分量取代经典多层递阶预报模型中的自回归部分,使之能更好地反映气象要素自身的历史演变规律,从而稳定其预报效果。  相似文献   
939.
北半球夏季500hPa候平均高度场异常持续性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剑民  钱传海 《大气科学》1994,18(2):200-206
本文应用环流持续性异常判据和旋转主分量分析方法,对1951—1986年间夏季北半球500hPa逐候平均高度场进行了计算分析,探讨夏季持续性环流异常的地理分布及持续期的基本特征。结果表明:前11项旋转主分量的主要高荷载中心,与持续异常的高频数中心或其邻近区域大都基本吻合;候平均环流异常的持续性略高于马尔柯夫过程。但某些区域季节性环流异常及多年趋势性环流异常,通常是由某些环流系统或作用中心多次替换、反复出现的持续性异常所组成的。夏季副热带系统是这类异常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940.
论地面垂直变形监测中应用GPS技术的可能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GPS技术传递高程基准时需要知道精确的大地水准面与椭球面之差.但在垂直变形监测的特定情况下,人们关心的是高程的变化而不是高程本身.提出在地面沉降监测中可用站坐标系下的U分量变化代替水准测量高差的变化.分析了这一方法的可能误差和大小.根据1995~1998年连续4年的GPS与精密水准对比观测,验证了方法的实际精度,表明在地面沉降监测中有可能用GPS技术代替精密水准传递高程基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