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4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6篇
测绘学   30篇
大气科学   22篇
地球物理   5篇
地质学   72篇
海洋学   5篇
综合类   103篇
自然地理   2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41.
<正>地理信息产业、地理信息技术是支撑国家地理信息化非常重要的技术。进一步了解国家信息化,对于发展地理信息产业有很重要的意义。一、关于国家信息化人类社会已进入信息化社会。2005年在突尼斯召开的第二次信息社会世界峰会上,各个元首重申,"建设一个以人为本,具有包容性和面向发展的信息社会的愿望和承  相似文献   
42.
《浙江国土资源》2013,(10):11-11
受台风“菲特”影响,宁波市普降大暴雨,部分特大暴雨,其中余姚全市过程面雨量500毫米,最大监测点水位达8t9毫米。面对百年一遇的降雨,宁波市局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把确保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始终坚持科学防御,及时果断落实各项应急措施;始终坚持群测群防,形成了共同防台救灾的强大合力,取得了较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43.
刘维 《国土资源》2012,(4):46-47
国务院近日批复《全国地质灾害防治"十二五"规划》,这是继《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决定》出台后,当前我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重要指导性文件。"十二五"期间,我国地质灾害防治面临着怎样的形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又将如何开展?为此,记者走访了国土资源部地质环境司有关负责人。  相似文献   
44.
文明荣 《西部资源》2008,(3):31+34-35
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是我党在新时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践经验的总结和理论的升华。坚持走资源节约型道路,以节约集约用地保障  相似文献   
45.
《黑龙江国土资源》2010,(10):F0004-F0004
海伦市国土资源局新一届党组组建以来,在绥化市国土资源局和海伦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人为本,一手抓以培养高素质干部职工队伍为重点的精神文明建设,一手抓以服务经济建设为核心的国土资源管理工作,实现了“两个文明”双丰收和整体工作新跨越。  相似文献   
46.
自5000年前世界上第一批城市在美索不达米亚平原诞生,它们便记载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希冀和抱负。“人们来到城市是为了生活,人们居住在城市是为了生活得更好。”2000多年前,亚里士多德如是说。古希腊先哲的这一城市“命题”成为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也是世博会诞生159年以来第一次出现“城市”主题。好的城市一定是以人为本的城市。  相似文献   
47.
"适用、经济,在可能条件下注意美观",这是我国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建筑方针,50多年来一直指导着中国的建设,起到了积极的引导作用。在新的历史时期下,科学技术的发展已不能同日而语,社会的价值体系、文化价值观也发生了巨大变化。现阶段建筑创作应注重什么,  相似文献   
48.
刘维 《辽宁地质》2012,(4):46-47
国务院近日批复《全国地质灾害防治"十二五"规划》,这是继《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决定》出台后,当前我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重要指导性文件。"十二五"期间,我国地质灾害防治面临着怎样的形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又将如何开展?为此,记者走访了国土资源部地质环境司有关负责人。  相似文献   
49.
这是一个胸怀宽广、道义深厚、格局宏大的政党,这是一个敢担当、讲团结、善治国的政党,这是一个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实事求是的政党。 放眼世界,纵览古今,尚未发现有哪个政党、哪个团体能像这个党那样以深沉的爱、真挚的情造福她的人民,以卓越的执政能力和牢不可破的凝聚力治理她的国家,这个党就是刚刚迎来90华诞的中国共产党。  相似文献   
50.
滕州市立足防大汛、抗大灾、保安全,按照以人为本、预防为主、合理避让、重点治理的要求,多措并举,超前防范,科学防治汛期地质灾害。自2004年以来,全市没有一例地质灾害事故的发生,促进了经济发展,维护了社会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