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1280篇 |
免费 | 2706篇 |
国内免费 | 1137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5976篇 |
大气科学 | 728篇 |
地球物理 | 1433篇 |
地质学 | 3995篇 |
海洋学 | 938篇 |
天文学 | 182篇 |
综合类 | 1091篇 |
自然地理 | 780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1篇 |
2024年 | 268篇 |
2023年 | 487篇 |
2022年 | 536篇 |
2021年 | 668篇 |
2020年 | 557篇 |
2019年 | 692篇 |
2018年 | 502篇 |
2017年 | 555篇 |
2016年 | 543篇 |
2015年 | 626篇 |
2014年 | 822篇 |
2013年 | 701篇 |
2012年 | 756篇 |
2011年 | 728篇 |
2010年 | 640篇 |
2009年 | 622篇 |
2008年 | 657篇 |
2007年 | 543篇 |
2006年 | 499篇 |
2005年 | 373篇 |
2004年 | 377篇 |
2003年 | 308篇 |
2002年 | 296篇 |
2001年 | 266篇 |
2000年 | 222篇 |
1999年 | 226篇 |
1998年 | 196篇 |
1997年 | 180篇 |
1996年 | 167篇 |
1995年 | 160篇 |
1994年 | 143篇 |
1993年 | 118篇 |
1992年 | 127篇 |
1991年 | 89篇 |
1990年 | 104篇 |
1989年 | 81篇 |
1988年 | 40篇 |
1987年 | 34篇 |
1986年 | 17篇 |
1985年 | 25篇 |
1984年 | 16篇 |
1983年 | 12篇 |
1982年 | 9篇 |
1981年 | 11篇 |
1980年 | 20篇 |
1979年 | 10篇 |
1965年 | 10篇 |
1964年 | 8篇 |
1957年 | 8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21.
加权整体最小二乘方法是一种能同时顾及EIV(errors-in-variables)模型中系数矩阵和观测向量误差的参数估计方法。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EIV模型则表现出不同的结构特征。"加权整体最小二乘EIO模型与算法"一文采用EIO模型处理EIV模型中的结构化问题*。为了将其与现有方法进行对比,本文罗列出4种处理EIV模型结构特征的方法,并归纳了8种参数估计公式。同时从精度评定的角度讨论了整体最小二乘解的一阶及更高阶精度近似评定方法。需要强调的是,针对EIV模型及其参数估计理论可以从函数模型、随机模型和参数估计方法3个方面展开研究,但各方法殊途同归。 相似文献
122.
123.
在利用遥感影像更新GIS矢量数据的过程中,往往忽略了对已知信息的有效利用,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点分布的双蛇模型用于GIS矢量数据更新,该模型利用已有遥感影像信息计算目标边界点的平均分布,以此为"镜面"建立初始矢量边界的"镜像",将两边界各自演化的结果取平均作为更新后的GIS矢量边界。该方法同时利用了GIS和遥感的历史数据作为先验知识,分别作为蛇模型的初始位置和区域约束信息,使遥感与GIS信息结合更加紧密。仿真实验表明,基于点分布的双蛇模型在GIS矢量边界更新的应用中,可以得到比以传统蛇模型更好的更新准确率和多边形相似度,并且接近手工方法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4.
WEIWenzhan ZHONGYexun PENGYueying ZHENGHongbo 《地球空间信息科学学报》2003,6(3):62-65
125.
126.
基于数码相机立体像对的物体3维信息快速获取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数码相机的内方位元素检测和镜头畸变差校正,应用近景摄影测量的原理与方法,提出了一种基于立体像对无物方控制的物体表面3维模型信息快速获取方法,试验表明,该方法获取3维信息速度快、精度较高。同时文中还比较了可变焦数码相机和固定焦距相机在获取3维信息精度方面的差异。 相似文献
127.
128.
以全鱼粉作为唯一蛋白源(D1),用豆粕替代10%、20%鱼粉(D2、D3),玉米蛋白粉替代10%鱼粉(D4),啤酒酵母替代10%鱼粉(D5),配制5组等氮等能饲料,每种饲料设置3个实验组,进行56 d的养殖实验。通过血液和组织涂(印)片、细胞染色和显微观察,研究人工培育的褐点石斑鱼幼鱼外周血液白细胞的分类组成,头肾、脾脏、体肾和肝脏等4种组织中各类血细胞的发生情况,以及不同蛋白源饲料对褐点石斑鱼血细胞发生的影响。结果表明:褐点石斑鱼外周血液中的白细胞由淋巴细胞(53.30%±4.66%)、血栓细胞(35.69%±3.85%)、嗜中性粒细胞(10.34%±3.14%)、单核细胞(0.28%±0.36%)、浆细胞(0.24%±0.34%)和嗜酸性粒细胞(0.15%±0.27%)组成;组织印迹片中,未成熟的红细胞、淋巴细胞和粒细胞主要在头肾印迹片中出现,未成熟的单核细胞主要在头肾和脾脏印迹片中出现,血栓细胞在肝脏印迹片中数量最多,推断褐点石斑鱼幼鱼主要的造血组织是头肾,其次是脾脏;在4种组织中均观察到浆细胞,在体肾印迹片中观察到嗜碱性粒细胞,在肝脏印迹片中观察到巨噬细胞,在头肾印迹片中还观察到巨大原红细胞。显微观察和数据统计分析的结果都表明,投喂5种蛋白源不同的配合饲料,未对褐点石斑鱼4种组织中血细胞的发生情况造成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29.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2017,(3):1-9
为了研究郯庐断裂带隐性走滑断裂特征和发育机制,确定它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利用青东—莱州湾构造带高精度三维地震和钻井资料,研究隐性走滑断裂的构造特征、识别标志、断裂样式及成因机制,分析它与油气聚集关系。结果表明:研究区隐性走滑断裂可归纳5种识别标志:(1)断裂走向一致、倾向相反;(2)断裂平面变形明显、两侧地层产状突变;(3)断裂两侧地层厚度、地震相差异大;(4)断裂呈直立"栅栏状"特征;(5)断裂两侧油水关系不统一。包括潜山直立型、盆缘调节型、盆内末端型和盆内桥连型四类构造样式。该区隐性走滑断裂的大量发育与喜山运动向东挤出、太平洋板块向西俯冲的共同作用有关;隐性走滑断裂对圈闭形成、沉积特征和油气的运聚具有明显控制作用。该结果可以有效指导研究区油气二次勘探,为走滑断裂带的精细勘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0.
提出一种在测站没有定向点的情况下,利用全站仪进行碎部测量的作业方法,阐述该方法的作业过程、精度情况和注意事项,为解决全野外数字测图过程中经常遇到的由于控制点无通视方向而影响碎部测量作业的问题提供了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