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81篇
  免费   158篇
  国内免费   161篇
测绘学   101篇
大气科学   53篇
地球物理   74篇
地质学   1162篇
海洋学   91篇
综合类   85篇
自然地理   334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64篇
  2021年   78篇
  2020年   47篇
  2019年   58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44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44篇
  2014年   78篇
  2013年   61篇
  2012年   98篇
  2011年   92篇
  2010年   97篇
  2009年   96篇
  2008年   75篇
  2007年   79篇
  2006年   62篇
  2005年   51篇
  2004年   46篇
  2003年   48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54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51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35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42篇
  1990年   41篇
  1989年   45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4篇
  1985年   2篇
  1957年   1篇
  1954年   1篇
  1952年   4篇
  1951年   1篇
  1948年   4篇
  1946年   2篇
  1945年   4篇
  1944年   1篇
  1942年   1篇
  1941年   4篇
  194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采用LB和PYGV两种培养基分离培养慕士塔格峰洋布拉克冰川雪冰及融水中可培养细菌,通过分离菌株16S rDNA的PCR-RFLP图谱和基于基因序列相似性的系统发育分析揭示细菌多样性。结果从样品中共分离到178株菌,分属于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中的α-Proteobacteria、β-Proteobac-teria、γ-Proteobacteria纲,厚壁菌门(Firmicutes),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和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6个类群,以假单胞菌Pseudomonas、黄杆菌Flavobacterium、紫色杆菌Janthinobacterium为优势菌群。 LB和PYGV两种培养基在分离的细菌数量及种群多样性、优势菌属、特有菌属方面呈现一定差异。结果表明,慕士塔格峰洋布拉克冰川地区可培养细菌多样性丰富,且存在一定的地方特异性菌属,寡营养培养基更利于极端微生物的恢复生长。  相似文献   
162.
随着全球冰川正在越来越多的地区融化, 冰川微生物资源很可能会由于冰川退缩而未被人类所发现就已受到生存的威胁而濒危.以祁连山老虎沟12号冰川消融区和末端雪样及末端土样为研究对象, 采用培养方法、分子鉴定, 研究冰川雪样优势菌群在冰川末端土样的分布状况及生理生化指标变化情况, 分析冰川细菌优势菌群在冰川退缩后适应非雪环境的能力.结果表明: 冰川末端雪样优势菌为1BW1和1BW2所代表的Pedobacter, 该属在冰川消融区雪样和冰川末端土样中未分离到; 冰川消融区雪样优势菌为2BW所代表的Acinetobacter, 该属在冰川末端雪样中的数量较少, 在冰川末端土样中的数量更少.不同采样位点16S rRNA序列相似性高的菌株其生理生化特征比相同采样位点的大.因此, 冰川冰退缩可能会引发冰川雪样中的优势种群不能适应新环境而灭绝. 应加强冰川细菌资源利用和保护的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163.
介绍了近年来苏联在中亚高加索、西伯利亚、远东以及北极和南极等地区开展的冰雪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64.
贡嘎山海螺沟为冰川地质作用的冰川谷,其中、下游河谷为古冰川谷,上游发育着现代冰川,它是横断山主峰贡嘎山地区冰川群中最宏大的一条冰川.自第四纪以来,强烈的冰川地质作用塑造了海螺沟流域特殊的山地与河谷地貌,因其距大城市较近,成为人们研究和观赏冰川奇观不可多得的地点.使之越来越受到中外游客的青睐.  相似文献   
165.
《甘肃地质》1985,(Z1):101-110
中祁连山西段以前没有进行过古地磁的研究工作。我们此次开展专题研究,在十三条实测剖面和路线剖面上采集了618块古地磁标本(采样位置参见图0—1),选择切制了其中的194块,共得561块成形标本。其中,4厘米~3的为24块,2厘米~3的为537块。  相似文献   
166.
帕隆藏布流域位于中国海洋性冰川发育最为集中的藏东南地区,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帕隆藏布流域冰川亏损显著。利用全球开放冰川模型(OGGM)模拟了1980—2019年藏东南地区帕隆藏布流域1 554条冰川物质平衡,发现1980—2019年帕隆藏布流域全域冰川物质平衡呈现不断亏损的状态,为-0.41 m w. e.·a-1,在2000—2019年物质平衡亏损更为严重,达到-0.56 m w. e.·a-1。从空间分布上来看,流域东南部和流域西北部是冰川亏损最为严重的区域,流域中部和西部冰川亏损相比较少。温度的升高和降水的轻微减少是冰川物质亏损的主要原因。通过气温和降水的敏感性分析,气温上升1℃,流域71.75%的冰川物质平衡变化在-1 000~-500 mm w. e.·a-1;降水减少20%,62.81%的冰川物质平衡变化在-450~-300 mm w. e.·a-1,相较于降水,冰川对气温变化更为敏感。通过分析国家气象站及再分析数据,发现1980—2019年气象站气温上升均超过1.5℃,波密站200...  相似文献   
167.
青藏高原及周边山地拥有地球上最高大且最广阔的高山高原,是除两极外最大的现代冰川作用中心,这也使得中国成为中低纬度地区现代冰川最发育的国家之一. 现代冰川平衡线分布具有纬度地带性特征,在青藏高原上还呈不对称的环状. 根据相关研究资料估算,中国末次冰期最盛期时的冰川面积约为50×104 km2,是现代的8.4倍. 基于平衡线处年降水量和夏季平均气温(6-8月)之间的相关关系重建的中国西部(105° E以西)末次冰期最盛期时的平衡线分布图与现代的相似. 在青藏高原内部与西北部,平衡线下降值在500 m以内,小的仅为200~300 m;在青藏高原东南边缘下降值约800 m,最大可达1 000~1 200 m. 天山与阿尔泰山平衡线下降值均在500 m左右. 中国东部(105° E以东)没有发育现代冰川,仅有数处中高山地,如贺兰山、太白山、长白山与台湾山地保存有确切的末次冰期冰川地形,末次冰期最盛期时的平衡线下降800~900 m,大于青藏高原、天山与阿尔泰山地区的下降值. 根据中国东部末次冰期的平衡线分布图以及相关的古气候与古环境研究资料,海拔2 000 m以下的中低山地在第四纪期间任何一次冰川作用中都不具备冰川发育所需的地势条件.  相似文献   
168.
陈相坤 《地下水》2022,(3):201-202
以和田地区昆仑山北麓中小河流为研究对象,根据水文观测站的实测年径流量及河源区的冰雪资源数据进行相关分析;通过计算成果说明区域内有实测水文资料的中小河流,其多年平均径流量与河源区的冰川面积相关系数达到0.802,关联程度密切;这一发现对本区域内昆仑山北坡的33条无资料河流进行水文分析具有实用意义,其计算方法简便,适合于本区域受冰川影响的缺乏水文资料区域河流的水文分析计算,采用河源区冰雪资源量推求无资料的中小河流的年径流量,所涉及到的计算数据均为已知确定量值,因此,分析计算成果不存在因人而异的情况,可靠性强;此方法是建立在河流源区所具有的冰雪资源量的基础上,因此得到的计算成果较可靠。对水利工程建设的规模、投资及工程安全性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9.
明永冰川也叫奶诺戈汝冰川,位于滇藏边界太子雪山主峰卡格博峰(海拔6740m,为云南省第一高峰)东坡,是该区最大的冰川。据《横断山冰川》一书报道,该冰川长11.5km,在横断山脉中仅次于贡嘎山东坡的海螺沟冰川(长13.1km)和磨子沟冰川(长11.6km),但其冰舌末端下伸至海拔2700m处,却是所有冰川中最低的。太子雪山是藏传佛教八大神山之首。卡格博峰更以其雄伟庄严和神奇美丽吸引着无数的中外游人、登山家和科学家。从1988年以来,中、美、日三国登山家曾10次向她挑战,但都铩羽而归,迄今她仍是尚未被人类染指的处女峰。特别是1991年1月3日22时至4日8时间,17位中日联合登山队成员消失于第3号  相似文献   
170.
赵传熙  杨威  朱美林  王永杰 《冰川冻土》2019,41(6):1281-1291
冰川作为地表特殊的下垫面,冰川区内气温明显低于同高度非冰川区大气温度。如何利用低海拔非冰川区观测资料精确估算高海拔冰川区气温,直接关系着青藏高原冰川消融估算及其水文效应的评估。利用架设在藏东南帕隆藏布4号冰川不同高度带的四台自动气象站资料,分析了冰川区与非冰川区气温的波动特征,评估了迄今为止通用的线性递推模型(DT模型)、分段拟合模型(SM模型)和简化热力学模型(GB模型)三种方法在藏东南冰川区气温估算方面的应用效果。对比研究发现:SM模型在帕隆4号冰川上的模拟效果最为理想且操作相对简单;传统DT模型在消融区存在严重的高估,帕隆4号冰川表面夏季(6-8月)正积温的高估比例接近39%;GB模型由于受到诸如冰川风边界层厚度等不确定性的影响,降低了大范围温度估算的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