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94篇
  免费   535篇
  国内免费   696篇
测绘学   500篇
大气科学   333篇
地球物理   429篇
地质学   1746篇
海洋学   355篇
天文学   42篇
综合类   231篇
自然地理   389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104篇
  2022年   122篇
  2021年   150篇
  2020年   109篇
  2019年   140篇
  2018年   98篇
  2017年   98篇
  2016年   112篇
  2015年   122篇
  2014年   193篇
  2013年   155篇
  2012年   142篇
  2011年   159篇
  2010年   154篇
  2009年   167篇
  2008年   166篇
  2007年   172篇
  2006年   157篇
  2005年   142篇
  2004年   96篇
  2003年   99篇
  2002年   98篇
  2001年   87篇
  2000年   78篇
  1999年   83篇
  1998年   72篇
  1997年   96篇
  1996年   81篇
  1995年   66篇
  1994年   82篇
  1993年   65篇
  1992年   72篇
  1991年   49篇
  1990年   45篇
  1989年   45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8篇
  1977年   3篇
  1964年   6篇
  1951年   3篇
  1950年   3篇
  194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塔克拉玛干沙漠沙物质成分特征及其来源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大范围对比了塔克拉玛干沙漠沙的矿物成分和化学成分,分析典型地区沙物质中角闪石的化学组成、石英氧同位素成分和表面微结构等特征,并结合该沙漠的地理环境探讨了不同区域的沙物质来源。  相似文献   
992.
刘效良 《地质科学》1994,29(2):186-193
本文根据手标本上、岩石切片上以及岩样上所见的化石与国外发表的已知假化石作了比较研究;从用酸溶样实验提取了化石的论据;对微体化石与其它的微体化石的共生现象进行了研究;还从化石出现与重现的实际资料、化石的生物组织和结构特征与已知生物化石进行了对比,并从生物信息、化石的化学成分、矿物成分的测试等几个主要方面论证了两群化石的真实性质。  相似文献   
993.
华北地区二叠系砂岩成分与构造背景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于兴河  王德发 《现代地质》1994,8(3):299-307
  相似文献   
994.
995.
北京冬小麦产量预报的一种建模方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农业产量气象预测的各类统计模式中所存在的某些不足,如趋势产量外推的稳定性,预报因子的物理及生物学意义、相关阶段性、多元共线性,回归系数稳定性和剩余产量的处理等,提出了不同的解决办法。在北京冬小麦产量预报试验中收到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96.
引入影响系数的均生函数主分量时序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997.
曹惠馨  钱书清 《地震学报》1994,16(2):235-241
在单轴压力下对辉长岩、大理岩等岩石破裂过程中产生的电、磁、声信号作了实验研究。实验分干、湿两种情况进行, 测试系统的频响范围为超低频。主要结果是:获得了岩样从受压到解体过程中, 在0-20kHz频段内的电磁辐射和声发射信号的原始波形;岩石破裂过程中电磁信号的辐射强度与岩石的岩性、含水量、破裂强度、加载率和破裂状态有关;岩石破裂过程中的电磁辐射率和声发射率有关系, 它们的最大值在时间上相对应的约占70%,而且电磁辐射信号比声发射信号发育, 持续时间也较长;实验中以铜板天线为接收传感器的电磁信号的主能潜在6kHz以下, 而以电感线圈为接收传感器的电磁信号主能谱在10kHz左右, 声发射的主能谱在3kHz以下;声发射信号出现之前有明显的电磁信号。由于岩石在破裂过程中辐射的电磁信号与声发射有较好的对应关系, 因此可以认为, 岩石破裂实验中获得的电磁辐射信号与岩石破裂有密切的关系。所以, 地震前观测到的电磁辐射异常主要是由岩石的破裂引起的。至于实验中在声发射之前出现的电磁信号, 则可能与压电、压磁效应有关。   相似文献   
998.
蒋维强 《中国地震》1994,10(2):129-135
本文通过对全国许多地区大量的小震及中、强地震主压应力轴分布情况的详细研究,发现地震主压应力轴的分布具有分形结构特征,并满足幂函数关系式lgN=a+bJ,其特征值b与分数维大致成反比,无标度区约为2°-8°。中强以上地震的前震序列的地震主压应力轴分布的特征值似乎明显比小震群活动的地震主压应力轴分布的特征值大。  相似文献   
999.
内蒙卓资出一了大面积太古宙矽线石榴黑云二长片麻岩,其中石榴石的Mg、〈Fe〉、Mg/(Mg+Fe)等呈明显的环带特点。研究表明,石榴石既存在生长环带,也具有扩散环带。其成分环带与石榴石生长过程和变质条件有关。不同成分环带的热力学计算,可以确定变质作用过程中不同阶段的温压条件。  相似文献   
1000.
青藏高原南部第四纪花粉植物群及古气候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选择了青藏高原南部具有代表性的6个花粉剖面,应用主成分分析处理这些剖面的花粉数据,重建了这些地区的古植被和古气候。研究表明,在青藏高原南部,早、中更新世的植被类型主要是松林、云杉林、铁杉林、桦林、桤木林和栎林,晚更新世和全新世的植被类型主要是高山灌丛草原、小半灌木草原、杂类草草甸、亚高山灌丛和落叶阔叶灌丛;在早、中更新世气候条件良好,有森林生长,晚更新世以后气候明显恶化,基本无森林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