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30篇
测绘学   4篇
大气科学   22篇
地球物理   9篇
地质学   55篇
综合类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云闪放电通道内的粒子密度及分布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依据在中国西藏高原地区得到的6幅云闪放电通道的光谱,由谱线波长、相对强度和跃迁几率等信息,结合等离子体理论,计算了云闪放电通道的温度和电子密度;进而,利用Saha方程、电荷守恒和粒子数守恒方程,得到了粒子处于各电离级上的数密度、通道质量密度、压强和平均电离度等参数,并对云闪通道内部粒子数分布特点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与地闪回击通道类似,云闪通道接近于完全电离,通道内部以单次电离的离子为主,且NII离子数密度最高.具有较高温度的通道位置处,中性和一次以上电离离子数密度的绝对值和相对值都较高,但是,不同温度下NII、OII、ArII粒子的相对浓度变化不大.与地闪回击通道不同,云闪同一放电通道内不同位置处粒子数密度差异较大,且沿通道没有显示规律性变化,通道压强从零点几到几兆帕.  相似文献   
72.
73.
杏树台矿区片麻状花岗岩的成因,一直是个有争议的问题。以往资料认为,它是由沉积泥砂质岩石经区域变质和混合岩化作用形成的均质混合岩。本文根据其产出特征,通过岩石学、矿物学及稀土元素分配的研究,认为其原岩是晚太古高Al_2O_3型英云闪长岩-奥长花岗岩系,是壳岩部分熔融的产物。 1.地质背景杏树台矿区位于太行山南段,大地构造为华北陆台山西台背斜赞皇隆起区。矿区出露地层为五台群石家栏组,黑云母K-Ar法年龄为23.74亿年(常子文,1961)。石家栏组分为三个岩段:下段为黑云斜长片麻岩、二云斜长片麻岩;中段为斜长角闪岩和石榴斜长角闪岩;上段为黑云角闪斜长片麻岩夹条带状铁硅质岩。变质程度相当于绿帘角闪岩相—铁铝榴石角闪岩相。黑云斜长片麻岩的原岩为泥质粉砂岩;斜长角闪岩和黑云角闪斜长片麻岩的原岩为与水下玄武质火山活动有关的基性火山岩,其中斜长角闪岩为岛弧拉斑玄武  相似文献   
74.
通过英云闪长质片麻岩变质结构的研究,把变质作用分为四个演化阶段,用三组分五个矿物相ACF体系P-T成因格子表示了这个演化过程。四个变质阶段矿物地质温度和压力计算结果构成了逆时针P-T-t轨迹。角闪石生成二辉石的平衡反应计算表明,主期变质水活度明显高于峰期变质水活度。水活度越高角闪石向二辉石转化温度越高,因此水活度是麻粒岩相变质作用的独立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75.
基于云闪的雷电定位系统的误差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雷电可分为地闪和云闪.云闪主要采用时间到达法或干涉法进行空间三维定位.主要探讨基于"时间到达法"的云闪雷电三维定位系统的误差分析.雷电定位精度主要和观测误差及探测站图形因素有关,在研究消除或减弱观测误差方法的同时,有必要研究探测站间的位置关系,用以指导探测站定位网的优化设计和计算,以提高定位精度.  相似文献   
76.
青藏高原云闪起始阶段放电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3年夏季在青藏高原那曲地区进行了雷电综合观测试验,利用宽带干涉仪系统获取的闪电资料,根据辐射源定位结果和相应的电场变化对云闪放电起始阶段进行了分析,初步分析结果表明:雷暴过境时地面电场为正值的情况下,云闪放电多发生在中部负电荷区和下部正电荷区之间,上部正电荷区一般不参与放电。虽然不同的云闪会有不同的放电发展过程,但放电起始阶段具有相似的特征。云闪放电起始于中部负电荷区,在初始几十毫秒内,辐射源垂直向下发展,云内负流光向下发展速度约为1.14~1.72×105m/s。在下部正电荷区内,闪电通道可以垂直发展,也可以水平发展。且发生在正电荷区的放电过程比较复杂,正电荷区辐射点比负电荷区要多。  相似文献   
77.
都扎哈达绕岩体位于新疆塔身库尔干县东部,侵入于中元古界库浪那古岩群地层,岩性主要为英云闪长岩。LA-ICP-MS锆石U-Pb测年结果显示该岩体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为(244.1±1.8) Ma (MSWD=0.47),属于中三叠世的岩浆活动产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显示其具有富钠、贫硅钾、稀土总量较低的特征,轻重稀土元素分馏明显,富集Rb、Th、Zr、Hf等元素,强烈亏损Ba、Sr、P和Ti元素,相对亏损Nb元素,具有活动大陆边缘的岩浆岩的特征。结合区域地质资料,并通过岩石学、岩石地球化学和年代学研究,认为都扎哈达绕岩体属于慕士塔格复式岩体的一部分,后者由中三叠世和晚三叠世两期岩浆岩组成。都扎哈达绕岩体的英云闪长岩形成于古特提斯洋闭合碰撞向后碰撞伸展环境转换的构造背景,具有壳幔混源的特征。  相似文献   
78.
利用江苏省闪电监测定位系统探测2007—2013年地闪观测资料和2013年云闪观测资料,研究了苏南地区高速公路沿线地闪和云闪的时空分布特征。研究表明:1)苏南地区高速公路的年、月地闪频次具有西部多于东部的分布特征,其中扬溧高速最多;6—8月是地闪出现的高峰期,且西部地区出现峰值时间(7月)早于东部地区(8月);但日地闪频次的峰值出现时间东部(13~16 h)要略早于西部地区(14~18 h)。2)地闪强度(峰值电流)主要集中在20~50 kA,总体趋势是东部大于西部;高速公路地闪强度高值区主要集中在宁镇丘陵以及太湖、长江沿线附近,其中南京绕城高速、扬溧高速镇江段、宁杭高速南京段、沿江高速无锡段、沪宁高速等都是地闪密度较高路段。3)云闪集中发生在5—9月,西部地区云闪频次波动明显,总体呈双峰型月变化分布特征;东部地区云闪频次相对集中,呈单峰型月变化分布特征;西部地区出现云闪日高频次的时间(13~18 h)要早于东部地区(17~18 h)。  相似文献   
79.
对观测资料的分析表明,甘肃地区和海南岛的地闪特征具有很大差异。海南岛负地闪(P型)首次回击前的电场变化波形与国外的报道类似,而甘肃地区仅有30%左右的负地闪属P型,约70%的负地闪首次回击前的电场变化波形具有明显的云闪特征(C型负地闪)。海南岛没有发现正地闪,甘肃地区有正地闪。该两地区存在两类电结构不同的雷暴,两类雷暴中地闪放电过程及特征的很大差异,说明我国的防雷规范及措施很可能需要考虑雷暴的地区差异性。  相似文献   
80.
边千韬  李涤徽 《地质科学》1999,34(4):420-426
对阿尼玛卿蛇绿岩带布青山段花岗—英云闪长岩进行的锆石U—Pb同位素定年及岩石化学研究表明,该岩体锆石U—Pb年龄为402±24Ma,归属加里东末期,并非二叠-三叠纪同造山岩浆活动的产物;岩石属钙碱系列,具岛弧花岗岩特征,暗示着本区在早古生代发生过洋壳俯冲及岛弧岩浆活动事件,并为本区早古生代蛇绿岩的存在提供了佐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