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68篇
  免费   1613篇
  国内免费   1669篇
测绘学   3783篇
大气科学   2067篇
地球物理   1552篇
地质学   4197篇
海洋学   1226篇
天文学   120篇
综合类   1055篇
自然地理   750篇
  2024年   128篇
  2023年   491篇
  2022年   595篇
  2021年   654篇
  2020年   447篇
  2019年   612篇
  2018年   405篇
  2017年   483篇
  2016年   477篇
  2015年   515篇
  2014年   797篇
  2013年   604篇
  2012年   798篇
  2011年   682篇
  2010年   654篇
  2009年   674篇
  2008年   680篇
  2007年   632篇
  2006年   567篇
  2005年   481篇
  2004年   445篇
  2003年   401篇
  2002年   346篇
  2001年   382篇
  2000年   291篇
  1999年   211篇
  1998年   202篇
  1997年   171篇
  1996年   176篇
  1995年   133篇
  1994年   146篇
  1993年   109篇
  1992年   104篇
  1991年   79篇
  1990年   80篇
  1989年   59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9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2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 毫秒
21.
祁连山青海云杉林动态监测样地群落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依据中国森林生态系统动态监测样地设置方法,参照国际森林生态学大样地建设技术规范,于2010年和2011年在祁连山自然保护区青海云杉(Picea crassifolia kom.)林内建立了10.2 hm2动态监测样地,定位调查了样地内19 927株DBH≥1 cm活立木木本植物,完成了第一次群落特征调查和分析。调查结果表明:①青海云杉群落成层现象明显,可划分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和苔藓层4个层次。乔木层是群落的最主要层,整体而言其垂直高度结构复杂性要大于灌木层和草本层,苔藓层较为发达。②青海云杉径级结构呈明显的倒“J”形,个体集中在径级1~5 cm至21~25 cm,其占到总个体数目的91.42%,青海云杉更新良好。③青海云杉DBH≥1 cm对应的树高结构呈“单峰”形,高度主要集中在小于6 m,占到总个体数目的60.00%,高度偏小,小树较多,中树占有一定的比例,大树较少。同时,树高和胸径二者之间显著符合二次函数关系(p<0.05),反映了青海云杉群落生物学特征。④从空间分布格局来看,青海云杉表现出明显的聚集性分布格局。对不同年龄段青海云杉小树、中树和大树点格局分析表明,随着龄级的增大,种群的聚集程度减小,即由聚集分布变为随机分布,表现出明显的扩散趋势。青海云杉个体分布没有明显的空间异质性,而且2 534株大树随机分布在该样地,表明该群落未受大范围的人为干扰。  相似文献   
22.
县级耕地质量等别时空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掌握区域耕地质量时空变化特征,对于科学制定基本农田保护、土地整治、耕地质量监测对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选取位于农牧交错带的内蒙古达拉特旗为研究案例,根据2000年、2007年、2010年、2011年达拉特旗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同时依据国土资源部农用地分等和内蒙古上轮分等技术参数,分析了达拉特旗耕地质量等别时空变化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四个时期的耕地质量结果发生了显著变化,总体上耕地质量呈现增加趋势,且北部平原区尤为明显,南部丘陵区变化不大。这种耕地质量的变化与近年来开展的大规模农业结构调整和土地综合整治等工程密切相关。根据耕地等别时空变化特征,可以对研究区内的耕地等别演化方向进行预测,以期为制定区域耕地保护和土地整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3.
滑坡变形立体监测网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文简要介绍了滑坡监测工作内容和监测方法,对现有技术方法在实际工作中的优缺点进行了简要评述。认为在滑坡稳定性监测工作中应该建立全方位、多种手段的立体监测网,仅仅运用某一种或者某一单方面的监测方法是不行的,是片面的,无法准确了解滑坡的动态。所说的立体监测网既有水平位移监测又有垂直位移监测,既有滑坡地表表层变形监测又有滑体深部变形监测,既有专业监测又有群测群防体系。同时监测有可能准确地掌握使滑坡失稳的各种因素(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因此建议在滑坡监测中建立全方位、多种手段的立体监测网,并提出了立体监测网建设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24.
针对现有参考网稳定点选取方法在不稳定点数较多时正确性和稳健性不足的问题,通过引入平方型Msplit相似变换,提出了一种稳健的稳定点选取方法,在不稳定点较多、甚至不稳定点数超过稳定点数的情况下仍然有效。具体思路是:在计算两期坐标的相似变换参数时,利用平方型Msplit估计将参考点组一分为二,取点数多的一组为稳定点组并继续分裂,直至两个点组对应的相似变换参数无明显差异时停止,利用最终的稳定点组计算相似变换参数来开展变形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当参考网中存在变形量较大的点或不稳定点总数接近甚至超过稳定点数时,本文方法与传统S变换和抗差S变换相比,稳定点的判断正确率最高,求得的变形量与模拟变形量相差最小,稳定点组对应的两期坐标差均方根最小,能够正确反映控制点的实际变形。  相似文献   
25.
26.
以新疆干旱区绿洲城市为研究对象,对2005-2008、2011年TSP和PM10监测指标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对比研究TSP与PM10监测指标对应的API污染指数分布和空气质量等级。结果显示:这两种大气颗粒物指标对新疆干旱区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级别的影响显著,在春季沙尘多发期和冬季采暖期,以TSP标准评估的API空气质量等级与PM10为评价标准的空气质量结果偏离明显;监测指标采用PM10代替TSP后,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出现较大幅度提升,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偏高,年均污染天数减少约50~60 d,以PM10作为空气质量监测指标的空气质量级别严重偏低,无法真实评价干旱区城市的空气质量现状,而TSP作为评价指标则更能如实反映当地空气质量的真实状况,建议在新疆城市在开展PM10监测的同时不应简单废弃TSP监测指标,TSP监测指标在干旱区环境空气质量监测体系中应该继续保留,同时建议在今后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修订中适当收严PM10的日均值标准,使评价结果与TSP和PM10两指标评价结果不至于相差悬殊。  相似文献   
27.
声音     
《湖南地质》2012,(3):7-7
“土地群体性事件,就是忽略了农民利益。”全国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新闻发者人赵启正3月2日往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中央会采取强力的政策保护农民的合法利益,保护土地资源。  相似文献   
28.
GEOTAIL卫星于1994年1月15日亚暴期间,在深磁尾(x=96RE)观测到多重等离子体团及与之相对应的高能离子爆,作者以宁静磁尾平衡位形为初态,考虑介质的可压缩性,数值研究亚暴期间磁尾动力学过程.计算结果展现了等离子体团间歇性形成及其运动发展过程.体现了强亚暴事件中储存于碰尾的能量,通过多重等离子体团的排放而逐渐释放的进程.数值结果还表明:持续施加于边界上的晨昏电场及由此引发的驱动重联是导致等离子体团准周期形成的主要因素.此外,作者还考察尾瓣内任一点磁场强度及其分量随时间的演化,它与行进压缩区(TCRs)的观测特征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29.
中国西北极端降水事件年内非均匀性特征分析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基于中国西北五省(区)1960—2004年112个台站逐日降水资料,根据百分位值方法定义了不同台站的极端降水阈值,引入了表征时间分配特征的新参数——极端降水事件集中度和集中期,对中国西北极端降水事件的年内非均匀性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西北年极端降水事件集中度及集中期的平均和异常空间分布都存在很大的区域差异,并且其异常空间分布均可分为6个关键区;而从时间演变来看,各个关键区年极端降水事件的集中度与集中期均表现出了显著的年代际振荡特征,但各分区年代际变化特征并不一致;另外西北东、西部年极端降水事件集中度与集中期表现出反向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