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1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30篇
测绘学   232篇
大气科学   48篇
地球物理   14篇
地质学   113篇
海洋学   36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169篇
自然地理   16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69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54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52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50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32.
李旭文 《现代测绘》2004,27(5):26-28
GIS是江苏省环境自动监控系统建设中重要的支撑性信息技术,在GIS数据以及软件系统的支持下.全省各种环境自动监控信息的获取、存贮、管理和显示实现了信息处理业务化集成,网络化环境自动监控信息共享与服务GIS系统为增强我省适应环境管理现代化的环境信息快速获取和应急决策响应能力发挥了良好作用。  相似文献   
33.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计算机电子信息技术突飞猛进日新月异,计算机信息网络的诞生,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诸多方便。同时,由于其自身抗雷击电磁脉冲的耐受水平很低,致使雷击灾害经常发生。因此,做好防雷装置的检查检测,发现隐患,及时完善,就显得尤为关键。  相似文献   
34.
吉林省气象部门IP电话网络系统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宽带网络业务已在气象部门中得到广泛使用,近日,吉林省气象部门建成了覆盖全省各级气象台站的宽带专线网络,该网络具有快速、灵活、易维护等特点,基于这个网络,我们建成了连通全省各级气象台站的IP电话网络。该IP电话网络硬件性能好,软件技术成型,具有延时短、音质好的特点。该电话网的投入使用,将大大节省办公电话费用。本文从结构、技术要点等方面介绍一下吉林省气象部门IP电话网络系统。  相似文献   
35.
上海高中地理新教材以专题的形式为广大师生提供了更多自由发挥的空间,为充分体现课改精神及新教材的特点,在教学中我充分利用我校现有的资源,将学科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相整合。  相似文献   
36.
运用地理信息技术信息技术等现代化科技手段,以潍坊市国土资源"一张图"数据中心为数据基础,实现地理空间数据与国土应用数据整合,有效掌控已有资源,建立信息采集、综合查询、综合分析、批后跟踪、预警评价、辅助决策、辅助业务办理等功能为一体的国土资源综合监管平台,以科技手段实时监管监控土地"批、供、用、补、查"动态。  相似文献   
37.
介绍了我国共享单车的发展现状和使用流程;探讨了富客户端技术、服务器推送技术、插件技术、移动GIS技术等在共享单车行业中的应用;向技术部门、政府部门、企业尝试性地提出了建议;并展望了共享单车的未来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38.
针对林业检疫工作存在信息化程度低、管理不够科学有效的问题,本文提出将网络地理信息技术应用到林业检疫管理工作中。在对系统的逻辑框架和网络设计完成后,建立了林业检疫管理信息系统,通过内网、外网和移动终端配合,完成了林业检疫的数据采集、信息分析等业务工作以及相关单位和虫害信息的管理工作,为辅助决策提供了数据,也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对林业资源的管理和保护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9.
以席卷全球的信息革命、经济全球化和新国际分工为背景,分析了信息技术产业的空间分布格局,探讨了影响信息技术产业的主要因素。由于信息技术产业与工业的特征不同。进而影响空间分布的因素不同,从而导致了产业空间的变化。中国无论在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的水平、空间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等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均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40.
本节课以“历史名城—自然环境—城市职能—发展与保护”为主线展开教学,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根据学生年龄特点、认知规律和知识经验安排教学内容。通过游戏活动,激趣设疑,概括全文;谈论北京,了解学生知识储备;分析地图,知道古城空间区域变迁的原因和独具中国特色的城市建筑;综合分析,说明北京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掌握说明一个城市地理位置的方法,学会评价其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的优劣;分析案例,说出北京三大城市职能和现代化大都市的特征;讨论交流,知道北京的发展前景,树立合理发展城市区域和保护人类传统文化遗产的思想意识;编写“教材”,关注乡土,学以致用.掌握了解一个城市的基本方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