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8833篇 |
免费 | 3280篇 |
国内免费 | 1183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6194篇 |
大气科学 | 1001篇 |
地球物理 | 1852篇 |
地质学 | 4384篇 |
海洋学 | 1125篇 |
天文学 | 385篇 |
综合类 | 2262篇 |
自然地理 | 6093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4篇 |
2024年 | 550篇 |
2023年 | 907篇 |
2022年 | 1116篇 |
2021年 | 1248篇 |
2020年 | 997篇 |
2019年 | 1001篇 |
2018年 | 689篇 |
2017年 | 767篇 |
2016年 | 823篇 |
2015年 | 891篇 |
2014年 | 1354篇 |
2013年 | 1029篇 |
2012年 | 1106篇 |
2011年 | 1076篇 |
2010年 | 1027篇 |
2009年 | 1078篇 |
2008年 | 1024篇 |
2007年 | 886篇 |
2006年 | 800篇 |
2005年 | 739篇 |
2004年 | 642篇 |
2003年 | 599篇 |
2002年 | 540篇 |
2001年 | 405篇 |
2000年 | 312篇 |
1999年 | 258篇 |
1998年 | 231篇 |
1997年 | 196篇 |
1996年 | 167篇 |
1995年 | 148篇 |
1994年 | 120篇 |
1993年 | 100篇 |
1992年 | 95篇 |
1991年 | 81篇 |
1990年 | 83篇 |
1989年 | 70篇 |
1988年 | 10篇 |
1987年 | 15篇 |
1986年 | 20篇 |
1985年 | 11篇 |
1984年 | 7篇 |
1983年 | 8篇 |
1982年 | 4篇 |
1981年 | 10篇 |
1980年 | 12篇 |
1979年 | 5篇 |
1977年 | 4篇 |
1974年 | 4篇 |
1957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基于灰色线性规划的土地利用结构优化——以云南省澜沧县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土地利用结构优化是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基础和核心。以云南省澜沧县为例,分析该县2000年土地利用结构和社会经济结构状况,以最优化理论为指导思想,运用灰色线性规划方法,结合其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和有关控制指标,优化该县2015年土地利用结构,为全县土地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获取最佳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提供“定量”的参考,最终促进区域社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42.
论文在提出海洋和“新海洋”广度、深度空间概念的基础上,进一步诠释了作为新的海洋权益的控制权,及其在未来政治、经济、外交、军事等领域的重要作用。由于海洋蕴藏着巨大的可再生能源,论文从能源开发利用的视角分析了开发利用海洋深度空间的重要战略意义,并对解决我国海洋争端,开发海洋新能源及综合践行海洋深度空间权战略提出了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43.
西安市投资环境优化对策的定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系列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采用单排序和总排序,分析比较影响西安市的投资环境的因素系列,确定其权重重要性程度,据此提出优对策。 相似文献
44.
江苏省射阳县是我国南北分界线东部起点,有“东方湿地鹤乡,水绿生态港城”的美誉。近年来,全县高举节约集约用地大旗不动摇,通过实施“空间优化、五量调节(控制总量、优化增量、盘活存量、用好流量、提升质量)、综合整治”三大战略,创新具有射阳特色的科学高效土地利用模式,走出一条以提升节地水平和产出效益的“两提升”为引。 相似文献
45.
粘质沙雷氏菌(Serratia marcescens)发酵培养基优化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从山东东营海岸湿地盐碱滩地土壤中筛选出的一株海洋菌种———粘质沙雷氏菌(Serratia marcescens)的发酵培养基进行优化,并进行100 L发酵罐中试放大试验的研究。确定粘质沙雷氏菌的最佳培养基配方为葡萄糖10 g/L,硫酸铵5 g/L,麸皮50 g/L,柠檬酸三钠1.0 g/L,K2HPO4.3H2O 0.3 g/L,FeSO4.7H2O 0.05 g/L,MgSO4.7H2O 0.5 g/L,pH 7.2~7.7。发酵最适温度为30℃。通过测定粘质沙雷氏菌在发酵罐中培养的生长曲线,确定发酵时间以28~30 h为宜,发酵结束后发酵液中的活菌数约为50×108个/mL。将所筛选到的粘质沙雷氏菌应用于农作物的病害防治,效果非常显著,表明是一株高活性的生物防治拮抗菌。此研究结果为高效率、低成本和工业化生产具有生物防治作用的海洋菌种制剂提供了科学依据,也为海岸湿地盐碱土的可持续开发利用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46.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具有环境持久性和半挥发性, 可以在区域及全球范围内传输和分布。森林植被和林下土壤富含有机质, 森林生态系统因此成为POPs主要的储存库之一。植被叶片可快速吸附大气POPs, 并通过叶片凋落、雨水冲刷和干沉降等过程加强或加速大气POPs 向地面的沉降, 并使森林土壤成为POPs 的“汇”, 从而形成所谓的“森林过滤效应”, 进而影响POPs 在全球的分布。进入森林的POPs 在森林生态系统中将经历一系列的环境过程。本文简要介绍了森林过滤效应的特征和影响因素, 综述了叶片对大气POPs 的吸附、叶片凋落和干湿沉降、POPs 在土壤中的迁移和损失等3 个主要环境过程的研究进展, 报道了松针、树皮和苔藓作为被动采样器反映的森林POPs空间分布趋势。最后, 提出了森林POPs研究中亟待解决的科学问题, 并指出未来中国森林POPs研究的可能方向。 相似文献
47.
《地理研究》2001,(6)
在6个土层和10次土壤含水量测定的基础上,利用土地利用与地形等6类20个环境因子变量,建立了黄土丘陵区小流域土壤水分空间预测的6种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并提出了5类13个指标对模型进行了评价与比较.研究表明,各模型组之间的差异较大,以直接回归模型组为最优,PCA线性转换回归模型组次之,DCA非线性转换回归模型组最差.在每一组内,模型之间的差异相对较小,以变量全部入选模型稍优于变量逐步筛选模型.6种模型中,通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拟合性最好、预测精度最高,但模型结构最为复杂、需要的环境因子最多;多元线性逐步回归模型不仅拟合性和无偏性方面很好,而且结构最为简单、需要的环境变量最少,因而为最优模型. 相似文献
48.
地籍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标准与实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地籍管理信息包括描述土地空间位置及状态的图形数据,描述不动产权属、价值等的属性数据.地籍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拓扑型的空间信息系统,它包括图形、属性数据的输入、存储、编辑、显示、空间分析以及两者综合处理结果的输出与查询,通过计算机及互联网平台实现数据采集与更新一体化、图文显示一体化和信息化管理的网络化。本文就地籍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目标、主要功能及其实现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49.
将空间句法模型与GIS结合,基于1990年、2009年公路网数据,定量分析1990年以来珠三角公路网通达性时空演变,进而探讨其对城市潜力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①近20 a来,珠三角公路网拓扑连接等级差异趋于缩小、整体通达性显著提高,但核心区内部和外部路网发育差距趋于扩大;②公路通达性总体上呈"核心-外围"结构,核心区范围不断扩大,至2009年以广-佛核心都市区、深-莞-惠都市区为最高,向外围逐渐递减,并形成了"∧"型高集成度轴线分布带及由此向外放射状延伸的态势;各等级公路轴线分布格局变化空间分异明显,公路网拓扑连接的区域不均衡性更加明显;三大地带公路通达性空间差异明显,中部最高且提高较快,东部次之但与中部差异趋于缩小,西部相对最低且与中、东部的差异进一步扩大;③公路网总体布局上智能性、可理解性有较大提高,但核心区外部公路智能度仍普遍较差;④公路通达性与城市潜力呈正相关性并得到增强,公路交通对城市潜力变化影响更加显著,但2009年仍属中度相关。 相似文献
50.
Braess交通网络模型是经典的图论模型,但该模型同时具有很强的地理学色彩。Braess借助一个简单的网络揭示了出人意料的地理现象:增加交通路线有时反而降低运输效率。从理论地理学的角度对Braess网络进行了数学抽象,然后利用规划理论、图论和微分方程解析等方法揭示出区域一城市地理系统的空间复杂化两个重要动因:空间相互作用和宏观对称破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